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人力资源 >> 资源管理 >> 正文

以平衡计分卡分解公司战略目标
转自:中国管理传播网 时间:2005年01月26日18:09

    在业绩管理的循环中,沟通和教练(Coaching)才是其真正的核心。但在实际工作中,沟通与教练也是企业管理层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在很多企业,一年一度的业绩考核看似科学、公允,但是如果在这一年中,企业的管理者未能持续不断地与员工进行沟通与教练,企业的业绩考核往往会流于形式。

    其实,企业主管与下属之间持续不断的沟通与教练主要能够解决3个重要问题: ?

  ?第一,变“事后考核”为“过程管理”,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可以避免企业的业绩管理目标在执行中偏离,从而确保目标的完成。

??第二,请平时自我感觉良好的员工在年底与主管面谈业绩,当听到负面评价时,心理上可以接受,避免与主管发生争执。

??第三,避免员工因为得不到主管的任何反馈而缺乏动力的现象发生。

??此外,在业绩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的作用也不容小视。尽管企业文化似有若无,但却无所不在,随时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因此,企业在进行业绩管理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文化的影响。例如,一个文化比较宽松、内部沟通比较顺畅的企业,实行360度评估便会相对容易;而在一个保守、封闭的企业中,实施360度评估的结果准会走样。

??四个步骤

??企业想通过管理员工业绩来提高企业的业绩,仅仅依靠考核远远不够;业绩管理的4个步骤和一个核心缺一不可。下面我将全面剖析业绩管理的4个步骤。

??战略沟通 目前,国内有很多企业在制订战略规划后,都不能将企业的战略意图清晰地传达给员工。由于缺乏有效的战略沟通,非常容易导致企业各部门失去共同的方向和目标,不能从全局出发,致使企业在实施战略中屡屡受阻。可见,企业对员工进行战略方向的沟通非常重要,它是管理员工业绩及公司业绩的基础。

??具体目标 在明确了战略方向后,企业应根据整体战略,制订出公司层面的业绩目标,将这个目标分解到各部门,然后各部门再将目标分解到每个员工。在制订业绩目标的过程中,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BSC)是经常使用的工具。

??对员工来说,企业除了要分解给他们明确的业绩目标,还应当为他们制订行为方面的目标,即“资质发展目标”。资质是区分员工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其工作业绩水平的个人特征。它不但包括显性特征,如知识和技能;还包括隐性特征,如价值观、自我形象、个性、人格,以及内驱力与社会动机等。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员工资质,提高其业绩结果。

??考核评估 目前,很多学者、咨询顾问和人力资源管理者并没有将考核与评估区分开来。在他们眼中,考核与评估就是同义词。其实不然,考核不同于评估,考核所针对的是业绩结果,而评估所针对的则是员工的资质水平。

??企业对一个员工进行业绩考核时,可以运用SMART原则,即Specific(具体),Measurable(可衡量),Achievable(可实现),Result-oriented(结果导向),Time-based(有时间限制)。对企业而言,这些目标容易考核,只需考核目标是否实现便可以了。但对员工资质水平的评估并不容易。由于不同人所处角度不同,他们对同一个人资质的反馈也各有不同。例如,面对同一个销售人员,他的客户可能会觉得他积极主动,超越了客户的期望;而他的同事可能会反映他没有团队精神;财务部门则可能会反映他经常违反企业财务规定。因此,想要全面了解一名员工的资质水平,企业应从多方面收集信息,可以采用360度评估方法。

??薪酬发展 企业在对员工进行业绩考核与资质评估后,应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员工,并提出表扬或改进建议。同时,企业还应以薪酬为杠杆对员工的业绩行为进行强化,并通过培训、晋升、岗位轮换等手段发展员工的资质。

??做薪酬设计时,企业管理者要谨记“薪酬就是沟通(Pay is communication)”的“天条”,使企业的发展战略得到薪酬与发展政策的支持。例如,在企业创立初期,销售是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工作,因此,企业此时的薪酬和发展政策应向销售人员倾斜;而企业进入成熟期后,销售工作变得相对容易,管理、研发、营销的重要性开始显现出来,企业在这一阶段的薪酬和发展政策便应向这些部门倾斜。又如,如果一家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国际化,为了支持这一战略,企业可以通过发放奖金或者提供培训等形式鼓励员工学习英语。可见,薪酬与发展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沟通工具。

??按照业绩管理的思路,我在与本文开头提到的企业进行沟通之后发现,作为一家为品牌企业提供贴牌加工的企业,其关键在于建立低成本与高效率的供应链体系。因此,笔者将企业的业绩管理重点放在生产、采购、储运部门,并为企业内所有部门制订了与降低成本有关的业绩目标,以及相应的实施计划。


(编辑:黄雪宁)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