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人力资源 >> 政策法规 >> 正文

深圳大门向各路人才开放
转自:南方网 时间:2005年12月14日19:04

    深圳在人才引进方面近来不断有新闻传出:继“亚姐”王磊落户深圳后,钢琴高级调律师吴向炬日前又喜拿入深指标。深圳在引进各类急需人才和特殊人才方面正打破常规、不拘一格,步子越迈越大。

    近年来,深圳引进人才的力度不断加大,门槛日益放宽,一些高级人才、急需人才被破格引进的事例也不鲜见。但是吴向炬被正式调入这件事还是令人眼前一亮,因为在以往,像钢琴调律师这样的职业根本就没有被列入我市的招调工种中,而吴向炬本身学历不高,一般说来,像他这样的人要想跨进深圳的户籍门槛并非易事,但吴向炬顺利拿到了入深指标。说他是幸运的,没错,但绝不是偶然的,因为他是在深圳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努力创新人才政策和体制的大背景下被引进的。这一事实说明,深圳需要人才,人才也需要深圳;在这片创业的热土上,只要你有真本事,能创出非凡的业绩,深圳就会向你张开热情的双臂。

    “亚姐”王磊和钢琴高级调律师吴向炬招调入户,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这两个人都谈不上有多高的学历,职业也都很“偏门”,但是对深圳来说,他们的存在却有着特殊的价值。比如钢琴调律师就属于稀缺资源,全市10万台钢琴,而调律师却只有100多人,真正取得调律师资格的就更是寥寥无几。吴向炬作为全国首批获得钢琴高级调律师资格的特殊人才,对深圳发展文化产业、建设“钢琴之都”,无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亚姐”王磊落户深圳,对打造城市的文化形象和提升城市的影响力,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样的人才都属于文化产业特殊技能人才,不仅是市场需要的,也是社会需要的。

    深圳是一个多元化的移民城市,人们来自四面八方,其人口构成、人才结构与人才素质,决定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和未来。深圳又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各行各业蓬勃发展,需要各种各样、方方面面的大量人才。在深圳这座因人才而兴的城市里,人才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引进人才过程中,不能片面注重学历、职称和身份,而忽视能力和业绩;不能只认高学历型人才,而对实用技术型人才却不当成人才对待。就拿文化人才而言,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深圳这方面人才缺口较大。因此,我们有必要创新人才理念,更新人才标准。只要是社会需求的、市场需要的、能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人,无论学历高低、职称有无、资历深浅,也无论他们是干什么的、什么身份,都应该作为人才来对待,并择优引进。

    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将引进人才之门开得更大些,把深圳发展建设所需要的各路人才全都吸纳过来,让他们以主人的身份为这座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付清)


(编辑:admin)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