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资讯 >> 新闻快讯 >> 正文

我国去年完成电力、热力投资4800亿元
转自:《中国电力报》 时间:2005年03月25日10:04

 
    仅仅在十几年前,我们还在为如何筹措长江三峡的2000亿元投资而发愁,而去年短短12个月的时间里就有超过两个三峡的投资进入电力行业。据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公布的数据,2004年"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08.97亿元,比上年增长45.5%。4800亿元电力投资意味着什么?对电力行业的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 

    改革目标初步实现 

    2003年初,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表示,电力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吸引电力投资。当时电力体制改革刚刚启动,2002年的电力投资也刚刚达到3000亿元,而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整整20年间,电力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资金不足。2004年总计4800亿元的电力投资不仅是一个数字,更表明电力体制改革吸引投资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 

    电力体制改革后,"打破垄断"的旗号吸引了各路资本进入电力行业,电力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水涨船高。从中央企业层面看,原来国家电力公司的发电资产分给了实力相当的五大发电集团,各大发电集团都想做大做强,因而四处出击,加大电力投资也就不足为奇。面对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对当地电力的巨大需求,各地原有的地方电力公司在当地政府的鼓励和优惠政策的扶持下,也加大了电力投资,大力扩建、新建电力项目。 

    对于已经积累了相当实力的民营企业,也认为电力是他们投资升级的契机,从几千千瓦的水电到30万千瓦的自备电厂都有民企的身影。就连去年坊间频频传闻撤出中国电厂的外资企业,其实也未必没有加大投资的动作,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各行业情况显示,"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去年签订了39.6亿美元的合同金额,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为11.4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投入了电力项目。  

    电源投资如火如荼,电网的投资也开始加速,据悉去年两大电网公司的投资总额之和已接近1500亿元,创历年新高。虽然不少人认为去年投资体制改革的"审批制"改为"核准制"是换汤不换药,但各路资本在电力行业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能力显然小瞧不得。去年的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45.5%,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高了将近20个百分点。投产发电装机容量也达到创世界记录的5055万千瓦,显然为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做出了贡献。  

    今年"两会"期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热点,电力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表示,增加充足的发电容量,推进电力基础设施扩建和升级,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 

    因此,在目前我国人均装机容量小、人均用电少的情况下,电力投资还将有所增加。 

    超前发展已成定局 

    电力要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并适度超前。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而4800亿元的电力投资表明电力超前发展已成定局。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在建的发电装机规模为2.8亿千瓦(已批准1.6亿千瓦加上未批已开工的1.2亿千瓦),曾经有人对这个数据表示怀疑,但一年4800亿元的电力投资说明2.8亿千瓦的在建规模并非空穴来风。在大量投资的支持下,2.8亿千瓦甚至更多的在建装机容量的建成投产也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按照火电建设周期需3年、水电4~5年计算,2.8亿千瓦装机容量的投产也就是这两三年的事,再加上2004年底总共4.4亿千瓦的已经运行的发电装机容量,那么到2008年底,发电装机容量总和将超过7亿千瓦。对比先前专家预测的到2020年装机9亿千瓦的数字,2008年底的7亿千瓦显然超前不少。 

    2004年GDP增长9.5%,电力增长14.8%,电力弹性系数达到1.56,因而电力超前发展以支撑经济发展是不少业内人士的期望。但是当前的这种超前发展其实是一种低水平的超前,大量的在建项目是在出现电力紧张之后才开工的,等建成之后,电力紧张期可能已经过去,大量项目的同期投产必然会造成过剩。 

    电力是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很大的行业,电力的超前发展应该是走在宏观经济形势的前面。在宏观经济增长缓慢的低谷期,电力建设不能因为电力需求放缓而过分放慢建设速度,更不能停止发展。在宏观经济快速增长的高峰期,电力建设也不能因为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就蜂拥而上。当前的电力超前发展已成定局,是坏事也是好事。更加激烈的电力竞争将把大量的低容量、高耗煤的机组挤出市场,加快电力结构的调整。 

    投资回报值得关注 

    据有关专家估计,今年新增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7000万千瓦,而来自国家电网公司的消息说,今年电力供应仍然偏紧,最大电力缺口估计在2500万千瓦左右。华东、华北等地区夏季高峰时期供需矛盾依然突出。这表明,今年投资建造的众多电厂或许不会引发一些人士担忧的电力供应过剩,但投资者能否获得预期的投资回报仍值得关注。从投资成本上看,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电力项目四处开花,这两年电力设备的成本比前些年要高很多,而融资成本也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开始增加,再加上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环保方面的投资已经是必不可少,因此单位装机的投资成本要较往常高不少。 

    在发电利用小时方面,随著大量新增发电能力的使用,利用小时数必然见顶回落。据中电联统计的数据,2004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5460小时,比2003年增加215小时,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和火电利用小时数均创1990年以来的最高值。 

    随著近两年电力装机的大幅度增加和宏观调控措施见效,发电利用小数时能否继续维持高位,将成为电力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由于新增装机容量大,2005年全国预计增加发电用煤需求约1亿吨。2005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实际签订的供需合同价格涨幅大大突破国家发改委电煤价格指导意见,再加上电煤质量下降以及煤炭运输瓶颈约束等因素,火电的燃料成本也将大幅上涨。单位装机投资增加,燃料成本上升,利用小时数下降,这一升一降,让人怀疑4800亿元的电力投资能否带来预期内的投资回报?环境变了,投资计划是否也到了该变一变的时候。 


(编辑:admin)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