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初,子陵中学一学生的外婆专程来到该校校长室表示感谢。她激动地说:“我外甥在中秋节能得到老师给的月饼,在寒假能听到老师的问候和学业上的指导,在春节前又收到老师的慰问金,现在孩子在学校里感到很温暖,成绩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该校校长董家文说:不必感谢,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 该校为了尽可能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坚定“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让我们身上的太阳发光”的教育理念,坚持贯彻“眼睛朝下、反向偏爱”的教育策略,以人为本,把关爱献给全体学生。 和谐的校园是学校的追求。该校明确地提出要努力构建稳定、法治、公平的校园秩序和文明、唯美、求真、竞争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最终成为师生们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成才的摇篮。为实现这个构想,该校新学期初主要着手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依法治校。学校在新学期初在组织师生学习各种工作、学习制度的同时,严格执行一费制等规章制度,严肃执行教学计划,健全民主理财小组,增进校务公开,依靠制度来实现学校与人之间的和谐。 二是培育文化。着重开展以“科学求真、道德向善、艺术唯美”为宗旨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学典礼上该校校长作了“学会感动”的发言,倡导学会感动、学会珍惜、学会拼搏、学会奉献、学会负责。在三月份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月中通过开展“助人周”、“孝心周”、“治学周”活动来践行诚信友爱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组织开展各类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和个性特长。 三是营造环境。优良的教学环境和令人舒心满意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学生们所向往的。该校努力营造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的人际氛围和有压力但不压抑的学习氛围,通过设立校长信箱、教学开放日、心理咨询箱等,让学生的心声能正常表达,不断增强学校和教师的服务意识。新学期首次教师会上教师们学习了《以人为本,科学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该校开展的教师与“三困生”结对活动,坚持在每年春节前后组织党员教师和任课教师到贫困生家庭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也是该校服务意识的彰显。
校团委开展“参与志愿服务,建设和谐校园”主题教育活动 团委 杨晓静
--------------------------------------------------------------------------------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2周年纪念日,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校团委专门下发通知,在3月5日前后集中开展团员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建设和谐校园” 主题教育活动。
各院部积极响应号召,精心设计,认真筹划,于近期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习雷锋献爱心”活动,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的“春晖”志愿者服务队发动全体同学捐献自己的旧书、废报等以筹集资金为聋哑学校的同学购买学习用品等物。在服务队的大力宣传下,同学们踊跃参与,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最后将筹集的资金购买学习用品发送到聋哑学校同学的手中。石油工程学院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进行“学习雷锋,尊敬老人,帮助老人”敬老献爱心活动。25名学生志愿者带着打扫卫生的工具,骑自行车到距学校十多里的东营市新村居委会、敬老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陪老人们谈心、聊天,受到老人的欢迎。化学化工学院广大青年志愿者在荟萃湖翠堤、教学区及部分家属区的公共场所,开展了义务打扫卫生、护花种草、清除白色垃圾、清除非法张贴物、促进垃圾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等义务环保服务,并向广大学生进行了以“关注生命,关注健康”为主题的日常健康卫生小常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物理学院响应学习雷锋精神的号召,组织全院广大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近300人参加义务劳动。同学们自带抹布、水盆等工具,擦洗了青年路和外语村、一教南侧的文化长廊,近200多块玻璃橱窗焕然一新,部分破损处得到了维修。
开展志愿服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全校广大青年志愿者,通过多种渠道,掀起了志愿服务的高潮,不仅弘扬了雷锋精神,又加强了广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为建设和谐美好的校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构建和谐校园 从“阳光招生”开始——我校2005年硕士生招生工作说明会昨日举行 (实习学生记者 潘昊 学生记者 吕晨辰 2005年03月22日 报道)
我校200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说明会于3月21日下午在图书馆西馆交流厅举行。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涛、研究生院招生与学生工作处处长王国升、招生办公室主任张泓出席会议并回答了考生的提问。会议由王国升主持。
王涛表示,研究生招生工作是广大同学和社会关心的热点,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我们按照“民主办学,校务公开,院务公开”的要求,举行今天的招生工作说明会,目的是与大家一起把研究生招生工作做好。他向考生介绍了学校2005年研究生招生的整体考虑,特别是陈章良校长当日上午提出的关于硕士生招生的工作原则和要求,通报了我校硕士生招生的总体情况,沟通了按学科专业招生和创新团队招生等招生改革的有关问题。
在随后的自由提问阶段中,有近30位考生向几位老师提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关于考生反映比较强烈的数学考题偏难问题,王国升说,今年选考“320数学”的考生共有995人,其中成绩达到80分以上的考生有428人,占考试人数的43%,这样的结果符合国家选拔性考试的要求,因此成绩是有效的。但考虑到同样作为业务课1,数学和化学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研究生院建议相关学院在复试中把选考数学和化学的考生分别排序。
关于考生提到的个别学科专业生源不足但分数线仍然较高的问题,张泓表示,学校自主划线并不等同于自主招生,划线时要综合教育部的要求、学校的招生计划、报考考生数量和考生的实际表现等因素,学校不能因个别学科专业考生生源不足而降低录取标准。关于部分线下考生提出的调剂问题,几位老师也分别进行了解答,总的原则是在达到一定的分数线要求的前提下,要遵循通考科目相同、业务课相近的原则。
几位老师还就考生关心的其他问题一一作了详细、耐心的解答。为更多地了解考生关心关注的问题,真正解答考试关注的问题,研究生院事先通过网上公告和公开电子信箱的方式向考生征集相关问题。
据介绍,招生工作说明会之前,研究生院招生办共收到了174封邮件,累计500个问题,涉及分数线的划定、复试、调剂、录取、招生指标分配等几个方面。本次招生工作说明会回答的问题基本上覆盖了考生关心关注的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
校研究生招生监察小组成员、纪委监察处沈立峰,各研究生招生学院和单位的研究生教务老师以及100余名考生和部分考生家长参加了会议。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等媒体记者参加了此次说明会。
(编辑:赵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