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喜欢复合型人才
提起应聘,大学生们有说不完的委屈话,他们感觉招聘单位在聘用他们时,有时是故意挑剔、找毛病。而别一方面,招聘单位却说,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一家外资企业的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要求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既要能胜任我们公司的工作,还要是个‘多面手’。我们看重的是应聘者的能力,只要其社会经验丰富,企业团队意识强,就是理论水平差点也没有关系。”
记者先后在8家招聘单位的采访中得知,企业需要的大学生是复合型人才的大学生,都愿意为这些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现才华、能力的平台,也都愿意不惜重金去寻找。但8家招聘单位在和记者的交流中却折射出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应聘的大学生,应更多了解招聘单位的情况,熟悉招聘单位招聘用途,以便多给自己一次选择的机会,这样不但不误己也不会给招聘单位空添不必要的麻烦。
让工作业绩说话 “出身”其实不重要
据悉,目前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担忧,进入工作岗位后,以往所学的专业用不上,在他们看来,似乎就很难施展才能,毕竟薪酬高低是以实际业绩来定夺的。
而用人单位指出,事实上,专业和学校都是次要的,企业更关注其发展潜力,看重的是一个人是否聪敏,对工作和求知是否充满热情,能否适应企业文化。无论是“对口专业”、“名牌大学”还是“出色的工作经验”,最终都要去和薪水寻求对称。对称不起来,用人单位迟早会让其打铺盖卷。而反映到现实中只有一句话,让工作业绩说话。
“留不住人错不在用人单位”
据了解,很多用人单位都在抱怨,原因是招录进大学生后,时间不长就有人决意退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是用人单位不善于使用人才,还是薪酬过低?t
陕西某公司经理闫清阁首先指出,留不住人错不在用人单位。现在市场通行一句话,大意是满3月和1年期是道槛,指的就是大学生跳槽,类似情况多数用人单位都会遭遇到。形成原因是部分学生对自我定位不准确,不满足于现状,加上刚进入社会,还不能适应规律性的工作,比较散漫,一旦现实和所想发生偏差,或是不能很快取得业绩,他们往往会选择放弃。
相关链接:大学生首月工资变迁
1995年,一位大学毕业生领到的第一笔工资是56元整,50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翻了几十倍,达到数百元甚至几千元不等。
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分配到各企事业单位的10多万大学生的工资基本都是相差无几,一般第一个月都在行政21级到23级之间,十年甚至几十年都没有明显变动。当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月工资在30至60元之间,那时的大学生属于真正的高收入阶层。
1984年国家开始上调工资,到80年代中后期,大学生的工资也水涨船高,幅度比较可观。从1996年开始特别是1998年以后,大学生包分配制度逐渐被市场打破,大学生工资低的不足500元,高的达到4000元甚至近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