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性 别:男
◆学 制:四年
◆家庭所住地址:***
◆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种水稻,养猪,茶叶
◆家庭总人口:4口
◆是否愿意参加义务劳动和有偿劳动:愿意
◆申请理由(说明包括家庭人员具体状况、年收入、支出等具体经济困难情况):
家庭成员包括父亲,母亲,弟弟,我。
父亲今年四十一岁,是个很普通的农民,但和一般农民相比,他多了一些科学知识。但因为长期的体力上的劳作和心力上的担忧,到现在头发已经白了一半。
母亲今年四十二岁,个子很矮小,身体也很弱,但因为父亲经常要外出赚钱,家里地里的活多数都是母亲做,砍柴,拾猪草,农忙时节的农活,平时的家里家外,母亲一年到头,从天亮到夜深,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都是在做高速运转,在透支。每年春夏之交的时候,母亲总要大病一场,是长期劳累过度积累起来的病因。从我上高中起,母亲的身体状况就一直不太好,尽管正处壮年,却是一年一年变差。
弟弟比我小两岁,今年在上海一所不错的大学上大二。我今年大四。
我和弟弟几乎是家里所有负担的来源,而在父母的期望里,也是所有负担的终点。
我家的收入结构很简单,下面具体列出来:①,每年卖两头生猪,价格正常的话,可以有2000元;②,每年上半年,父母从自家小茶园里采回嫩茶叶,手工烘炒,每斤现在可卖50元,但干茶叶实在是没什么分量的,两个人一天也难采回半斤。今年总共约有六十斤茶叶。全部卖出去的话约有3000元。③每年秋天,桔子快熟的时候,前些年开出来的桔子林现在大约可以产四千斤桔子,因为是山区,交通很不方便,自己运出去卖几乎不太现实,只好请别人来收,价钱很便宜,去年是两毛钱一斤,得800多元。还有一些不能统计的收入,比如父亲外出给人做工。
在农村,可以换成现金的东西并不多。家乡耕地很少,人均只有两分不到,种的粮食几乎不够自己的口粮,5月份粮荒的时候经常是要买粮食。现在因为我和弟弟长年不在家,口粮倒是够,但我们在学校,生活费要贵几倍,上十倍。
我家的支出,结构也很简单,同样可以具体列出来:①我的学费,每年4100元;②弟弟的学费,每年7000元;③我的生活费及其它花费,以前是每个月120元,现在因为大四,很多地方需要用钱,每月180元。按现在算,每年(10个月)1800元;④弟弟的生活费,上海的消费很贵,他每个月要三百多元,每年3000元。还有一些是难以统计的,如家里面的日常支出。家里为了省钱,几乎是取消一切不那么关键的支出,甚至买几只碗,都要再三考虑。
综上所述。家庭年收入约八千元,家庭年支出一万七千元。是的,每年有近一万块钱的支出需要靠借贷来应付。但是即使借贷,也越来越难,因为亲戚们都是一样的困顿。而银行,似乎也不愿意向我们敞开它宝贵的大门。这些钱,正等着我毕业之后慢慢还清。
本人签字:XX
2004年11月28日
□有关“本文”的一些补充说明:
1,整个大学四年,和这份内容相似的申请表填了可能不下十份吧,目的都差不多,要么是为了能申请向银行贷款,其实不用很多,三千元而已。要么是为了申请一份助学金。事实上,这四年,我只幸运地成功过一次,最终领到150元助学金。
2,我来自一个中部省份的农村,当地的情况正如上文所说。现在在西部地区一所三流大学就读,学习算一般。如果要给自己不算好的成绩找一个理由,可以解释为我没有数学方面的才能,所以大一大二重修比较多。尽管此后的两年我曾经使自己的成绩名列前茅,但我再也没能做各种所谓的学生干部,因为学生干部要上去,是必须从大一开始的,而有重修则不能做学生干部。如此,当然也就无所谓评优了。嗯,我马上就毕业了,我没有那许多评优证书。我还有一个月多月毕业,没有找到工作。我的专业是计算机业,学校给我家寄过一封信,解释说计算机专业因为这两年毕业生突然增多,就业有点困难,希望各位学生家长多想办法。我们班四十人,现在签约率是10%,有些人是通过其它途径找到的。但是很遗憾,我家是世代农民,没有任何人际关系可以利用。
3,这是一份很寻常的申请表,我想中国40%的在读大学生都填写过吧。发在这里,纯粹是出于一种回望的目的。或者,我们能思考点什么,不是吗?
4,请允许我在最后附一首几年前写的,但现在使自己了感到无比羞愧的诗:你看,数年以前,我曾经多么错误地相信,读书一定会有出路——我甚至拿这个去教化自己的乡亲。
不是说我现在开始怀疑知识的作用。只是怀疑在如今的机制之下,教育究竟是什么东东?它的意义何在呢?记得以前看到一篇文章,大致是说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如果上公立学校的话,一个家庭的收入基本上能支付一个大学生的在校费用。而如果实在不能支付的话,往往是有各种支助途径的。有人曾推算,近10年期间,我们的国民人均收入提高了2-3倍,但大学收费却提高了25-50倍。而我们的助学制度实施得又如何呢?大家心知肚明的,对吗?事实是,我们的人民教育需要他的绝大多数的人民用未来若干年的非正常生活去换取一个本身已经越来越无意义的教育权利。像一场胜率一年年在变小的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