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隔了3个月,一度沸沸扬扬的"环保风暴",已经演化成5月的杨花--总被风吹雨打去。现在只剩下了两种可能,渐趋平稳和日日减弱直至无声无息。
2005年1月18日,国家环保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利剑劈向中国的电力行业,刮起了所谓的"环评风暴" 。在这场为时不长的风暴中,撞到风眼上的30个项目中,电力占了26个。在检查组随即奔赴各地后的1月24日,环保总局拿出了自己的战果:30个项目中,已有22个停工。
紧接着的1月27日,环保总局又通报了46家尚未启动脱硫项目的火电厂名单,媒体也步步跟进,相关报道一篇篇出炉,电力行业为环保问题黯然神伤。
在全球环境日趋恶化,甚至连鸡蛋都被贴上绿色标签的时代,不能说环保没有得到重视,但是为什么一踏入电力的领域,所有的表情就显得那么尴尬而苍白呢?电力环保伤花怒放。
那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儿
当沉寂一冬的大地迎来又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之时,铺排开来的花期把整个春天渲染得浓烈而夸张。那么,封杀风暴中衍生的支支电力"伤花",如今又开成了什么样子?是否开始变得清新而温情,不再因电力二字就给人强硬和嚣张的感觉?3个月的时间,够不够检验一种决心的延续效应?
早在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对外发布消息之前,不少违规开工项目的上级母公司、地方政府部门,甚至中央主管部门,都已经开始"游说"。一家违规项目的电力集团公司人士给出的估计是,顶多停两三个月,该做的项目还是会继续做下去。
这样的估计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国家环保总局紧急叫停的违规电厂主要是未经环评审批的项目,即程序性违规。而面对迎峰度夏之际全国电力极为紧缺的形势,一些地方政府是希望能够尽早完备这些项目的手续,尽早恢复建设的。一个电厂项目投资动辄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停建之后有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可能不会让任何职能部门理直气壮。
守着这些不动看着烦心,动了更加闹心的宝贝,环保之剑重重举起又轻轻放下,执剑之人显得疲惫而无奈。难道就真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的那样,环保叫停只是一阵匆匆而过的风?
事实让人不得不低下涂满理想色彩的头颅。3个月后的今天,一切都归于平静,虽然媒体仍时时抛出和环保有关的词汇,但是,总不能让人怦然心动。用北京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该干嘛还干嘛。生活依然进行得平稳而匆忙,几个月前的那场风暴,似乎已被遗忘在了上个冬季。
冲动不是理性的惩罚
面对失望进而猜测不断的各种舆论势力,我们仍旧要看到的一点是,从政府的层面讲,它的任何一项举措,都不会是在玩某种无聊的游戏,一定是指向某个目标的。这次环保总局的一系列大小动作,自然也不例外。
如今,在公众的视野里,呼声最高的莫过于电力短缺。作为中国国情决定下众多痼疾中的一个,电力短缺这块糟骨头肯定不是那么好啃的。但啃掉一点儿就扔弃一点儿也不是什么值得提倡的好吃法,由于解短缺之急而对环境造成压力的情况多了,环境也肯定要反弹的,而且这反弹还可能会成为制约电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不解决这个问题,电力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应该说,政府部门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就一直在努力地想各种办法,在电力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期达到某种平衡。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给出的数据是:从1980年到2003年的23年间,尽管火电装机容量增加了5.2倍,但烟尘排放总量基本持平;供电标准煤耗每千瓦时由448克下降到380克,与1980年的指标相比,2003年电力行业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1.2亿吨;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每千瓦时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20%左右。
这些权威的数据,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政府的业绩,更是继续实施电力环境保护的动力。因为,从全局和长远来看,电力对环境的压力仍然非常大。据统计,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及供热用煤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51%,产生的灰渣约占全国的70%,火电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的40%,烟尘排放占工业排放的33%,二氧化硫排放占工业排放的56%。电力仍是名副其实的排放大户。
从这种严峻的现状出发,人们或许会认为,那一场"封杀"的力度可能不够,应该多来几次类似的风暴才好。但冲动过后,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政府行为最终是要建立一种长久的秩序,而不是即兴的表演。"封杀"只是秩序建立过程中诸多手段的一个,我们的目光不应该过多地停留在这个动词上,而作为被封杀对象的电力企业,它们的酸甜苦辣,才是检验这把环保之剑威力几何的载体。
花谢花会再开
毋庸讳言,利润是企业的生命,赔本的买卖企业是不会做的。在效益与环保两者之间,电力企业理所当然选择前者,如果设有一套完整机制的限制和激励,电力企业不可能"作茧自缚"。
当问题已经不是以个别的形态存在的时候,可憎之事就必有可怜之处。
当前电力环保最紧迫的是解决二氧化硫的排放控制问题。然而,火电厂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费用是比较高的,据专家计算,一台30万千瓦机组的脱硫装置不仅平均约需投资1亿元,而且年运行费用高达2000万元。这种投资和运行的高成本,如果不影响企业对二氧化硫排放治理的积极性,倒成了怪事。据某发电设备制造商透露,近三年来他们提供的上千万千瓦的发电机组中,配套脱硫设备的只有两台机组。更不乐观的是,据他们跟踪调查,这仅有的两套设备还几乎没有使用过,基本成为摆设。
拿着上亿的资金玩环保试验,估计没几个企业乐意玩,也玩不起。所以,必须完善各种相关的配套政策,比如,总量排放的科学测定、电价机制中的环保成本界定等等,惟有在科学的环保机制的天空下,电力环保才不会开出"伤花"。
回过头来再观照那场曾经的风暴,换一个角度来看,能讲的通的似乎还是那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前进的方式更加要讲究技巧和把握峰回路转的时机。
而封杀之下催生的花朵,必定是仓促包装出炉的易碎品,但几经碎裂之后,是否会有重生的电力之花绽放笑靥呢?
(编辑:赵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