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纵向科研项目立项取得重大突破。 2006年学校获批97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1项、吉林省科技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补助费专项资金项目1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4项 据国家科技部通知,国家973重点研究基础计划项目“高能耗行业典型换热设备节能的先进理论与方法”(编号:2007CB206900)获批资助,项目资助总金额人民币2600万元。该项目共有5个研究课题,分别由山东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电力大学5家单位承担。我校承担研究课题4“传热表面污垢生成机理与对策”(编号:2007CB206904),由博士生导师杨善让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志明教授主持,受资助金额人民币390万元。项目起止年月2007年5月至2012年8月。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通知》(国科金计函【2006】84号),学校2006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1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按照“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原则组织了同行专家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我校获批资助面上项目3项: 1、博士生导师周云龙教授为项目负责人的“气液两相横向冲刷管束的绕流特性研究”(编号:50676017,面上项目,自由申请项目),资助金额人民币30万元; 2、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郭婷婷博士为项目负责人的“气膜冷却叶栅内定常漩涡结构及冷却效果的研究”项目(编号:50606005,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金额人民币27万元; 3、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门洪博士为项目负责人的“交叉敏感与特异选择性相融合的电子舌设计理论、设计方法与工业冷却水生物污垢监测传感技术的关联研究”(编号:60604023,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金额人民币8万元。 据国家教育部《关于2006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地方高校)立项的通知》(教技司[2006]51号),学校博士生导师周云龙教授主持的“气液两相绕流钝体漩涡脱落特型数值及试验研究”(编号:206307)获批资助,项目资助金额人民币10万元。 据吉林省科技厅通知,学校获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4项: 1、博士生导师周云龙教授为项目负责人的“非圆截面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特性”项目,资助金额人民币8万元; 2、建筑工程学院鞠彦忠教授为项目负责人的“新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应用研究”项目,资助金额人民币6万元; 3、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严干贵博士为项目负责人的“风电场并网运行对电网频率的影响”项目,资助金额人民币8万元; 4、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门洪博士为项目负责人的“分析型快速检测重金属传感器及其分析仪器研究”项目,资助金额人民币10万元。 今年是国家“十一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学校首次承担国家973重点研究基础计划项目;首次在同一年内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首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以外的信息科学部获得资助。以此为标志,学校科研实力、科研管理水平在逐步增强,学校科研工作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十一五”开局之年,学校科研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开端,这必将给全校教师、科研人员带来巨大的精神鼓舞;必将对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实施“攀峰工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必将为2007年申请博士授予权单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校科技产业处向上述获批资助项目的有关人员表示衷心的祝贺!
(编辑: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