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行业改革都已取得成效的时候,电力改革的脚步一直没能迈出来,原因何在?电力工业改革关系到国计民生,意义重大。各方人士为电力改革说法不一,两院院士中国工程副院长潘家铮便是其中一位。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两院院士潘家铮一生从事水电研究工作,他认为提高中国电力的技术水平,才是当务之急。因为电力工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应该深思熟虑,听取各方意见,改革一事不应操之过争。并且应该充分考虑中国国情,不应该生搬硬套外国模式;对于中国电力结构的不合理状况,如过多用煤发电污染环境的问题不能依靠市场,只能依靠政府通过强制手段解决。
同时他认为,垄断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些行业如电力就需要自然垄断,这样才安全、才能出效益、才能符合大多数人民的利益。
据了解,1999年我国的人均装机容量只是美国的7.2%,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发电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0%电力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只有34.8%,目前仍有3500万人没用电。
潘家铮表示:“所以说现在改革不是很迫切的问题,为什么说呢?是电价高吗?北京0.395元千瓦/时,50年代上海0.145元千瓦/时,经过50年上涨到了3毛9分5,跟其他物价相比翻了几倍,为什么改革不是当务之急呢?当务之急是把电力工业搞上去,满足发展需要,保证安全高效地用电。”
对于电力行业出现的一权谋私,服务态度等问题,他认为可以通过法律和行业制度解决,提高行业透明度,提高监督力度以及采用高科技手段都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