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基础篇 >> 员工管理 >> 正文

信孚教师要做的十个“一件事”
转自: 时间:2006年10月28日15:59

教师需要具备的不只是教学的素质和技能,教育应积极地走向社会,走向人群,走向生活,才能与时代很好地结合起来。信孚教师,是思想的先行者,是先进文化的体验者和实践者。如果每年能完成下面的十件“一件事”,相信对于个人的人生、思想、阅历,都将是一次极大的丰富过程。

    拜一个名人为师。寻找活生生的人生榜样,更成熟的思想轨迹,与之结交,认真地、谦虚地学习。

    关注一所学校。那些乡村的小学,富有特色的、具有个性的学校,寻找那些隐藏在教育活动当中的当地生活状况、世态人情、文化习俗,很值得研究的现象与历史,也许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感悟,成为本校发展的参照。

    研究一套学术思想或学术话题。对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这些浸润着人类智慧的科学来说,系统地去掌握它是艰难的,从小的方面入手,有助于迈向广阔浩渺的思想世界。

    关注一种行业的发展。每一种新的行业的产生,都伴随着一定的社会转型和生产力类型的转换,也将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的架构。因此,行业的变迁就是社会发展的缩影,了解一个行业的发端、历史,甚至消亡,了解它的专业知识、专家里手、行业精英,循迹找出社会发展的轨迹。

    加入一个民间自发的社团组织。教师要走向社会、进入社会,可以依自己的兴趣,寻找生活中有共同健康志趣的人们,组合成小小的爱心活动组织,慈善义工团体,绿色环保组织,或学术研究团体,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参与其活动,体验齐心协力、自发自觉的社会生活。

    关心一个或一群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和家庭。全程跟进他(他们)的家庭生活环境,经常性地与其家庭成员深度谈心,了解每个学生背后的故事后,了解他们成长的历程、喜乐、兴趣、心理特征,伴随他们成长,不仅可以加深师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将所有学生家庭了解、归类、分析后,也许可以对社会的一部分、一个角落产生较切身的认识,在教学教育当中找到更有效、更实在的方法。学生就是未来,从新新人类们奇特又另类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当中,正蕴藏着未来的社会文化走向,也反映未来的人类生活困境,了解了他们,就等于了解了未来。

    了解地球上的一个国家。跟踪这个国家的历史、人文、地理、文化、教育、现状等,尝试用其它文明的眼光观察、诠释世界,会更加切身地感受到,原来这个所谓的“多元”世界,对人类正意味着更深的危机和挑战。

    体验一次不同的职业角色。在教书之外尝试担当其它的社会角色,无论是哪种尝试,做工人,做售货员,做服务员,做业务推广或其它,都利于开拓视野,清晰掌握社会真相,做一个洞察力、了解力、行动力都令人心悦诚服的人,方能担当文明传授的重责,方能够指导他人最接近真相地了解世界。

    持续地阅读三本以上的杂志和三种以上的报纸。方寸之间,有我们想要的知识、想了解的真相、想知道的世情百态。黑字白纸,明暗图片,多是众人的睿智集结,正视它,了解它,欣赏它,融入它,分析它,而后超越它,也就拥有了生活必须的智慧。

    每学期做一次较完整的个人总结。阶段性地放下手头的忙碌,总结、归纳,梳理脉络,重订规划,看似平凡简单,却最容易忽视和忘记。旅途中的小憩是一次调整,也有着无限的风光。但也要注意,频繁的走走停停,也很容易忘掉了本来的目标。

    教师的身份容易使你在你的工作对象面前拥有一种权威,也很容易就忘记“知识和能力面前人人平等,价值不在于地位和背景”的道理,还有,人人有权选择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成长空间。教师们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潜意识地认为自己理所当然无所不能。这种心态带来的最大危害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所以,信力建董事长一直主张让最优秀的人来从事教育,其实,这句话后面的潜台词是,希望信孚的教师都尽可能成为最优秀的人。

    我们注意到,正在全心全意成长着的人并不会屑于与他人比较,而只会潜心追求成长和享受成长的过程。所以,我们并不会力促信孚的教师与他人去比试高低,而只主张每一个教师都能够真正进入这个行业所期望的角色。既然教师并不是全知全能,就意味着他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既然在某种程度上,而对某种新的知识和信息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同样处于无知的状态,那么学习的要求也同样迫切;既然教师要担当这个传递文明薪火的责任,就不能对社会生活、对文明的状态懵然无知;如果以上尚不能带领你进入为人师表的心理顺境的话,那么,清楚地认识自己、坦白地承认差距,诚实地对待科学,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努力的工作精神就是最起码的要求。

    信孚教师要做的当然不止以上的十件事,何况有些只是作为教师最起码的工作内容。例如,还可以研究一种自然现象或生命现象,关注一种时尚,培养一种艺术爱好,每个阶段关注一个社会焦点或新闻大事,林林总总。今后信孚会以此为参考架构对教师进行评估。一朵花蕴藏一个世界,一粒沙折射一个天堂。身为教师就该这样,更近地贴近生活,带给学生更多、更丰富的人生经验,体现更普遍的人生价值。

(编辑:岑永兰)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