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不少人热热闹闹地过了一个从校园玩笑发展而来的“光棍节”。如今,大学生们为了给自己创造快乐的理由,不仅“逢节必过”,还自己“制造”了一些节日。不过,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不知道今天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节日——国际大学生节。当了解了这个节日后,一些大学生觉得节日承载了太多的教育意义,不如其他节日有“娱乐性”,过节的兴趣并不大。
为了在大学生中倡导追求和平、民主和自由,纪念反法西斯的大学生运动,1946年,国际上把11月17日定为国际大学生节。到今年,国际大学生节已有60个年头了。珍惜时光,把握青春,重视责任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节的主题。那么,在大学生节到来时,学生们是否知道并打算庆祝这个节日呢?记者在本市众多高校进行了一个调查,接触的近百位大学生中,竟然只有两位学生“听说过”这个节日。由于绝大多数人根本不了解这个节日,校园里压根儿没有任何纪念仪式。
在接受采访时,不少大学生都承认:“我们特别喜欢过节,热衷过节就是为了找个娱乐的理由。”同时,很多人都表示,希望节日能过得轻松愉快,不愿有太多的说教。如果在大学生节这个节日只是开开会,讲一讲历史,也没什么意思。
一些同学认为,应该把大学生自己的节日过得精彩、快乐、充实。比如搞一些团队性强的活动,增进合作意识,搞一些文艺演出,展示自己的才华。总之,要参与性强,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自己节日的快乐。很多学生都说,现在知道了自己的节日,明年过节一定会相互问候一下。学生干部们也想好好设计一些既有意义又受学生欢迎的活动。
节日要过出新意别只想狂欢娱乐
在大学生的生活中,过节所营造的喜庆气氛带动了校园生动活泼的氛围。大学生们之所以不知道大学生节这个节日,一是社会的氛围不够,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个节日;二是这个节日的由来和主要的意义,与我国的五四青年节类似,所以我们不像国外的大学把这个节日活动搞得很热烈。不过,学生们在了解这个节日后,应该有健康的节日创意,不要把它过成一个只是狂欢、娱乐的节日。这也给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利用节日引导学生开阔视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