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当代教育改革家,有一个在上海响当当的名字在人们脑海中立即浮现,他就是上海市育才中学的老校长,段力佩先生。
段力佩作为一个当代知名的教育家,他曾非常精炼地概括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总共十句话。那就是:教学必须循序渐进;要着眼于因人,因地、因时、因事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认识要提倡螺旋上升,不断加深;深议熟练,核心是个“学”字;课堂不是讲堂
,主要应是学生的学堂;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谈得上勤奋好学;要专攻与博览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要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用;教书必须育人;要处理好考试与评分的关系,反对以分数刺激学习。这些都是他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不断革新中总结出来的。正是这种不断革新,形成了以段力佩为核心的育才经验,吸引着一批批优秀的教师追随左右,形成了对上海乃至对全国教育界的影响。
最让人们难忘的,是段力佩在课堂教学上提出了“有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形式”。
段力佩精炼地把它概括为八个字,那就是“读读、议议、练练、讲讲”。
这种“有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形式”,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它蕴涵了众多的当代教育的新思想和新理念。例如课堂讨论,这是目前最为流行的课堂教学方法之一,其中蕴涵了以学生为本,师生民主等当代教学理念。而段力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课堂分组讨论的改革,可谓走在了世人的前面。现代教育研究告诉我们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而更应该善于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议议”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思考问题,在思考、分析、探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兴趣,还能收到在启发诱导下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议议”教学法也更加符合当代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信息时代的中小学生,他们具有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勇于探索,善于质疑的特征,因此,他们不会满足于灌输的教学形式和现成的教条答案。议议教学法还有利于培养民主和谐,平等协作的作风,它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达到畅所欲言,充分交流的目的。
作为一名校长,多数人都知道应该多下基层,可是苦于会议等行政事务缠身,段力佩想出了一个妙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他的做法是把办公桌搬出校长室,搬到各个教研组,和老师们一起听课,一起评课,一起活动,掌握教学工作的第一手情况,及时针对问题加以解决。这一做法,既密切了与广大师生的关系,又能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正是通过“沉”入基层,段力佩发现了教师一讲到底的弊端,通过研讨总结出了“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课堂教学方法。所以,在段力佩革新精神的背后,更重要的是他时刻不忘的“一线精神”、“草根精神”,作为教师如此,作为校长,更是如此。
段力佩的老朋友,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得很透彻:“段校长谈到一个问题,总要说明这个问题是如何发现的,是什么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和思考;解决的途径是怎么样找到的,是根据哪些教育原理。他这样做,对人家就有切实的益处,或者采取应用,或者参考比较,都能脚踏实地。……人家读了他的叙述,自然而然会体会到做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岗位上该怎样去发现教育教学上的问题,并且根据相应的原理,通过认真地实践,把问题妥善地解决。”
的确,段力佩就是靠在日常细致的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在育才中学形成了革新氛围,更新了教学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从而培育出了一批优秀的育才学子和育才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