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精英历程 >> 正文

干事创业一骏马——记忠诚实践“三个代表”的共产党员曲振尧
转自: 时间:2006年11月07日14:03

  作者:岳增群 任守景  
   曲振尧是山东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找他采访,可真难。他常忙得连个影儿都没有。我们在厂里呆了三天,仅见他一面,还是晚上。厂办主任薛玉强说:“曲总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连我都难见到他的身影!”
  新源公司的员工至今还记得这样一幕:今年5月,为加快新机组建设,到上海、四川跑设备奔波了三天两夜的曲振尧回到办公室就晕倒了。这样的事,已不止一次!
  “作为党员,特别是负责一个企业的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三个代表’放在首位,忠于职守,重于操守,一心一意谋发展、创一流,这样才活得有滋有味有价值!”曲振尧说。
  实践“三个代表”,曲振尧做得很认真!员工们说:“干事创业,他真是一匹骏马!”

    敢为人先——
  曲振尧的追求观! 去年10月17日,曲振尧从山东鲁能发展公司副总经理的位置上来到滕州,担任山东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领导承建两台13.5万千瓦热电联产环保机组。
  这是一个总投资10.2亿元的大项目,也是滕州这个156万人口的县级市建国以来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建设项目!
  它的上马,可以让滕州市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家庭实现集中供热,从而结束5000多根烟囱林立、近300台锅炉污染环境的历史!
  滕州人民翘首以待!称为“民心工程”!
  曲振尧拼了!
  他要为滕州、为山东电力争一块“金牌”,一块安全质量最好、经济  指标最高、相对速度最快、工程管理最佳、整体评价最优的“五最”金牌,让“温暖”尽快流入滕州的每个角落!
  催图纸、催设备、催安装,曲振尧乐此不疲!他不是在工地、办公室,就是驱车来往于各设计院和设备生产厂家。他坐的车最忙,行车里程表上显示:每月的行程一万多公里!
  “这部车几乎成了曲总的‘家’,一条毛毯、一个枕头、一箱方便面,常年带在车上,困了在车上睡,饿了在车上吃,醒了在车上写,就没有闲的时候。”曲振尧的司机小李说。
  今年1月30日,是新源公司与山东电力咨询院召开新机组基建图纸交付计划协调会的日子。
  头天夜里,全省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一早,济南来电告知:路险,会议暂缓!曲总说:“他们不能来,我去!”从滕州到济南,一路上见到8起车祸,硬是没能吓回曲振尧!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冒险走了5个多小时!上午11点多钟,他出现在设计院领导的办公室里。
  协调完图纸交付计划,已过了中午。简单用餐以后,司机劝他回济南家中看看孩子,尽管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但他惦记着工程进度,还是回了滕州!
  今年2月7日,离春节还有4天,曲总担心上海做的汽轮机不能按时交货,便不顾同事的劝阻,驱车济南,直飞上海。
  5 个小时后,他走进了上海汽轮机厂老总的办公室。
  “对不起,你们的汽轮机交货期肯定要延期了!”“为什么?”“我们在四川成都二重机械厂定做的高中压缸的毛坯,对方不能按时交货,我们也没办法。”上汽老总无可奈何地说。“这事我来解决,交货期一天都不能拖后!”曲振尧语气中透出倔犟!
  他一刻没停,立即直飞成都!2个多小时后,他站到了“二重”老总面前。“客户是上帝,你是我们的下游客户,是上帝的上帝,我工作了30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你这么执着的老总。这事我们特办,马上开展劳动竞赛,为你们厂特急加工。”“二重”老总说,并当即与他签订了“急加工协议!”
  当天夜里11点,他又飞回了上海。第二天一大早,他把从“二重”带来的“急加工协议”交给了“上汽”。这一着,“上汽”人没有料到!他们被曲振尧深深地感动了,当即表示:我们也特事特办!
  按常规,一部汽轮机的生产至少得一年时间,由于曲总超常规运作,“上汽”与“二重”只用了半年多时间,就把汽轮机送到了滕州新源热电公司!比计划提前了3个多月!
  这还不算最快的!大连起重机厂为他们生产的75吨“行吊”,因为新源工期提前需要提前交货,曲总直奔大连坐阵,要求厂方组织工人三班倒生产,轮流作业,至少需要24天才能生产出来的大行吊,硬是用8天干完了,创造了大连起重机厂生产史上的奇迹!
  凭着这种拼搏的精神,曲振尧领导建设的两台13.5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的图纸交付使用率,当别人只有30%的时候,他们已拿到了60%。
  现在,工程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保守地说,他们的两台机组试运行时间,至少可比全省其它同步同类建设的机组提前3个多月,提速近30%。
  已建成的210米电厂烟囱和发电凉水塔,被誉为全省同类电厂的“样板工程”……
  与众同乐——
    曲振尧的工作观!
   2001年除夕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在滕州大地响起!
  快近凌晨的时候,新源热电公司出现了这样的镜头:上夜班的员工踏着新年的钟声走进工厂大门时,曲振尧与副总们早已恭候在此。老总们向员工鞠躬致谢,感谢一年来对他们工作的支持!
  这样的场面,以前没有过!
  员工们被感动了:“曲总咋还没回济南的家,过年,谁家不团圆!咱厂的副总都住在滕州,咋不叫他歇几天……”员工们这样议论着。“劝不走啊!他妻子拗不过他,带着孩子来滕州过年了……”车间的干部给员工们解释着。
  不一会,曲总带着老总们来到调度室、汽轮机房、锅炉车间,将热腾腾的饺子,一碗碗送到所有值班的员工手中!有人要替曲总盛水饺,他婉言谢绝:“一年就这一次,让我来……”
  这就是曲振尧的与众不同!一般老总往往偏重于抓生产、抓工程进度,而他却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以共产党员的爱民胸怀和创新意识,为员工创造出快乐的生活工作环境!
  “十六大刚刚闭幕,新领导正式选出;共产党英明决策,老一代让贤退伍……热管网需要加速,任务重时间短促;工期应服从质量,一切为安全让路……”
  11月15日上午,曲振尧主持召开新机组热网工程协调会,他以一首16段七言诗,将十六大精神,前段工作成绩、存在的问题,下步工作安排,每项工作谁负责,什么时间完成等,讲得一清二楚,与会者听得津津有味,笑语、掌声阵阵!
  以三言、四言、五言、七言诗词或散文诗的形式主持会议,总结、部署工作,是曲振尧对“枯燥”的说教式、硬灌式工作方法的改进和创新,这一方法似春风细雨,入脑入耳,潜入每个听众的心中,赢得各方的一致认可!
  “真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总结得这么好!”滕州党校两位老师到新源讲课,听了曲振尧用一首七言诗对他们的讲课内容当场作的概括,由衷地说。
  一位员工因为没有听到他用诗作的工作总结,晚上打着手电到公开栏上“阅读”。
  这是曲振尧创造的“诗词工作法!”
  他还有自己独特的“10分工作法”——干5分,说7分,剩下3分靠自身。“一个人本来干了5分的工作,我说他干了7分,对方不仅有了荣誉感,还有了压力,会更加努力赶上我多说的这2分,剩下的那3分,他自会发挥潜力干出来。这就是10分工作法!”曲振尧解释说。
  这一方法,让曲振尧大获全胜!
  现任公司基建部副主任马立新的出类拔萃,就是曲振尧“10分工作法”激发潜力的成功一例。
  新机组前期基建工程项目的审批办理,难度大、时间紧,曲振尧让马立新负责落实。每当马立新有了成绩,曲总就在会上说:“马立新,马到成功!”
  就为曲总这句话,马立新真地拼了!别人办不成的事,他去了准成!到国家、省国土资源局审批新机组土地使用手续,正常时间需要两个多月,他不到一周就给办来了!
  工程再紧,曲振尧没有忘记活跃员工的文化生活。他组团带队到滨州沾化电厂开展厂际之间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员工唱卡拉OK;带队到野外钓鱼,还以竞赛的方式,组织员工学习新机组运行规程、安全知识,让大家在娱乐中提高技能。
  新源公司原来的员工餐厅、集体宿舍很破旧,他挤出资金彻底改造。餐厅操作间换上了清一色的不锈钢餐具,购置了自动化豆制品机;餐厅换上了现代化快餐椅,员工们就餐刷卡收费;一台43英寸背投式大彩电,让员工们生活快餐与文化快餐同享;集体宿舍完全公寓化,统一的被褥、桌椅、衣橱、彩电、空调、热水器和电话……
  以前脏乱差的厂区变了,绿树、草地、雕塑、音乐喷泉、造型别致的路灯,把厂区打扮得美如画……
  而曲振尧,来滕州后,不住宾馆,不住集体公寓,却住在20多年前建的旧家属楼上,一间只有39平米的两居室……
  严谨的工作秩序,高品位的业余文化生活!曲振尧用他的创新思维,构筑着新源文化,打造着新源品牌,锻造着一支现代化的队伍!
放眼长远——
  曲振尧的事业观! “作为企业,什么是员工最根本的利益?让企业保持活力,员工永不下岗,生活无忧!”曲振尧说。他以自己的实践,把这一理想带到了新源公司!
  他要圆新源人一个历史的梦。这个梦,新源人已经盼了三代人——建成装机容量百万千瓦的大热电厂!
  历史上,大电厂之梦曾经两次与滕州人失之交臂!
  有一次,两台新机组已经在滕州火车站卸了车,又被拉走了。
  这次机遇一定要抓住,两台13.5万千瓦机组投入运行后,不仅可以为滕州年供热754万吉焦,还可增加发电量14.3亿千瓦时,加上原来的两台机组,新源年发电可达到16.3亿千瓦时;目前,他们又在争取更大的项目,向百万千瓦迈进!
  曲总还有另一个梦,将新源建成环保电厂,直到永远!
  这不仅是新源人的梦,更是滕州人、全国人民的梦!
  “一个企业不能光顾自己,它必须时刻想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不以自己的利益污染整个蓝天白云、绿树青山!在造福自己的同时,也要造福社会!”曲总说。
  这源自他刻骨铭心的一次出国考察!
  那是1996年的春天,坐在飞往欧洲的航班上,电视里不断播放着的航行图上,中国及亚洲的航线是莽莽黄色调;
  欧洲航线全是绿色调。那一幕,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从欧洲回来,每到夜晚,他把自己关在了屋子里,开始学习环保知识,研究中国的环境及环保问题。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他不能自拔,光笔记,他就记了十几本!
  不久,他经过考核、考试,拿到了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资格证书,成为山东第一位非专业领域里的环保专家,经常参加国家和全省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为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忙碌着!
  在他领导的滕州新源热电公司,更是把环保放在第一位!
  电厂锅炉内壁除锈,一般采用硫酸和烧碱,效果虽好,容易产生酸雾,影响大气质量。曲振尧坚决改用新型除污剂,将酸雾降到标准以下最低。
  电厂生产排出的粉煤灰,以往拉到空地上,粉尘飞扬,他建议厂里购买了闭罐车,与水泥厂签订了供销合同,飞扬的煤灰成了水泥厂的原材料;现在又与一家企业合作,引进新技术,利用粉煤灰生产免烧砖,让全厂实现粉煤灰零排放!
  站在新源高高的大烟囱下,记者看到,这个厂老机组烟囱排出的烟少而白,白白的飘向空中,一点污染都没有。
  就是厂房内外正在粉刷的涂料,也是无辐射绿色产品……
  放眼长远,曲振尧还把目光投向了社会,先后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近4万元,资助了6名经济困难的寒门学子走进了大学校园,有的已走上工作岗位,有的正在读硕士、博士……
  那是1995年的春节,时任聊城电厂副厂长的曲振尧从一份内参上看到这样一件事:一名考上大学的青年入校时交的学费,大都是五分、一毛的零钱,点了2个多小时,点完后已经没有了吃饭钱……
  他的心被震动了!当即给自己的母校——东北电力学院的一位校友打了电话:“咱们校也有这样的困难学生吗?”“有!有十几个呢!”对方回答。
  “请你给我找一个,我资助他上学!”
  没几天,学校给他推荐来两个困难学生,附有照片和家庭困难情况,让他从中找一个。他和妻子挑来挑去,觉得两个都应该资助,丢开谁都不舍的!就给母校去信说:“这两个,我都资助了!”从此,每个学期1600元的学费,便从他和妻子的工资中飞到了东北电力学院。
  第二年,他从朋友处闻知,聊城一中一名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家中却无力供他去读书,曲振尧又成了他的资助人!
  从此一发而不收,他又先后资助了3名贫困大学生!
  “这些贫困大学生,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前途不可限量,如果辍学,太可惜了;我花点钱不算啥,只要能帮助他们成才,值得!我不图他们什么,只愿他们能学有所成,成为国家的栋梁……”曲振尧说的很朴素,也很认真!
  的确,直到现在,他也不知道这6位寒门学子的父母是谁,有的学生甚至到今天为止也没与他见过面,他只是通过学校与资助者通信、寄款,在电话中交流信息……

(编辑:车春丽)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