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学子园地 >> 正文

北大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 我们为什么要去上大学
转自:sina 时间:2006年02月13日13:07

    大连当年的高考理科状元,从北大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回家帮父母串起了糖葫芦。

  这个学生家庭贫困,当年上大学还得到了一些企业的资助。我想,当年资助他的企业,看到他今天的局面,不知作何感想。如果几年前他们预知了这个结局,他们还会不会资助他。培养一个卖糖葫芦的人,至于让他们如此破费、如此倾情吗?

  我们总是习惯于将社会责任推卸给个人,说他不善交际,不会推销自己,说专业的限制,幸好没有歹毒地说他学业不佳。与其说他不善交际,不如说他没有门路,或者没有打通门路的银子。他想留在北京,因为没有北京户口;他想进入辽宁省一家对口单位,因为编制已满。我不明白,这些都是什么理由?是他高不成低不就吗,最后他只想在家乡找个与所学专业有关的、月收入1千多元的工作,这不算过份吧,依然无门。

  我们燃起了这个农村孩子的美好梦想,在接近目标时,他发现所有的努力都是毫无价值的虚幻,回家卖糖葫芦才是真实的生活。我们的教育怎么既谋人钱财,又误人子弟。如果我们的社会把这样的结局,当作一种正常,我们的社会一定不正常了。这是对知识、对文化、对人才的一种莫大摧残和践踏。

  这个学生的遭遇让我感到震惊,如果仅只是个案,我们似乎还有搪塞的借口;但是,前几日在电台中听到一个大学生求职的故事,从参与者的回应中,发现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一个并不罕见的普遍现象。名牌大学都如此,其他学校学生的遭遇可以想见。电台中那个女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家里的钱又没有及时寄到,竟然饿了两天。另一位大学生打电话参与节目时说,找工作时,他11元钱过了10天。听到他们的陈述,让我为之动容、感到心痛。我想到了艾芜的小说,想到了“饥寒交迫”这个已经生疏好久的词。

  那么,我们的问题出在哪儿?

  很多工作高中生就能完成,又何必招个大学生多给钱呢,这是人才市场的解释。市场需求与高等教育间产生了某种错位。这是不是我们教育机制上的失误,在逐渐显现呢?大跃进式的推行高等教育,引出的高考移民、成人教育中的舞弊、扩招后的毕业等于失业……而其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的影响更为深远,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有偿家教越演越烈、减负呼声从未收效。在这场折腾中,谁得利了?

  在希望工程还不能保证满足所有孩子的读书愿望时,我们花这么多钱去培养一个卖糖葫芦的,是否过于奢侈呢?既然某个专业,社会不需要,我们的学校为什么要设置呢?如果大学生毕业后,都不能选择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为了生计而不得不放弃专业,甚至不得不放弃知识,去从事不需要多少文化的工作,那么大学为什么要设置那么多专业?还有,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

 


(编辑:007)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