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最早开展竞价上网试点的东北电网不同,华东电网所在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和电力最紧张的地区,分析人士称之为“无奈之下的现实选择,现实中的最佳区域”
日前,华东电监局传达了国家电监会对华东电力市场近期建设工作的要求,主要是在2月份完成华东电力市场运营规则的修改工作,做好华东电力市场试运行预案,确保4月1日进入试运行。
所谓试运行,就是4月1日起华东电网四省一市(浙江、江苏、福建、安徽和上海)10万千瓦以上的200多台发电机组都应该拿出10%的年度发电量,参与竞价上网的市场化运作。此举被视为中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是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标志性事件。
华东电网下属的华东电力调度交易中心有关人士表示,根据华东电网公司制定的有关规则,华东区域电力市场一期采用单一制电价、部分电量竞价的运营规则,每台机组拿出年度计划电量的10%参与市场,剩余的90%电量仍执行政府指导价。
选择华东的理由
“无奈之下的现实选择,现实中的最佳区域。”谈到华东即将展开的电力市场化试验,分析人士认为,持续了几年的电荒一方面延缓了华东电力的市场化试点进程,一方面也让高度管制的现行电力体制的诸多弊端暴露无遗,为试行市场手段扫清了思想阻碍。
与最早开展竞价上网试点的东北电网不同,华东电网所在的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和电力最紧张的地区。连续几年的电荒,使电力投资主管部门备受压力,高度管制的计划电力体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质疑,被认为是造成电力供应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的罪魁祸首,是导致电力供需矛盾不能灵活调转的“那根大尾巴”。
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力主管部门加快了电力市场化建设的步伐,华东电网竞价也将由模拟转入试运行的实战状态。根据计划,华东电力市场建设分三期实施。即将实施的第一期,也就是4月1日开始的竞价上网,目标是建立区域统一的电能交易平台,发电企业在这个平台内通过竞价的方式把电卖给电网,部分电量在华东电力市场平台统一竞争,有步骤地开展大用户直接向发电企业购电试点。
电监会市场监管部有关负责人指出,选择华东作为电力市场化建设试点,首先是自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5号”文出台后,经过几年努力华东地区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厂网分开,较早地塑造了电力市场的参与主体,形成了电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为引进竞争机制提供了体制保障。
其次,华东电网中的上海和浙江是1998年国务院确定的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试点地区,在市场化运作规则和程序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华东地区还是我国经济最富活力的地区,电力需求旺盛,市场环境更加优越。
但是,华东地区的缺电现状是否会使电力市场化运行的效果大打折扣呢?对此,华东电网负责人指出,华东缺电是事实,这会给电力的市场化试点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是建立电力市场体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市场方式,有效地调节电力供求,合理引导电力投资。
总之,就是让“无形的手”指挥整个电力市场的运转,以此证明一个市场化的电力体制要比计划体制在配置电力资源上更有效率。
竞价模式千锤百炼
华东电力调度交易中心一位工程师表示,从2004年5月至今,华东地区的电网公司和发电企业已经进行了近20次模拟竞价上网,前期开展的是月度竞价模拟,后期进行的是日前竞价模拟。
由于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的充足供应,都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华东电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就要求对市场参与主体的身份进行严格的认定和管理。
华东电力市场的参与主体实行注册制,发电企业、电网经营企业、区外购售电企业必须首先申请注册,取得市场主体资格后才能参与华东电力市场;未经注册,任何单位不能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参加市场交易。
根据《华东电力市场运营规则》的相关细则,凡拥有华东电网内单机额定容量10万千瓦以上常规燃煤机组的发电厂,4月1日起都需要参加竞价上网,拿出10%的电量在华东电力调度交易中心的平台上进行价格申报和交易。
而在正式市场化运行之前,华东电网举行了长达一年半的模拟竞价上网操练,除了不交割,其他所有程序和规则跟实战一样。模拟共分两个阶段:2004年5月至2005年10月为月度竞价模拟,2005年10月直至今年3月底为综合竞价模拟。
所谓月度竞价就是在本月交易下月的电量,该模式为双向竞价,即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都会报出自己的价格,双方价格的交叉点就是购买电量的交付价。日前竞价就是在今日交易明日的电量,该模式为电厂单一报价,电网公司报用电需求,实行一天一竞价。
“综合模拟的结果显示,市场成交价格曲线与日负荷曲线的走势基本吻合,说明日前竞价的价格发现功能优于月度竞价,市场调节的偏差小。”华东电力调度交易中心有关人士表示,主管部门更倾向于日前竞价。据悉,3月15日华东电力市场化运行联合小组将召开一个联席会议,确定最后的规则、程序和竞价模式。
电力市场化的“酵母”
面对竞价上网,华东地区的发电厂可谓几家欢喜几家忧。
装机容量低、煤耗大、效率低的老电厂普遍感受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力,因为老电厂的旧机组在发电成本和价格上处于劣势。而那些设备先进、装机容量大的电厂,则相对轻松。在谈到竞价上网时,正在建设中的外高桥电厂三期工程总经理徐国宝自信地表示,装机容量越大的机组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就越有利,其规模和成本优势将在竞争中显现出来。
据介绍,已经建成投产的外高桥二期两台90万千瓦机组,发电煤耗仅293克/千瓦时,即每发一度电所消耗的煤是293克,属世界最低之列,而目前全国平均发电煤耗是374克/千瓦时。2008年建成的外高桥三期的整机效率比二期还将提高4%,发电煤耗比外二期还要低12克。今后煤价将长期保持高位运行,外高桥电厂的竞争优势不言而喻。
“试运行的电量只有10%,另外90%还是政府定价,短期内对发电企业的冲击不大,但是所形成的心理压力不小。”华东电网有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第一阶段工作的意义实际上是向电力市场的主体灌输市场化运作的思想,使他们确立市场为导向的价值取向。同时,建立一个可以支持电力市场化运作的平台,试验和试探发电企业、电网公司和用电单位以及地方政府在转向市场过程中的承受能力,为建立电力市场二、三期的做好思想和技术准备。
根据规划,华东电力市场的二期目标是逐步增加参与竞争的发电企业的范围,增加竞争电量的比例,增加电能交易品种,开展大用户、独立配售电企业与发电企业的双边交易,开展辅助服务和输电权交易,增加交易品种,完善电价管理和市场价格监管制度,建立统一运作的华东电力市场。
三期目标也就是全面市场化目标是,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售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所有具备条件的发电企业和用户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开展电能金融合同交易,形成政府监管下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华东电力市场。
从长远来看,10%的竞价电量好比华东电力向市场化“发酵过程中的一块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