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资讯 >> 电力时空 >> 正文

05年华中电网跨省跨区电量交易创历史最好水平
转自: 时间:2006年04月11日08:42

2005年,华中电网跨省跨区电量交易创历史最好水平。来自华中电网公司市场营销部的数据表明:2005年华中电网跨省跨区电力电量交易完成2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50%。其中,跨区交易电量12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90%,跨省交易电量8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8%;跨省跨区长期交易电量118.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2%,短期交易电量89.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33%。

  华中电网资源分布特点十分明显:水火互补,丰枯互济。主要体现在四川的水电资源十分丰富,河南则具有煤炭资源优势,97%以上的火电装机使河南成为华中地区的“火电基地”。湖北、湖南的水电比重也比较大,丰枯季节矛盾突出,重庆为电能受入地区,丰枯季节均需其它电网输入电能,华中电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网内各省(市)必须参与华中区域的电力资源平衡。

  事实上,作为全国互联电网的中心,华中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有三大有利条件:一是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2005年,国家发改委、电监会出台的《关于促进跨地区电能交易的指导意见》为区域电网加强交易组织、健全交易机制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国家电网公司、网省公司领导对跨省跨区送电工作高度重视;二是华中各地区电力发展的不平衡。2005年,华中电网跨省跨区电量交易呈现出以河南为主要售电省,形成由河南分别向网内其它省(市)和外区售电的特点;三是华中区域东西、南北地域跨度较大,气候条件也不尽相同。华中各地区日最高用电负荷因时差关系出现的时间也不同,比如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出现在20时,四川出现在21时,湖南、湖北、河南由南向北用电高峰依次相差15分钟,华中电网可以在运行中利用六省(市)用电的不同时性削减高峰负荷,体现大网优势。

  华中电网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主任王平介绍说,与2004年比,支撑2005年跨省跨区交易电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跨省长期交易电量增加了32.5亿千瓦时,增长193.7%;另一个是跨省跨区短期交易电量十分火红,比去年增加35.2亿千瓦时,增长65.3%。尤其是在迎峰度夏期间,华中电网充分利用通道优势和资源优势,从资源配置上做了大量安排,不但保证了华中六省(市)的用电,而且在高峰时段最紧张的时候,还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通道优势,送华东13.7亿千瓦时电量。与此同时,2005年华中电网首次与华北、西北电网联网,购进西北电量13.5亿千瓦时,向华北送电量7.9亿千瓦时,成为华中电网跨区送电新的增长点。

  据了解,从2000年到2004年五年间,华中电网跨省跨区资源配置以年平均增长56%的速度增长,跨省跨区送电呈现三大特点。一是优化配置资源方式由单一方式发展到多种方式并存,首笔跨区长期交易出现在2001年,送华东8亿千瓦时;首笔跨省长期交易则出现在2002年,江西送河南的6亿千瓦时,同年相继又发生了少量的短期交易,一直到2004年才实现长期、短期、实时交易、丰枯互济、峰谷互换等多种方式并存的配置资源形式;二是资源配置的量由少到多,2000年、2001年每年只有20多亿跨区计划交易,2002年跨省资源配置和跨区资源配置达13.63亿千瓦时和44.45亿千瓦时,到2003年跨省跨区交易量达136.67亿千瓦时,2005年则突破200亿千瓦时。三是通过购售电合同规范优化配置资源,从2001年第一笔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开始,所有长期、短期、实时交易、丰枯互济等均采用签订合同的办法进行规范。五年来,共签订购售电合同500余份。

(编辑:黄彦)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