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企业之窗 >> 企业风程 >> 正文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转自: 时间:2006年04月11日09:17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DNMC)于2003年3月成立,由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和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负责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的营运管理,负责岭澳二期项目的运行发电准备。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核电行业第一个专业化的运行管理公司,是在借鉴国外核电运行管理良好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对大亚湾地区核电站群堆管理的发展和升华,目的是对中广核集团的核电站实施专业化、集约化和科学化管理,也是对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产权和运营管理权分离的有益尝试。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独立法人企业,依法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严格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


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大陆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拥有两台装机容量为98.4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由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建设和经营,年发电能力近150亿千瓦时,70%销往香港,30%销往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按照“高起点起步,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借贷建设、售电还钱、合资经营”的方针开工兴建,1994年5月6日全面建成投入商业运行。大亚湾核电站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尝试。
大亚湾核电站投产以来,已连续安全运行11年,各项运行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法国电力公司(EDF)组织的同类机组安全运行挑战赛中,1999-2003年,大亚湾核电站两次获得“核安全”第一名,两次获得 “辐射防护”与“工业安全”第一名;2004年,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四台机组取得“核安全”、“工业安全”和“辐射防护”三项第一名。2004年,与WANO同类型机组9项业绩指标比较,大亚湾核电站有5项指标超过世界中间水平,其中2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2005年11月30日,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实现安全运行1317天,刷新大亚湾核电站单机组最高安全运行纪录。截至2005年11月,大亚湾核电站累计实现上网电量1537.97亿千瓦时,其中输往香港1048.52亿千瓦时;累计偿还基建贷款本息53.17亿美元,占还本付息总额的93.7%。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成功实现了我国大陆大型商用核电站的起步,实现了我国核电建设跨越式发展、后发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粤港两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岭澳核电站一期是中广核集团按照国务院确定的“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方针在广东地区建设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拥有两台装机容量为99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由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建设与经营。岭澳核电站一期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参考,进行了52项重要技术改进;按照国际标准,实现了项目管理自主化、建筑安装施工自主化、调试和生产准备自主化,实现了部分设计自主化和部分设备制造国产化,整体国产化率达到30%,国内180余家企业参与了工程建设和设备制造。岭澳核电站一期于1997年5月15日开工建设,2003年1月8日提前66天全面建成投产,节省投资3.81亿美元,比国家批准的预算节约近10%。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达到国际同类核电站的先进水平。2002年11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专家在对岭澳核电站一期作运行前安全评审后认为:“岭澳核电站一期的大部分指标都可以与新的IAEA国际安全标准相媲美;其业绩将成为全球核工业界极有价值的参照”。
岭澳核电站一期建成投产以来,运营业绩优良。2004年2月17日,1号机组实现安全运行592天,创造自商运以来连续两个燃料循环无非计划停机停堆的纪录。2005年8月20日,2号机组实现安全运行935天,创造了自首次临界及商运以来无非计划停堆的纪录。2004年,与WANO同类型机组9项业绩指标比较,岭澳核电站一期有5项指标超过世界中间水平,其中2项达到先进水平。2005年2月20日,岭澳核电站一期实现自投产以来连续无工业安全事故超过1000天。2004年,岭澳核电站一期年平均负荷因子为83.84%;截至2005年11月,累计实现上网电量452.43亿千瓦时;累计偿还基建贷款本息10.07亿美元,占还本付息总额的20.56%。岭澳核电站一期的建设和运行,是中广核集团“以核养核,滚动发展”方针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核电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全面实现大型商用核电站的自主化和国产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缓解广东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做出了贡献。


(编辑:黄彦)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