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企业之窗 >> 名企访谈 >> 正文

装饰中国.高端访谈(一)
转自: 时间:2006年04月19日14:28

1991年,在成都近郊团结镇某油厂的土地上兴建一座大概占地10亩的新厂。
1999年,该厂收购了近旁的渡假村,进行扩建,占地达40亩。
2001年,一座宏伟的大厦屹立起来,向人们展示着不同旁人的气势与恢宏。
这就是“团结石材”----成都平原上一颗闪耀的石材明珠。目前,它已成为石材业内最具竞争力的品牌之一。而这一切,从建厂到现在,不过短短15年。


开山劈石,勇闯天下路

            ―――访团结石材董事长姚启乐


四川,一个丛山环抱的宝地,盆地周边的山上蕴藏着丰富的石材资源。其雅安、宝兴、汉源、米易、天全等地均以盛产优质石材而全国闻名。四川石材在经历了一段“野蛮开采”造就的“辉煌”后,逐步放慢了脚步。然而近两年来,随着政府的合理化,规范性管理,川内的石材企业也走向理性化发展。四川石材开始思量如何走出蜀门,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重树昔日雄风。

在传说中的“鱼凫国都”郫县,我们采访到四川石材协会会长,四川本地最大的石材企业----成都美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启乐先生。
记者:业内人士都共睹了“团结石材”这些年取得的成就,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团结石材成功的经验?
姚会长:就这个问题,我想先缓一缓,我们先来聊聊四川石材吧。毕竟这是我们生存的大环境。
我们会心地笑了笑。
四川,有了环保型的专业石材市场
“在成都创建园林城市的大背景下,石材该有一个环保型的专业市场。” 接下来,姚会长开门见山的说。
成都的石材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在环境保护上却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石材加工中所产生的嗓音、污水、扬尘都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
记者:那要怎样才能改变现状,达到城市环保要求呢?
姚会长:这一点,政府部门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郫县政府已与厦门合作,在团结镇规划了近600亩土地,准备兴建一个环保型专业石材市场。届时市场将采用世界上先进的净化设备,促使石材加工中的废水循环利用,同时产生的粉尘也可以回收,提高石材的综合利用率。当然,企业自身也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更为先进的石材机械。
记者:这么说,目前四川的石材加工还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况,是吗?
说到这里,姚会长描述了一下目前川内石材加工的现状。
川内石材企业的加工还处于一个粗放型工艺的阶段,大部份机械加工所需的人力还较多,这不仅使得石材加工的程度不够精准,加工的工期也加长。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四川石材企业的发展。碰到一些大的工程上马,企业的加工进程就慢了半拍。人力上都没法解决,就更不用考虑什么环境保护的问题了。
“所以,在政府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的情况下,企业也应该改进设备,在石材加工的过程中,实行规范化的选料和加工工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四川石材的品质,让四川的石材更广泛地为国内外建筑行业接受。”姚会长这样说。
四川石材有了这样一个可以依托的市场,必将有自己美好的发展前景。
面对现实,闯出自己的路
记者:现在,网上很多报道都说四川石材遭受外来企业的冲击,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川内的石材企业该如何应对这种状况呢?
姚会长:的确,四川石材面临着种种压力,但我们要稳住自己的市场。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四川石材资源丰富的优势,但原料的开采决不能像过去那样放炮蛮干。我们要吸取“中国红”的教训,在开采工艺上更多地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相信只有从源头抓起,才能真正提高石材的成材率,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让四川石材更广泛地为国内外建筑行业接受。
这里还有一点题外话,石头毕竟是不可再生的,深度开采会使资源走向枯竭。作为一种资源支撑型的产业,石头没了,石材业就消失了。尽管四川的石材资源丰富,但仍有没矿可开,没石可采的那一天。四川的优质石材资源在全国数一数二,但原料消耗也首屈一指。我们的“中国红”已经消失了, 我不希望还有第二个这样的例子。
记者:做到了有计划、有监督的开发,企业接下来走哪一步?
姚会长:这就回到了你最初的那个问题。企业生存有自己独有的经营理念,这不是政府部门和协会能解决的。作为我自己的企业,团结石材有值得业内人士肯定的地方。管理上的经验谈不上,但有几点我觉得很重要。
四川毕竟是一个内陆省区,我们要走出去,靠的就是对外的窗口。去年我们在厦门建立了一个分公司,这是走出去的的第一步!厦门分公司主要是做出口和批发原材料,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国外最新石材信息的重要窗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更多的了解别人,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
同时,我们也不断参与到市政工程的建设中,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认知度。石材是纯天然的东西,这正好与成都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相吻合,很多环保整治工程都需要石材。团结石材就参与到沙河工程、科甲巷建筑墙面改造、省展览馆装修等多项市政工程中,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采访接近了尾声,作为头位坐客本报“高端访谈”的嘉宾,姚会长说:《装饰市场报》改版是一个新的开始,但愿他能永远走在行业的最前沿,高瞻远瞩,为业内人士、商家和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权威咨询服务。真正成为产业第一报。而其中石材专版的开设,石材业界人士更是应该大力支持,媒体的宣传是行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本报记者 王 嘉


新闻连接:

“装饰中国.高端访谈”由《装饰市场报》、《家周刊》、“中国建材第一网”、“西部建材网”共同推出的“装饰中国·高端访谈”活动日前已正式启动。据此次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装饰中国·高端访谈”活动是《装饰市场报》成功改版后的首期重拳出击项目,其根本目的在于让涉及装饰建材行业命脉的各方相聚一堂,理性探讨中国装饰建材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指引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欢迎行业领军人物加入“装饰中国·高端访谈”。咨询电话:028-83351170

(编辑:赵宏)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