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 (记者 叶秋 刘辉 通讯员 张炳峰 刘大家)
人物简介
万院士接受记者采访
万惠霖,物理化学家。湖北汉阳县(现蔡甸区)人。196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66年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参加了络合催化理论,化学模拟生物固氮,丙烯选择(氨)氧化及催化作用的量子化学等基础研究工作,均取得成果。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龙院士接受记者采访
龙乐豪,航天技术专家。湖北汉阳县(现蔡甸区)人。196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担任“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时,成功研制出新技术多、难度大、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火箭群体,对实现我国新一代应用卫星发展战略目标,扩大航天的对外交流合作,做出了卓越贡献。现任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昨天,华师一附中迎来五十六岁华诞。在前来祝贺的历届校友中,有两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尤其引人注目。他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中科院院士万惠霖。两名院士均是1955年进入华师一附中学习的,也是该校建校以来的首届高中生。如今,龙院士已是中国航天领域的翘楚,而万院士则成了化学领域的大家。
昔日恩师———为有这样的学生而自豪
“刘老师,您好!”在昨日华师一附中校友座谈会会场,当中国工程院院士万惠霖看到40余年未见的数学老师刘世策时,立刻迎上去像学生时代那样恭身行礼。76岁的老教师顿时热泪盈眶,没想到,毕业近半个世纪,学生依然能清清楚楚地叫出自己的名字。
当时任教的老师部分已驾鹤西去,刘老依然声若洪钟,精神奕奕,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他说,万惠霖与龙乐豪都是1955年考进华师一附中的,这一届学生也是华师一附中建校以来招收的第一批高中生。刘老还记得,当时数学学科分成了几何、代数、三角函数好几门小学科,分别由不同的老师任教,自己当时教几何。
“万惠霖是个比较规矩的学生伢。”刘老这样形容自己的弟子。“规矩”的意思是遵守纪律、听课认真。刘老师说,在自己的印象中,万惠霖的作业本总是干干净净,为人踏实不浮躁。虽然万惠霖的竞赛成绩不是很突出,但端正的学习态度给自己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龙乐豪院士在华师一就读时的班主任黄伯宜已经86岁高龄,老人的听力有些困难。谈到龙乐豪,黄老手舞足蹈兴奋不已。他告诉记者,龙乐豪当时任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活泼能干,那时候尽管生活条件很差,但学生一点也不在乎吃穿。黄老回忆,龙乐豪不仅学习成绩优异,活动组织能力也很强,是自己的得力助手。
黄老说,龙乐豪和自己的感情很深,两人的关系是良友多过师生。龙乐豪考上上海交通大学后,每年过年过节会给老师写信,有时会寄一张照片或是明信片。信中除了向老师问好,龙乐豪还会将自己的工作近况告诉老师。黄老回信时也总不忘嘱咐一句:“争取为国家做更多贡献!”
黄老还记得,1993年,龙乐豪回乡探亲时,还专程到家里拜访自己,并将其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照片赠给自己。直到现在,黄老还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这张照片。
龙乐豪———满怀豪情谈“嫦娥”
“51年前走进母校的情景还在脑海中播映,真希望时光倒流半个世纪,让我再经历一次难忘的高中生活。”昨日,满头银丝的龙乐豪院士在母校校庆仪式上饱含深情的讲话打动了每位校友。龙院士说,在华师一附中度过的高中生活,是他求学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这里的老师教学水平高,教学态度认真负责,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
“嫦娥一号”,明年这个时候发射
“‘嫦娥工程’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如果没有意外,明年的这个时候,‘嫦娥一号’将发射升空。”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的龙乐豪谈及“嫦娥一号”,显得十分兴奋。
我国的“嫦娥工程”共分五大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卫星系统、发射塔系统、地面系统和应用系统。龙乐豪院士主要负责运载火箭系统、卫星系统及这两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工作。
“替补”设备提高火箭可靠性
据悉,“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将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送入太空。龙院士介绍说,“长征三号甲”从1994年开始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经飞行了9次,性能可靠、入轨精度高,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各种先进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龙院士说,例如运载“神舟六号”宇宙飞船的“长征2F”火箭里,控制系统的关键设备只有一套,而“长征三号甲”里则有两套———就算主要设备停止工作了,备用的另一套设备会立即发挥作用,这叫“冗余设备”。
另一方面,“长征三号甲”上的监测手段更加完善,可以保证火箭从发射、飞行、箭船分离的整个工作状态的姿态、位置、图像等资料全部传到地面控制中心。
还将发射三颗详察卫星
龙院士介绍说,发射“嫦娥一号”只是整个探月工程的第一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后,我国将在2008年或2009年发射第二颗探月卫星,对月球进行详察。这种详察卫星会陆续发射三颗左右,最后一颗将在月球表面着陆,这就是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二步。
万惠霖———殷殷寄语中学生
“近半个世纪来,我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回母校”
“近半个世纪来,我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回母校。”万惠霖院士说。万院士的老家在蔡甸。1958年他高中毕业后考上中南矿冶学院(现在的中南大学),第二年作为交换生转到厦门大学化学系。参加工作后,万院士基本每隔两三年就会回到老家探亲。
1968年,万院士回乡探亲时,特地约了个高中同班同学回母校探望老师。走进校园,发现学校里空无一人,原来老师们都带着学生下乡劳动去了。当时没有电话,通信也很不方便,很多老师和同学都失去了联系。“当时自己心里感到阵阵遗憾。”万院士感慨地说。
昨日是母校56周年校庆,看到崭新的华师一附中,又见到好几位同窗师友,万院士颇感欣慰。说起当年轶事,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人又好像回到充满青春与激情的中学时代。
寄语中学生:厚德方能载物
万院士现任教于厦门大学。大学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高中毕业生,万惠霖院士说,首要的是“会做人”。“做人”含义很广,包括处理公与私的关系、个人和同学的关系。万院士认为,高校都希望吸纳更多的优质生源,因此中学和家长的压力很大,一味培养学生在学科竞赛方面的成绩,在人格素养的培养上有所偏废。“不会做人的大学生不可能在学术上走得太远。”他说,厚德方能载物。
作为理科领域的大家,万惠霖院士提醒中学生,千万不要偏科。他对高中学校高一就分文理科的普遍做法很有意见。“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在高中阶段根本不分文理科,因此国民的人文素养普遍较高。”万院士举了自己身边的一个例子,在自己带的博士生中,有的学生业务能力值得欣赏,可是居然连一张小小的便条也写不清楚。万院士说,现在的高校都强调学生的人文素养,甚至有的学校在大学低年段不分文、理、工等专业,而全部统一授课,到了高年段再根据学生自身兴趣分专业,这种做法就很不错,因为学校需要的是“通才”,而不是“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