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几年前,友人从海外发来电子邮件,其中的“BTW”一词让我颇觉陌生。我疑心这是一个寻常的语气词或连接词,却寻遍词典而不得。
同是学语言专业出身,我惟恐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会把我和友人的致学“层次”分出高下来,就忙不迭地复函请教。结,BTW就是“顺便提一下”(Bytheway的简写)的意思。原来如此!对方提醒我上网太少,从而忽略了对网络媒体文本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不少“网上话语”的了解。
互联网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速度惊人。出于对各种文化信息资源的关注,兼之听从了友人的建议,我时常上网“漫游”。这样一来,发现网络上的“新面孔”——特殊的话语方式越来越多,类似BTW之类的词汇早已不再新鲜。有的还于不经意间溜进了一些人的口语表达和文学创作(尤其是网上文学)的领地。
大致说来,这些很显“另类”的词汇分为几类。一类属于“旧瓶装新酒”,即给不少常见词赋予新的意义,比如“帖子”(指发表在网上的电子布告栏或新闻组中的一段文字)、“菜鸟”(指初学电脑或初上网者,来源于吴语或下江官话)等。还有一类是谐音词,像“大虾”(大侠,指电脑或互联网使用高手),“幽香”、“馨香”(分别是邮箱和信箱的同音代名词),“板猪/斑主”(版主,互联网上某一专题的主持人或专栏管理人),“竹叶”(主页)。英文缩写式的词汇更是司空见惯,像BTW、ICQ(我找你)、GYL、CU(均是“再见”之意)等。而类似“伊妹儿”(E-mail)、“温酒吧”(windows98)这样的音译词,像“东东”(东西)、MM或“美眉”(指女性)这样的谐趣代称,还有像“嘿嘿”、“西西”等表示神情或心态的“特征词语”,对于不少熟悉网络的人来说,早已成了彼此交流最基本、最常用的符号。
尽管不少“符号”乍看上去,可谓满身俗气,甚至让人大皱眉头:也太不够规范了吧?这也叫中文?但皱眉头不管用,谁也无法否认它们毕竟是一种存在,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所以不能不让人只有正视的份儿了。其实,这些“另类们”的出现也并非没有名分,它至少与互联网本身的传播特征有关,也反映了都市人的文化水准和特殊心态。“网虫们”在互联网上诉说衷肠,可以信马由缰,无拘无束,从而为不少特定语汇的“出笼”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言下之意是,你玩世不恭借题发挥也好,冥思苦想刻意杜撰也罢,只要能体现出一点智慧就算合理,只要合理就会被认可、被接纳,并迅速成为约定俗成的交流语言。有了这种逻辑(或游戏规则)的支配和指导,中文词库里自然又出现了新生事物。
可以说,这些新生事物肩负着使表达更加方便的责任。资讯时代提供的诱惑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于是,一个简短的词语,甚至是几个字母,成为连接此话题与彼话题的有效渠道。目前,尽管这些特殊词语更多地是在网络媒体上频繁出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上的各种中文信息将不再是少数掌握高科技的专业人员的独享资源,它们正在日渐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鉴于此,对于这些越来越多却缺少科学性和正规性的新词汇和新意义,想必人们会抱以宽容和理解。换言之,用不了多少时间,当它们像当年的“吉普”、“巧克力”一样成为国人须臾难离的言语表达部分,甚至更加堂而皇之地在正规文学殿堂里“闲庭信步”时,这又有什么不可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