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实的就业服务体系
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我校一直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我校已与区内外各电力企业、北京、天津、河北、
山东、宁夏、河南、河北、上海、江苏、广州、深圳等地区100多家大中型知名企业建立了长久用人协议,是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联合培训与定向就业联盟会员,与区内外多家具有权威性的人才中介机构签订了就业安置协议,形成了庞大畅通的就业网络。
历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均在全区各大中专院校中名列前茅。根据所学专业,我校学生毕业后均在工作稳定、环境优越、工资待遇高的区内外电力行业及大中型企业工作,人均月收800—1200元,最高达5000元以上;一次性就业率平均在85%以上(2001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0%,2002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6%,2003年毕业生供不应求),得到了企业、社会、家长、老师、学生的充分肯定。
二、广阔的就业前景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内蒙古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作为国家能源基地的内蒙古,电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电力需求:根据自治区国民经济“十五”发展规划,经测算到2005年蒙西电网供电负荷将达到9000MW,其中蒙西电网西电东送电力达到1500MW,尤其是东送网架建设“十五”期间建设丰万二回、万顺二回、达永丰三回及乌包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形成贯通蒙西电网东西的500KV网架。蒙西电网要继续加强200KV网架建设,形成城市负荷中心的220KV环网。建设呼盟岭西电网220KV网架,加强锡林电网与蒙西电网的联系,扩大电力市场。电源建设2003年全口径安排基建投资99.3万元,在建项目和开工规模达470万千瓦,还有一批筹建项目正在积极落实,今后几年将陆续开工建设。达拉特电厂三期2×33万千瓦机组2004年发电;海勃湾发电厂三期2×30万千瓦机组工程2004年实现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包头二电厂扩建2×20万千瓦机组工程2004年发电;包头一电厂扩建2×12.5万千瓦供热机组工程2004年投产两台机组;包头三电厂新建2×20万千瓦机组2005年全部投产;大唐托克托电厂二期4×60万千瓦机组计划2006年发电;岱海电厂2×60万千瓦机组今年上半年开工;正蓝电厂2×60万千瓦机组7月份开工;乌海热电扩建2×20万千瓦机组、乌拉山电厂扩建2×30万千瓦机组、丰镇发电扩建2×60万千瓦机组等的前期工作已经开始。同时,构建以500千伏电压等级主网架,220千伏为干网架的东西贯通电网。到2005年实现自治区装机1500万千瓦,到达2010年实现装机2800万千瓦,达到自治区人均装机1千瓦,东送电力1500万千瓦,从而实现电力发展大跨越目标。上述总投资近255.9亿元,这将为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提供较大的就业空间。
(二)从整个电力行业分析:除内蒙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十一”“十一五”有较大的发展投资外,系统外电力行业也有较大的用人市场,区内外一大批企业的自备电厂已经和正在上马,全国统一电网正在加速建设。如“十五”期间国华准煤自备电厂上的2×200MW,大唐托电2×600MW,还有包钢、包铝、蒙西水泥厂、鄂尔多斯热电厂和各旗县农电局的农网改造等。加入电力行业的专业电工、热力锅炉工等均需电力应用性人才的及时补充。这样的电力建设规模和速度需要一批理论水平较高,专业技术精良、动手能力强的高中级职业技术工人。电力事业的发展为我校的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也为我们兴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区内外高等院校联合办学,提高我校的办学实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从学历教育的布局分析:目前随着企业的改制,全国原30多所电力职业普通中专大部分已转向非学历教育的职前职后培训中心,使得这部分市场求大于供。因此如山东、天津、北京、广东等省市的电力行业均在2001年在内蒙古电力学校接收过毕业生,特别在2002年仅山东一家自备热电厂就分配内蒙古电力学校毕业生50多名。几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有较高的质量声誉,受到整个电力行业及社会的好评。
三、深造与留学
目前我校与华北电力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电力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授课与实践相融合,毕业生颇受企业欢迎,每年就业率平均在98%左右)等区内外名牌院校联合办学,为学了圆大学梦。 另外,学校与日本10余所大学建有留学工作关系,可推荐毕业生赴日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