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用电高峰即将来临,沈阳市乃至辽宁省各级供电部门专家纷纷集思广益,正直面新一轮电力紧张的考验。6月18日,记者分别采访了省市两级供电公司,相关人士就“如何应对电力短缺”,发表了一系列颇有新意的解决方案。谁该先让电
在电力短缺时,谁应该首先作出牺牲?相关电业专家提出,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应首当其冲。
数据显示,建材、金属冶炼和加工等高耗能行业用电的增长,已经远远大于全社会用电增长速度,这是造成沈城电力短缺的重要原因。专家指出,面对持续不下的用电高峰,沈阳市今后应取消对此类企业高峰用电的优惠政策,将其用电严格限制在低谷时段,在制定拉电、限电等预案时,这些企业应“优先”安排在预案中。可中断电价
专家们建议推出一种可中断负荷电价。这种电价相对来说比较低,但在高峰电力供应不足时,电力公司可按照预先与用户签订的协议,减少或中断电力供应。而对于那些即使在电力高峰时也不允许中断供应的电力用户,则可推出一种价位较高的高可靠性电价。
提高电源建设门槛
加快电源建设的呼声在业界此起彼伏。然而,专家们谨慎地指出,电源建设切忌一哄而上,要防止无序发展,特别要防止小柴油发电机及其他低效小发电机组乘机而起,浪费能源、污染环境。税收鼓励节能
有专家指出,对于那些工艺、技术和设备能耗高、效率低、低于能效标准的企业,应实施能源环境税收政策,征收不同形式的能源环境税,比如消费税、销售税、环境税等,引导消费者节约能源。转移高峰负荷
“对于沈阳市乃至辽宁省而言,电力紧张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控制高峰时电力负荷。”一位电业专家这样认为。
电力低谷时,能否把冷能或热能蓄起来,到电力高峰时再使用?根据这种思维,一种以蓄冷蓄热为主的电力移峰填谷技术应运而生。据悉,该技术在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城市已有较大范围的推广。电业专家透露说,如果从今年夏季开始,沈城在改造和新建的空调中有1%采用蓄冷蓄热系统的话,那么到2010年可以转移高峰负荷30万千瓦。
推广节电新技术
据一位专家介绍,根据国家建设部最近提出的“今年,新建(在建)住宅建筑围护结构将执行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其中,新楼盘节电新技术———地埋式配电变压器首当其冲。
传统的老式箱体变压器既占面积又存在漏电伤人的隐患。相比而言,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磁路中没有气隙,铁芯经过退火处理,空载损耗下降30%,空载激磁电流下降70%,噪声下降10分贝以上,既节省了占地空间又消除了漏电伤人的隐患。
专家指出,地埋式配电变压器可应用于城市配电网多点供电,10千伏电源直接进入居民用电负荷中心,便于停电检查,提高了供电可靠率,使线损接近零,电压质量得到保证,有效地解决了环境污染和视觉污染。
目前,沈城一些新楼盘已引入该技术。今后,沈城再建的新楼盘中,这种节电新设施将步入寻常居民小区。本报记者唐葵阳实习生侯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