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魅力
记江苏省电力公司优秀经营管理者、丰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闫凯
作者:郑洪杰
2005年底,丰县供电公司安全生产实现4900天,刷新了历史最高记录;售电量完成3亿零264万千瓦时,突破了3亿千瓦时大关,同比增长17.07%;多经产业攀越了4亿高峰,总收入高达4.4亿元,实现利润2316.41万元,继续保持全省电力系统多经产业龙头地位;公司员工平均增加收入5000余元……面对公司安全、稳定、和谐而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员工无法不提他们的好书记--丰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闫凯。
班子里甘当配角,廉政上竖起一面旗帜
丰县是个拥有11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称,是文化底蕴丰厚,人杰地灵之地。但是,由于地处江苏的最西北部,交通闭塞,地理环境落后,造成了落后被动的局面,是全省的扶贫县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丰县供电公司的发展。无数的实践证明,企业的发展与稳定,关键是否有一个精诚团结、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2004年2月,担任徐州供电公司办公室副主任的闫凯奉命来到丰县供电公司担任党委书记。了解了情况后,他在工作日记的扉页上给自己定了这样的基调:"党委要做好服务,起到保障作用,我的任务就是积极配合总经理把各项工作搞上去,要低调、严谨、细致、务实。"
于是,一系列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规章制度出台了,2年多来雷打不动地坚持每周一一上班准时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形成汇报、总结、布置"一体化";提倡在工作中坚持"三互一不"的工作原则,即"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补台,分工不分家"使班子始终保持了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昂扬不衰的斗志,并做到制度上保证,行动上统一,作风上过硬,管理上创新,使领导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004年7月,闫凯主持了公司党委工作会议。按制度,这种会议每月必开一次,但这次会议的议题却是"书记如何做好配角"。他在会上要求所有支部书记,一定要分担行政干部的工作压力,要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创造环境。他深情地说:"党政领导,其实就像一对夫妻,要过日子,要把日子过红火,就必须步调一致,相互体谅,相互帮衬。"这次会议完善了《党支部工作目标考核细则》,使支部的工作更贴近生产一线,贴近行政工作。
曾在解放军某部总参谋部工作的闫凯,是个性格温和而又处处倡导民主作风的人。凡有请示他的事情,他总是说:"你们先拿个意见,我有自己的想法,会上咱们碰碰头,再统一一下,你们看好不好?"他的谦和及民主,为营造公司的民主气氛、增强集体决策作出了表率,有关公司的大事得以在办公会上顺利解决,当书记如此,主持行政工作也如此。
清廉的班子最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在闫凯的主持下,公司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党政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目标管理,与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其他业务工作同时进行,并且以身作则,率先执行。
2005年9月16日下午3时,闫凯办公室。
"是的,我是闫凯……建筑工程招标会你参加没有?既然参加了,就应该很明白了。放在桌子上的钱我看到了,对不起,请你到纪委来拿走,昨天我已经交到纪委了,如果你不来拿,就充公了。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做这种低级的小动作,这样的人我瞧不起!再见。"闫凯气愤地卡上了电话。
在任何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毫不犹豫地抵制金钱的诱惑已经成为闫凯政治生命的本色。纪委办公室吴大众有一本党员干部上交物品台帐,2006年春节期间,闫凯上交现金2000元、购物卡3000元、人头马酒2瓶、五粮液酒2瓶、燕窝2盒、红富士羽绒被1条等。闫凯上交的不仅是一份份礼物,更是一个党员干部在廉政建设上的一份出色答卷。吴大众在提到闫凯的清廉风范时赞叹不已:"现在,这样清廉的干部真是太少了,咱佩服他,他的人格魅力让职工佩服!"
员工渠立红讲了这样一个"送礼"的故事:2006年1月26日,他到徐州供电公司开会,顺便将丰县供电公司发给每位员工的春节礼品1盒挂面、一袋面粉、1箱食油捎到徐州闫凯的家。但是,任凭他怎么敲门,只闻人声却不见门开。闫凯上大学回家过节的儿子闫智勇在门里不耐烦地说:"你就是把门打烂了,我也不给开!我爸交代过,这时候任何人不给开门,你走吧,先前也有人来,都叫我撵走了。"渠立红只好给在南京开会的闫凯打电话说明情况,而后闫智勇接到父亲的电话,才开了门。一点一滴见精神,言教不如身教。闫凯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为公司树立了一面清廉的旗帜。不仅如此,他在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上,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开展廉政"六讲"教育活动,实施了"阳光信访",正确处理好人民来信、来访工作,保持了大局稳定。3年来,丰县农电信访在省、市公司系统内实现了零投诉,干部违法违纪事件也是零记录。2005年,华东电网公司和省电力公司在丰县供电公司召开反腐倡廉现场会,听取并推广了他们的成功经验。
团结、民主、清廉的好班子推动了公司的全面工作,2004年以来,公司先后通过了北京摩迪公司"两标一体化"贯标认证、荣获了省"文明行业"、"红旗党校"、徐州市"先进集体"、保持了徐州市双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他体会感动的同时,不断创造着感动
闫凯在2005年5月20日的学习笔记上记下了这样一段话:"企业文化是长期滋润企业生命的源泉,而不是一杯随时用来解渴的水。以人为本,追求和谐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真情是创造和谐的基本条件,而关爱是基本手段。我要努力让每个岗位充满温馨,让每个员工感受尊严、体现价值。"
2005年12月23日23时许。闫凯在思考银龙三期工程开工事宜时夜不能寐,他走出办公室,乘着夜色,在清冷的院子里散步。抬头望去,三楼的灯光依旧亮着。是谁没关灯,还是出现了什么情况?闫凯的心一激灵--三楼是财务科呀!他立即跑上去,而这一去,他感动得延续了这夜的失眠--财务科的8位同志正在加班!桌子上是几个散乱的方便面饭盒,沙发上正睡着员工的两个孩子!8名员工就有5名已婚女同志的财务科,已经连续加班一周了,年底是他们最紧张的时刻。闫凯感动了,眼圈发红了,并且为自己的"官僚"内疚。他要求财务科长,一定要把加班员工的生活安排好,孩子照顾好。
只有心里装着员工的人,才会细心体察员工的辛苦,才会有良知上的感慨和感动。闫凯也正是这样一个人。丰县是农业县,农业用电量占据电力销售的一半,是半壁江山。农电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牵动着闫凯的心,每一个供电所都是他常去的地方,他甚至能叫出每一名员工的名字。当他了解农电员工因工作需要使用手机却又无法解决这一难题时,他向市公司农电部申请,经多方努力,终于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给每位员工补助10元的话费。农村的环境比县城困难,员工收入相对较低,为了温暖他们的心,逢年过节,闫凯就叮嘱工会,凡是公司员工享受的过节礼品,农电员工也必须有一份。2006年春节,同样的面粉、同样的食油等一一走进了农电员工的家,这一举措使农电工在严寒的冬天体会到暖至心窝的关爱。公司退休职工宋善道是个不幸的人,孙子患白血病医治无效而负债累累,微薄的退休工资一方面要维持窘迫的生活,一方面还要还给孙子治病的借款。春节临近了,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他心里越加难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心头冷落没心思置办年货之时,闫凯走进了他的家。问问家境的困难,送上过节的礼物和400元慰问金,那一刻,这个昔日供电战线的硬汉眼里充满了晶莹的泪花。这一天,闫凯冒雪先后看望了偏瘫近10年的退休职工张凤仪等6名困难员工,把党和公司的温暖一一送到他们的心里。
提到闫凯,员工众口一致的话就是,这个人心好,他总是让我们感动,不知咋的,他的一举一动都让我们感到,不好好干就对不起党、对不起公司。是的,凡是员工的生日,都会收到一份生日蛋糕;凡是员工家里有婚嫁伤葬的事,即使不好意思告诉闫书记,他也能知道,而且跑在前头。一枝一叶总关情,闫凯在接受员工给予的感动之时,他也以自己的善良创造着感动,而感动就是凝聚力,就是管理者和企业不可缺失的文化内蕴,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情感力量。
自我超越,在学习中完善自己
闫凯的床头放着这样几本书,《学哲学用哲学》、《卓越执行》、《成也细节,败也细节》、《既要琢磨人,也要琢磨事》等等。闫凯爱学习是有目共睹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时期,他的读书笔记多达5万多字,2年期间他的学习日记整整有三大本。而重要的是,他能把所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
2005年10月,公司总经理翟玉启调至徐州供电公司任职,丰县供电公司的党务和行政工作由闫凯一肩挑。是信任,也是考验,更是学习。其时,正值省电力系统多经龙头企业银龙电力电缆有限公司三期工程上马的关键时期。对于一个17岁就当兵、先后获得总参谋部先进个人和荣立沈阳军区三等功臣而又一直从事党务工作的闫凯来说,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天有不测风云,恰恰市场变化风云莫测的压力如泰山压顶般从天而降:电力电缆的原材料价格陡涨,铝材由1.713万元/吨涨到1.926万元/吨。这就意味着丰县公司参加由国网公司第十期招投标项目中标的1544吨电缆线的生产必亏损300余万元。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这是天经地义的。原材料占成本80%的电力电缆,如果生产就必将亏损。国内许多电力电缆生产企业为了生存拒绝了生产,并且相互通报信息结成同盟,给国网公司施压,要求修改或者中止合同,提高价格。闫凯面临的是一道难题,一边是国网公司派来的督导员坐镇催货,一边是亏损的现实和同行业的压力,何去何从?
闫凯回顾了"银龙"的发展历史,想到了获得国网公司招投标的资格来之不易,企业以诚信为本,诚信是当今社会和市场经济下普遍呼唤的最强音呀。"干,不能背信弃义!"闫凯毅然地下达了生产指示,并琢磨着在其他方面挽回损失。2006年1月底,南京鸿业公司的一个专家走进了公司,令公司一班人惊讶的是,一个新的概念随着专家的讲授让他们大开眼界:"套期保值",并且一致通过利用这一新的措施来锁定了产品利润。闫凯用他学到的知识在期货运转中规避了原材料涨价的风险,他成功了。
也就在这时,一个喜讯传来,国网公司将原某厂家1万吨的生产计划划拨给了银龙公司,并按涨价后的新价格执行。理由只有一个:"银龙",是可以信赖的!
电力生产和建设是错综复杂的,在行政工作面前,闫凯没有退缩,而是作为以锻炼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知难而进,化难为易。220KV常店变电站是丰县第一个大等级的变电站,为了优质快速建成,闫凯没日没夜地扑在上面,从工程进度到工程质量,从用地的协调到建设单位的招标,他运筹帷幄,稳步推进,使该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110KV孙刘线在建设过程中因占地和赔偿问题一再受到当地农民的阻挠,他跑县委、跑乡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动用公安干警平息部分农民的无理纠缠和哄抢施工设备,2005年年底,终于使这一艰巨的工作圆满划上了句号。
闫凯在学习笔记上这样写道:"一个成功的管理者要明确业务的核心,要有卓越的执行能力及优秀的领导能力。我要完善和超越自己,加倍珍惜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要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维护团结稳定的和谐局面。"的确,不善夸夸其谈的闫凯做到了,而做到这些,需要一个因素,那就是人格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