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内蒙古锡林郭勒热电公司总经理:尹朝忠
经过厂网分开电力体制改革,发电(供热)企业开始走向市场,独立经营。随着电力供求紧张局面的逐步缓解,竞价上网全面展开。在近两年的市场竞争和比拼中,尤其是经历了2004年电煤价格上涨的考验,暴露出一些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缺失,特别是核心竞争力的薄弱。因此,发电(供热)企业亟须培育核心竞争力,以应对目前这种严峻的市场竞争局面。 所谓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生产的独特产品、所提供的独特服务和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技术以及营销手段或策略。它是企业成熟管理模式和经营特色的体现。是对企业技术、资源和文化的有机整合。也是同行所不具备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它是企业持续赢利的源泉。 2004年9月6日,锡林郭勒热电公司组建初期所面临的是:只有11.6万千瓦的发电装机容量和230万平米供热能力的热电联产机组,有1300名员工,加之所属一电厂又是有着50多年建厂历史的老厂、离退休人员多,生产经营效益差,管理负担很重。为谋求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公司将员工视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殊资源来刻意发掘,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分批派员到大电厂进行学习培训,有组织地输出人员、采取承包其它大电厂项目等举措,走减人增效之路;与此同时加强管理,完善各项考核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缓解了经营压力,提高了员工收入,增强了公司竞争实力。这些做法表明:要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和综合竞争能力,就必须培育核心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强企业管理、开发人力资源上做文章。 多年从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实践使我感到:要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企业量化考核管理。
一、以人为本,实施企业量化考核管理 ——抓好对人的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靠人来组织管理的,人是企业的主体,只有加强对人的管理,才能克服自由散漫状态下人性的弱点和惰性,把员工的干劲拧在一起形成合力,发挥出群体效应;才能形成分工与协作,使企业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衔接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使企业具有勃勃生机和活力,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激励机制,发挥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企业管理,就是要通过制定生产经营指标和工作任务,来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效益最大化。有指标才有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这是每一个企业进行量化考核的基本依据。因此,考核内容的广泛具体是全面激活每一个员工积极性的有效办法。全员量化考核正是基于上述要求而产生的。正是通过对员工进行多方面的考核,才能够使企业形成比技术、比产量、比监督,比纪律、比学习、比管理的良好风尚。同时也给予了每一个员工充分发挥其自身所长的空间。只要是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形象有积极影响的行为,都会在量化考核的结果中反映出来,都应进行鼓励。 ——考核是手段,不是目的。进行全员量化考核,从最终意义上看,是要通过考核这种手段,满足员工对物质利益、公正和被尊重的需要,其结果是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被激发出来并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常管常新的管理,是永无止境的。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企业对人的管理方式是需要不断变化的。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员工的素质会随着整个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其生产经营手段也会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步,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经营目标也会随着管理者经营理念的变化而改变。因此,要经营好企业,只有不畏困难,大胆开拓,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才能做到常管常新,永无止境。 二、以人格魅力和经营管理者的悟性经营企业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努力塑造自身良好的人格形象。因为,这对于企业经营与发展关系重大。有人曾经说过: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生。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经营者良好的人格魅力,就是企业的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一个企业经营者如果在思想品格上出了问题,缺乏高尚情操,人格低下,其权力影响力是会大打折扣的。因为任何一个领导者,都具有随职务而来的相应的权力性影响力,这是构成领导者权威的基础,是由其职位所赋予的。而他们的人格魅力则大相径庭,以至于影响到他们所领导的企业也大相径庭。所以,作为企业经营者,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十分重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影响人、引导人。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不仅要靠思想教育、靠正确的政策调动员工积极性,更要靠以身作则,靠率先垂范。要有企业与员工利益至上的境界;有以诚待人,以情感人的执著追求;有义利统一,见利思义的价值观和报效祖国,造福社会的责任感。不仅如此,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还要把这种精神传给下属和全体员工,使他们的工作与整个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只有这样,他才能持久地撑起整个企业这个大厦,也就是说,尽可能完美的经营管理者的人格形象,有助于企业获得持久的成功。许多杰出的经营管理者也都是把“义”字放在首位,号称全国第一村的江苏省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正是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出了华西精神,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中国农村的希望所在。海尔的成功,主要不在于有形的东西,而恰恰在于无形的东西。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谈到海尔成功的体会时讲到:“人生成功的关键是悟性和韧性,悟要悟深,悟要悟透”而许多人恰恰缺少的就是这个悟性。如:海尔提出的“真诚到永远”使我们看到了一个追求产品零缺陷的海尔,一个真诚到永远的海尔,一个无所不在令竞争对手望而生畏的海尔。 三、整合人力资源,构筑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发展主要靠竞争力。无论产品的竞争、高新技术的应用竞争,还是经营谋略的竞争,归根结底都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因此,整合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根本优势。锡林郭勒热电公司组建一年多来,首先,依托人力资源优势,在公司员工培训、开发和人才结构的提高上狠下功夫,按照培训提高、有计划输出的工作思路,为全体员工自身发展和企业生存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对所属单位进行了整合,将员工安排在适合他们发挥作用的岗位上,为公司创造了价值,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完善公司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员工能力与工作成果同定量考核结合起来。建立奖金分配考核机制,按照月度、季度、年度进行考核分配并向生产运行岗位倾斜。第三,抓好对人力资源的考察、使用、培训、输出这几个环节。公司正是通过采取上述途径,才使企业焕发出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使员工走出困境。 随着华能集团公司管理革命的实施,发电(供热)企业员工的流动性、管理的复杂性正在加大,对员工实行岗位动态管理势在必行。只有通过核定岗位数量、职级、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做到人人有压力,时时抓提高,才能形成具有锡林郭勒热电公司自身特点的核心竞争力。(作者系内蒙古锡林郭勒热电公司 总经理 尹朝忠)
(编辑:黄雪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