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院校新闻 >> 正文

院校与攀枝花市十年合作结硕果
转自:党委宣传部 时间:2006年06月19日13:55




 

院校为攀枝花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四川省攀枝花市合作近10年后,又在6月12日下午与攀枝花市签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校合作协议》,合作协议中包括“联合举办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班”、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科技合作等,继续选派两名农业专家挂职科技副县长。在签约仪式上,攀枝花市领导说:“攀枝花市农业结构调整,热带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快速的增长,海南热农院校功不可没!”
    早在1997年3月,攀枝花市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简称热农院校)签订了市校合作协议,双方建立了多方面合作。构建了热农科研成果推广新的平台,寻找到了新的科研课题,不定期的选派各专业专家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攀西地区建设10万亩一流优质芒果商品基地”等6项建议和论证报告,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攀枝花市的大力支持。这些建议和论证报告,为该市的农业结构调整,确立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建设热带优质水果基地,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思想,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双方合作近10年来,热农院校先后选派3批7人次农业专家,在该市两县挂职任科技副县长。
    13日上午,记者在攀枝花市盐边县金河乡看到,漫山遍野的青色芒果,沉甸甸的挂满枝头。农民常忠庆正在自家的60亩芒果园里忙碌着。 老常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看现在芒果的长势,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去年卖出的芒果每市斤高达8元,今年渴望还能卖上好价钱。据介绍,这块山地过去种玉米、荞麦,产量低,一年到头收不了几个钱,穷得连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热农院校专家来了,指导帮助穷乡亲们改种芒果、枇杷、龙眼等。从此,大家的日子开始好过了,每年都有大把的钱赚。以前,外地人一提起攀枝花,就是钢铁、就是“傻大黑粗”,现在不同了,都会称赞:“嘿,你们的芒果太好了!”
    据了解,过去,攀枝花市热带水果品种杂乱,栽培管理技术落后,品质差等问题,严重阻碍和影响了热带农业的发展。海南热农院校利用其丰富的热带种质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实力,帮助该市克服这些不利因素,为热带水果和热带农作物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热农院校先后向该市推出了100个热带作物和热带水果优良品种,建立了以芒果生产为龙头,以龙眼、荔枝、香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水果基地,带动了当地热带水果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在1997年前,全市芒果种植了1万亩,产量80万公斤。到去年年底,已发展到10万亩,优良品种占到50%,产量达到近600万公斤,还产生了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一批10万元以上的芒果生产种植大户。极大地改善了该市农产品结构,为广大种植户和农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撤拉村,去年全村农民纯收入达到人均3300多元,其中,芒果收入就占二分之一。在1997年前,农民人均收入在全省倒数几位,由于高效农业的发展,如今,农民人均收入已达到全省最高水平。
    攀枝花市热作科技人员的严重不足,是制约该市热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热作院校采取学历培训,现场培训,专题研修等多种形式,为该市培养了大批本土人才。1998年5月,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西南学院函授站,在该市米易县挂牌成立,至去年6月,已培养热带果树专业人才290名,其中,47人担任了副乡镇长,有2人成为高级农艺师,有30人经营50亩以上的果园;有的,成为该市热作开发的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等。热农院校近十年间培训了市、县(区)、乡镇、村干部和民营企业家、种植(养殖)大户、普通农户8万余人次,为攀枝花培养了一大批热作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为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图片说明:
  图片1、 四川省攀枝花市大龙潭乡混撤拉村的荔枝喜获丰收,农户在做精品包装远销上海等市场。
  图片2、热农院校王庆煌院校长与攀枝花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平签定市校合作协议。
 
   摄影苏晓杰、刘湘洪


(编辑:陈梅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