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校园文化 >> 正文

论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
转自: 时间:2006年06月19日14:10


开栏语:大学是文化的传播者,是文化的发源地,是文化的辐射源,成功的校园文化自身就代表了学校的风格和水平,同时,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报特开设“校园文化系列谈”栏目,使广大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以期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高校的校园文化指的是在大学校园环境中,每个成员所共有的精神的和物质的、理智的和情感的完整结合,它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据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广大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作为社会文化亚系统的校园文化,同样具备文化的三大要素,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积累的外在的、以物化形式存在的一种文化,也叫载体文化,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校园文化水平的外在标志。主要包括教学设施、科研设备、后勤装备、生活资料、校园环境、活动设施等。
校园制度文化即高校为了有效地进行管理而设立的各种规章制度,也叫“规范文化”,包括校规校纪、群体行为规范、习俗、文化娱乐方式、教学、科研、生活模式等等,它是沟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
校园精神文化指大学校园里由师生长期创造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工程和核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观念性文化(为广大师生认可、遵循的共同的思想意识、生活信念等);第二,标志性文化(由于历史的积淀和文化主导者的世代倡导而形成的独特的校风和校园精神,包括治学风格、民主作风、文化主体所特有的语言风格、举止风度、文化修养等);第三,智能性文化(指以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增长课外知识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综上可知,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综合水平的反映,它的模式一经建立就成为该校品格的象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潜移默化地影响规范着身在其中的每个人。
校园文化的特征
1、层次性 大学的校园文化有不同层次的表现,既有外显的和内隐的内容,又有物质层次的和精神层次的表现。外显的文化就是物质层文化,即可见之于形的那部分,如校园布局、建筑风格、文化场所、生活设施、校旗、校徽等;内隐的文化又称精神层文化,即潜在于大学内部的属于意识形态的那部分,如大学人的理想追求、精神境界、价值目标、人际关系和校风教风学风等。此外,还有介于外显和内隐之间的所谓校园介层文化,又称制度层文化,既有外显特点,又有内隐真义,主要通过文字形态表现,如大学的校训、校歌、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物质层的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精神层和制度层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而内隐文化和介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它们最能体现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独特之处。
2、包容性 大学“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一般而言,大学师生的来源受地域的限制比较小。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趋势中,大学的大门已经向越来越多的人敞开,大学中人群的构成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而且,大学承袭着“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优良传统,是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兴趣信仰的交汇地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场所。如果从大学所从事的活动和发挥的功能来看,绝大多数大学仍然是一个小而全的独立实体,教学、科研、后勤服务、产业开发等样样俱全,社会上存在的许多文化在大学内部都存在。
3、延展性 现代大学与旧时代的象牙塔不同,是充满活力的开放系统,与外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频繁和紧密,大学与社会之间互相牵制,互为作用,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社会文化的种种特征在大学内部都有所反映,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而且校园中的知识群体对社会文化有很强的吸收力,他们不断从社会文化中吸收精华,创造新的精神产品。大学在向社会输送人才、科研成果及科技产品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化延伸并扩展到社会之中,向社会辐射其先进文化,并对社会文化的更新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4、继承性 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大学从创立起就不断吸纳社会文化,将之进行归整,使之成为自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构成分子予以保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数代人的不断调整、升华,成为大学文化的精髓。例如北京大学在百年的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如今已成为北京大学独特的文化底蕴。
5、创新性 大学不仅吸收不同的文化,也进行理智的批判和选择。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和创新。大学不仅拥有具有文化创造精神与能力的人,而且存在着多种文化之间的接触与渗透,这为校园文化的创新提供了要素上的保证。

 


(编辑:陈梅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