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资讯 >> 电力文化 >> 正文

电力改革:成本下降,电价上升?
转自: 时间:2006年06月19日15:24

日前,中国三峡总公司下属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工作部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三峡电站计划外的发电量将达到458亿度,他们必须为这些富余的电能找到出路。国家电监会的一位人士对此表示,在电力供求关系已基本从紧张转向相对宽松之际,重新启动并加快电力体制改革进程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国经营报6月17日)

  在前两年电力紧缺时,各地都是在抢着要三峡电,但目前有关部门却要为三峡电站计划外的发电量“找婆家”。三峡电能在电力市场上的景遇变迁,正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国内目前电力供求形势正在发生改变,这为电力改革提供了一个有利于的环境。但是在目前已经形成的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面前,即使电力改革提速,改革的结果会如何,也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

  2002年启动电力改革以来,消费者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我国电力行业由于技术构成的进步,发电装机容量的平均造价从2002年以前的5000元/千瓦下降到了4000元/千瓦,平均下降1000元。据专家测算,2003年至2005年,节约了1400亿的投资。然而这巨大投资成本的下降带来的却是电价的不降反升,消费者们为接连上涨的电价多掏了钱。2004年每度电平均上涨了2.84分,2005年平均每度电又提高了2.52分,以2004年全国售电1.7万亿度电、2005年全国售电2万亿度电匡算,消费者多支付了约1600亿元,这几乎相当于一个三峡大坝的总投资。

  在电力改革的背景下,电力行业自身节省的1400亿再加上消费者为他们多付出的1600亿,整整3000亿成为电力行业的盈利!电力改革的目标本来应该是为消费者和用户提供质优、价廉、安全的产品和服务,可是电力改革的结果却是消费者多掏钱,却是长达三年的电荒。当然,有人会辩解说这些并非都是电力改革本身的错,有的甚至是电力改革不到位的结果。但是,无论如何,偏离其本来目标的电力改革难辞其咎。

  电力改革的目标是打破垄断,引进竞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正如电力专家言茂松所说,现在的电力体制改革偏离改革的初衷,渐渐成为利益集团利益再分配的过程。电力行业的所谓改革,往往是内部人控制。电力行业作为垄断部门,必然利用先天获得的优势地位千方百计抵制对自身利益的消弱,甚至通过扭曲改革的方式加强自己的垄断地位。诸多事实证明,内部人控制的改革必然偏离改革的既定目标,有时甚至会走向的反面——特别是在改革要革自己的“命”的时候。中国针对民众的改革大多已经进行,但是针对自身的改革,包括垄断行业的改革,包括政府体制的改革,要么雷声大,雨点小,要么根本没有破题。秘密就在这里。

  目前,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一方面改革的受损者增多,另外利益集团的形成和冲突也成为一个基本的事实。利益集团的形成并不是问题,问题是怎样建立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表达机制。如何把内部人控制的改革变成为社会公众参与的改革,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到改革的过程中来——这是电力改革成功的保证,也是中国下一步改革必须采取的路径。

 
 
 


(编辑:陈梅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