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校园文化 >> 正文

走近高校校园文化
转自: 时间:2006年06月21日18:27

   从2月份开学到现在,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和服装学院一样,高教园区内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也都开展得红红火火。服装学院团委书记郑禄红分析认为,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总体来说发展势头不错,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如缺乏专业人才、经费紧张及如何充分利用各高校现有资源和优势开展各类联谊活动,都将是今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师生眼里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首届“科技文化节”中的结构设计大赛、WTO主题辩论会、精品海报展、论文报告会、精品系列讲座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活动,都成了“五一”假期里学生课余关注的热门话题。
    谈及这一话题,该院管理系01级的几位学生颇有感触: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我们体会到大学生活的无穷乐趣,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比如在寝室文化建设中,大家都积极、主动参与,既可以进一步接触同学、广交朋友,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也可以提高班级凝聚力、增强集体荣誉感。他们还提议:校园文化活动社团参与的人数较多,要是把活动放到社团中去,那么校园文化活动的面和质量都会有所提高,现有的社团也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广泛的锻炼和提高,从而进一步带动校园文化建设。
    如何使校园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服装学院团委书记郑禄红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中具有特别意义的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已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主渠道,学院现有21个院级社团和其他学生组织,每年都组织开展科技文化节、社团风采节、体育健康节、志愿者服务月、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对活跃学院文化氛围、锻炼学生组织、管理、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注重院内各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结合学生技能和专长,积极组织学生外出参与社会实践,如到雅戈尔、罗蒙等服装公司进行暑期实践,参与服装节、浙洽会的服务、接待等工作,使学生进一步接触了社会,锻炼了技能,真正体现了我院培养“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理念。
    说到团组织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时,浙江万里学院团委书记陈三俊表示:在校园中开展适合大学生特色的各类文化活动,已经成为高校团委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既有力地发挥团组织在高校的作用,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表现、发展自身素质的良好平台,校园文化无疑是一个理想的载体。
    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高校还停留在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而没有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操作实施等层次上,不同程度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
    对上述问题,几所院校的有关领导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汤锡锦认为: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目前,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主要偏重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而缺乏把这类文化活动纳入学校长远规划。这样势必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削弱校园文化在高校完成其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不利于形成与学校特色相一致的特征。汤锡锦强调,校园文化作为附属于高校的一种社会文化,在不同的高校应该显示不同的特色。高校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认真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使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
    “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部长陈星达说,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它不是单靠哪一个部门就能建设得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关系。良好的校园文化也不只是让在校大学生受益,而是能使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师生员工受益。因此,应进一步扩大参与范围,使活动趋向精品化、常规化;同时应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活动场所,将“校园”延伸到社会,与宁波市的社区建设、文化建设、企业建设相结合,更好的完善校园文化。陈星达还建议尽快完成高教园区公共文体设施的建设及高教园区管委会职能的构建,早日实现高教园区的“资源共享性”,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扎实的物质基础。
    浙江万里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厥祥建议:建设好高校的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统一”为主线,必须结合第一课堂教育,积极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虽都安排在课余时间,但绝不可因此脱离第一课堂,而应该在活动的内容设计、活动的形式设计、活动的智力支持方面努力做到与第一课堂相结合。为更好的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适应高校改革的需要,各高校、尤其是高教园区内新办的高校应重视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课题的研究,逐步形成系统化和具有高教园区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编辑:赵宏)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