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可法1935年1月出生,原籍广东南海。1956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1962年获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大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浙江大学工作,历任浙江大学热源系主任等职。1983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批准为博士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家水煤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大燃烧技术研究所所长、能源系学术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科协副主席、"工程热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并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科技奖励委员会评委、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及国际合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热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电力部高级咨询委员、国家热能动力类教学委员会锅炉组组长、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理事、中国机电设备招标系统国家级评委、浙江省工程热能物理学会理事长、浙江省电力学会副理事长、《工程热物理学报》、《动力工程》、《能源工程》、《燃烧科学与技术》、《洁净煤技术》编委等职。 在煤的流化床燃烧技术、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煤桨(泥)燃烧技术、煤粉燃烧技术、电站锅炉计算机辅助试验(CAT)及在大型电厂中的应用、有机有毒废弃物焚烧技术、大型电站锅炉专家系统、电站锅炉四管防爆及结焦磨损理论及设计、煤及生物质的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催化洁净燃烧及优化配煤技术、高效强化传热、工程气固多相流动等领域均有开拓性成就,形成一套独特的学术思想。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国家发明二、三、四等奖,省部委科技进步奖多次。获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6项;发表在国内外论文516篇,获省部级优秀论文60余篇。已培养出硕士45名;博士29名;博士后3名(其中外籍1名);在读博士生30名;在培博士生后3名。个人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等、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中国电机工程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教委、科委及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先进科技工作者、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第二届金球奖荣誉奖等荣誉称号。
(编辑:岑永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