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基础篇 >> 招募甄选 >> 正文

微软掌门人鲍尔默
转自: 时间:2006年06月08日22:14

这就是拿破仑时代

    1974年,18岁的史蒂夫·鲍尔默在哈佛大学念二年级时,认识了一个瘦瘦的红头发学生——他就是后来微软的创始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当时盖茨同样18岁,也是哈佛二年级的学生。这两位数学疯子是在学校电影院里观看《雨中情》和《橙色钟表机械》两部电影时相遇的,他们一见如故,看完电影后二人合唱剧中歌曲。对数学、自然科学,以及对拿破仑的激情,使他们成了密友。这以后鲍尔默和盖茨搬进了同一个宿舍,起名为“雷电房”。鲍尔默和盖茨一样精力充沛,可以连续几天熬夜不眠。他俩一起选修研究生上的数学和经济学,是那个班上仅有的两名本科学生,但很少去上课。比尔·盖茨回忆说:“我们的进度落后太多,所以一到‘考试期’只得整晚开夜车,……我们就这么用功再用功,那真是鲍尔默和我之所以成为密友的主要原因。”他们的聪明才智,使授课的麦可史班斯教授十分惊讶,他说,盖茨和鲍尔默几乎不来上课,可是门门课都拿A!

    盖茨说:“我们彼此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花最少的时间读书来获取最高的成绩。我们把这当成游戏。史蒂夫是个天生的交际家,在学生时代就开始了他的领导生涯——他是橄榄球队的经理,红色哈佛报的广告经理,文学杂志的社长。而我把课余时间用在桥牌上,我在桥牌上赢了不少创业资金。”鲍尔默曾劝说盖茨参加社会活动,加盟学生俱乐部。盖茨则属于那种不善交际的学生,不喜欢去抛头露面。尽管两人个性不同,但恰恰形成了性格互补,达成了惊人的默契。他们都对数字敏感,学识渊博,精力充沛,认准了目标就会勇往直前。他们在一起交流对许多问题的看法,这为他们以后的肝胆相照奠定了基础。用盖茨的话说,两人是“高频段交流”,彼此能接受对方的全部信息,这就是为什么两人走出校门后,在业界决斗场上可以天衣无缝地联手出击。

    1975年盖茨在学校里坐不住了,他办理退学手续,与童年好友保罗·艾伦共同创办了微软公司。盖茨担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他鼓动鲍尔默辍学去帮他,但被鲍尔默回绝了,理由是自己好不容易才当上哈佛橄榄球队的“掌门人”,不想轻易放弃掉。拿到数学和经济学双学位后,鲍尔默以优异成绩考入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但他决定推迟报到,他先去当时设在新墨西哥州阿尔布奎克市的微软总部拜访了盖茨,然后去辛辛那提的宝洁公司任职,担任了产品助理经理。他在宝洁公司做市场营销,从小甜点到电脑屏幕,什么都卖,并在那里认识了现在GE(通用电气)的CEO伊梅尔特。直到1979年春,他才到斯坦福读MBA。1980年,就是在斯坦福校园里,比尔·盖茨找到在商场上雄心勃勃但还是纸上谈兵的鲍尔默,请他加入还在孵卵期的微软。微软成立五年了,陷入了非比寻常的困境,公司里都是技术天才,没有管理天才。盖茨急需一个远见卓识,有非凡经营头脑的管理天才。他对鲍尔默说,我们不是要成为拿破仑吗?这就是拿破仑时代!

    鲍尔默也意识到,这是一场机会稍纵即逝的资讯革命,晚一步就会错过一个时代。而领先群伦就能领先一个世纪!他的信条和盖茨惊人地相似,这个信条以后就是微软的信条:科学是领先者的天下,而不是追随者。可是他不懂编程序,便提出自己只行使管理职能,绝对不编程。盖茨需要的就是鲍尔默这样的大管家。就这样,1980年,24岁的鲍尔默放弃了斯坦福的学业,飞到身陷危机的盖茨身边,担任总裁个人助理。当时微软才16名员工,盖茨以五万美元年薪和7%的股份,聘用了这第17位员工。从此鲍尔默就开始了他在微软的至今已长达二十多年的创业生涯。

    天生的激情派

    有人用两个字概括鲍尔默的管理风格——激情。鲍尔默常说:“我是天生的激情派。我认为激情对开辟企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不仅仅是我自己,我的管理就是让我周围的人都有激情。激情不是瞬间的一个状态,而是一种文化。”激动的时候,他就像是微软的啦啦队长,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平时的会谈,或者给员工讲话,他总是时不时把一只攥紧的拳头在另一只手上不停地击打,并总以一种高昂的声调爆发出来,很像是司令员带队赴战场前的动员令。

    鲍尔默是盖茨聘来负责管理的,但他到微软第三个星期就和盖茨展开了交锋。当时微软雇佣了30名职工,鲍尔默坚持再招募50名新员工。而向来精打细算的盖茨有一个规矩:微软的队伍必须精悍,银行里必须有足够维持公司一年的钱,公司绝不能负债经营,召的人太多将使他破产。两人各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但鲍尔默丝毫不肯让步,他的理由是,必须尽早建立起微软帝国。最后还是盖茨妥协了,盖茨回忆起当年这场争论说:“我们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和磨合,鲍尔默在微软扩展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微软从1981年就开始开发后来称之为Windows的操作系统,欲以此与IBM的OS/2决一雌雄。但直至80年代中期,微软的这个Windows项目仍迟迟无法完成,成了一堆难以收拾的烂摊子。而IBM的OS/2声望日上。这时鲍尔默挺身而出,承担起开发的责任,全力监督,终于在1985年成功地把Windows3.0推向市场。这使鲍尔默声望大增,深受科研人员的爱戴。而让鲍尔默在微软声望日隆的,是他那种“铁肩担道义”的精神。那些年里他的足迹遍布公司的管理、销售、市场、产品和服务等各个部门。鲍尔默不是做软件的,对软件的了解不是他的本行,但他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整个软件商业上的敏感程度。盖茨可以指出一行代码里有什么错误,而鲍尔默对一个产品只要看一下就能预测到结果是什么,其敏感度令人折服。

    鲍尔默常常摸着自己光亮的头,自豪地说,“经营微软,真的需要我每天24小时,启用几个大脑。”几个大脑,这是他最喜欢挂在嘴上的。他说,我们处在经济大变革时代,这个时代不仅仅是高科技创新时代,更是管理时代。管理时代的领导人至少需要有几个大脑。首先是战略,这意味着目光远大,有一种使命感。战略通常被视为一种神秘的远景,似乎只有公司高层人物才能知道。其实这亵渎了战略的最基本目的,战略其实就落实在企业数以千计事情中的每一件。如果战略错了,要让每一个人知道并一同去调整。二是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也就是公司宪法。在他看来,没有“惟一、正确的组织”,重要的是决策者。如果负责战略的和负责执行的双方发生分歧,则必须服从战略决策者。三是用人之道。他选择员工的条件只有四个:勤奋、数学逻辑能力强、高智商和高情商。而一个企业的失败,大多有几个原因:领导人目光短浅,独断专行,缺乏诚信,忽视激励,盲目多元,疑虑下属。四是吸盘大法,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就像盖茨给了他7%的股份一样,鲍尔默也为微软员工配发股份,使微软造就了一千名以上拥有千万美元的员工,一万名以上拥有百万美元的员工。现微软公司有五万名雇员,80%的员工拥有认股权,微软也因此获得巨大发展。

    幕后领袖走上前台

    1986年3月13日,微软股票上市,比尔·盖茨一跃成为世界首富。盖茨神话般的崛起犹如一面大旗,宣告了由工业占据着社会发展主导地位的时代,向由知识主导的时代过渡,标志着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当时盖茨拥有1100万股以上,约占总数的41%,保罗·艾伦(于1983年离开)拥有640万股,将近28%。而鲍尔默为170万股。当年微软收入虽还屈居Lotus之后,但利润却比Lotus要好,因此上市后股票价格一路攀升。鲍尔默很快成为亿万富翁,而且20多年来,他总是利用每一次配股机会和股票认购权的发放,一点点积累股票。当别人都在抛售股票套现时,鲍尔默却将股票紧紧捂着,只进不出,这使他的财富仅次于盖茨(480亿美元)和艾伦,个人资产达150亿美元,成为名扬全球的大富翁。鲍尔默以拒绝出售公司股票而出名,在微软股票价格涨到最高的时候,一位华尔街记者曾问鲍尔默为什么不抛售部分股票。鲍尔默的回答是:“事情的真相是我热爱这家公司。我和盖茨的关系就像‘婚姻’,彼此都在证明自己的忠贞。”

    与微软的许多亿万富翁一样,鲍尔默过着并不奢侈的生活。他购买的宅邸尽管很舒适,但是价值不过50万美元。1994年盖茨举行婚礼时,鲍尔默出任男傧相。以后鲍尔默又是盖茨孩子的教父。20多年来,当盖茨一直以这个软件业巨人的技术领袖和公众面孔出现时,鲍尔默在背后静静地操持着整个微软的运作。直到1998年7月,盖茨辞去微软总裁一职,保留董事会主席的职位,并宣布主管技术开发之后,鲍尔默才从盖茨的背后走到了前台,担任微软总裁,负责微软的日常经营。这种变化是意味深长的,微软的官方故事是:1997年圣诞节,盖茨打量了一下他在1998年的工作日程,发现日常事务积压如山,他能够关照产品开发的时间剩下还不足1/10,这使他难以接受。但更真实的情况是:公司产品质量问题日趋恶化,必须有人负责“修补”,而最具号召力的人物非盖茨莫属。同时顾客对微软产品的不满日多,冲突频起。修补与客户的关系,是鲍尔默的特长。由于形势所迫,必重新调整职位。鲍尔默的崛起,也表明微软从技术人的天下转型为熔技术、商业头脑和客户至上为一炉的商务人天下。

    当上总裁的鲍尔默日程表上只有三句话:更多的收入、更多的行销、更多地关注消费者。他被任命为总裁后的第一项活动是同一百多位软件工程师、产品经理、副总裁促膝交谈,诊断这家市场价值逼近5000亿美元的巨型公司,哪些部位是健康的,哪些地方出了病症。而后他点起了三把火:一是在管理层确立更透明的,以集体领导为核心的管理理念;二是推出微软的合作伙伴计划,从而提高整个价值链;第三是给员工提出一系列硬指标,即所谓的“轻骑兵计划”。1998年8月6日,鲍尔默更像个外交大使,毅然踏上硅谷这块充满敌意的土地。这位使者会见了10家公司的CEO,劝说他们与微软成为盟友,场面十分感人。他还在Mountain View买下32亩地开办微软校园,将散落在硅谷各地的800名微软员工集结起来,供他们学习。对此硅谷的对手们十分纳闷,这究竟是橄榄枝还是炮艇外交。

    在鲍尔默看来,对微软的威胁除了树大招风之外,更致命的还在于“追我们的人太多”。这个巨人急需解决“内忧”,因为内部滋生了一种漠视用户需求,唯我独尊,因循守旧的情绪。1999年初,鲍尔默在与盖茨密商后提出重组计划,扮演起“内科医生”的角色,对微软大动手术。其核心是:从原来“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从原先“以技术为中心”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针对当时开发小

    组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无序,“视窗2000”推迟了一年,并消耗了不少公司资源的现状,鲍尔默力主把布莱恩·瓦伦汀推上视窗2000小组的主管位置。这个小组承担开发微软旗舰操作系统的重责,拥有4000名成员,而瓦伦汀的激励鼓劲才能在公司里是出了名的。


(编辑:岑永兰)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