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更多的日本人知道了中国有个地方叫银川;曾经,她们面对外界优厚的待遇和精彩的世界,迷茫彷徨、进退两难;如今,她们最终回到了生养自己的这片热土,誓将宁夏建设得更美好!她们就是李丽梅、武宇林、杨勤,宁夏目前仅有的取得国外学历认可并回归家乡的3位女“洋博士”(据自治区侨办统计)。
李丽梅 李丽梅:精神行为的卫士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宁夏第一个针灸病房科室在宁夏中医研究院诞生,李丽梅就是该科室的创建人之一。20年后,她从日本顺天堂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回到宁夏。如今,她在教学的同时,还为区内高校学生和各行各业的人士做着精神治疗和心理辅导。 1987年,李丽梅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毕业。作为永宁县第一个考到上海的学生,她没有留恋大都市的繁华,直接接受安排回到了宁夏,参与了自治区中医研究院的创建,两年后又与其他两人一起组建了宁夏第一个针灸病房科室。此时的她开始对针灸结合心理的疗法进行研究、探索。
1999年,李丽梅凭借各方面的优势,被自治区外办公派到日本三菱化学MBC中央研究院做访问学者,由此开始了留学生涯。在日本的一年时间里,35岁的她因勤奋好学、表现突出,竟然没有经过面试,仅仅凭借论文,导师就直接把她推荐到日本顺天堂大学精神·行动科学专业攻读5年的硕博连读。然而李丽梅仅用3年10个月就拿到了博士学位,从而成为顺天堂大学第一位没有经过面试,在最短时间内拿到博士学位的学生。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卫生日益被公认为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情绪障碍和心身疾病方面的问题逐年增加。其中,被称为“银色彩带”的老年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在我国死亡病因中仅次于正常死亡,属国际性难题。
李丽梅在留学前,就通过诊疗和授课积累了大量经验。读研期间,她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对老年痴呆患者的视网膜和脑部进行研究。她在博士论文中提出“高龄者的视网膜改变与脑部老化有一定联系”的论点,填补了日本国内该项学术领域的空白,也奠定了全世界科研领域对此项目研究的基础。李丽梅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日本东洋医学研究所立即向她发出邀请,位于东京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日本临床研究所同时也向她伸出了橄榄枝,都表示将给予高薪待遇。
面临诱惑,李丽梅依然和大学毕业时一样,选择了生养她的地方回报“母亲”。她认为宁夏虽然落后,但这里有淳朴的乡情,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给她施展的舞台,自己照样做得一样好。学有所成的李丽梅希望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变为现实,她想在宁夏创办一所医疗和养老结合的新型养老院,想通过专业治疗给老年人一个健康的晚年。
武宇林 武宇林:“花儿”外文专著第一人
随着人类文明化的进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花儿”是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回、汉、东乡等诸多民族共同创造的艺术,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花儿的分布图上研究发现,它沿着古丝绸之路蔓延,不仅与回族的诞生有着密切关系,而且与蒙古语和蒙古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就是取得日本广岛大学博士学位的武宇林提出的最新观点,该观点得到了中外花儿研究学术领域的肯定,研究成果为众多花儿研究学者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同时,其日文专著《丝绸之路口传民歌——花儿研究》也让她成为我国将花儿用外文出版的第一人。
武宇林从小酷爱书画,1974年从银川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卫一所小学教语文和美术。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卫县文化馆馆长相中了她的绘画才能,于1976年将她调到文化馆。在这里,她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李树德。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武宇林开始正规地学习素描、水粉画、美术字和版面设计及书法、摄影。3年后,她随父亲工作调动到了银川,在自治区一职能部门负责宣传和组织工作,1991年从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取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同时,她始终没有停止自学,不但坚持在夜校学习日语,还在宁夏书画函大学习中国画。在这里,她又幸运地遇到了曾杏绯、沈德志、王系松等画界良师。1993年,宁夏和日本岛根建立了友好关系。为加强两地交流,自治区政府外办在全区范围内通过日语考试遴选,公派4人去岛根海外技术研修,武宇林幸运地去了日本。
在合适的地方遇到合适的人,这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非常有益。武宇林在研修单位——岛根女子短期大学又幸运地遇到了人生中的又一位重要的良师益友——英国籍的女教授,中文名若兰。若兰在伦敦大学攻读的是汉语专业,对中国也有着特别的情感,没多久她们就成了最好的朋友。
武宇林去日本前,就已决定要考美术专业研究生。当若兰知道她这一想法后,开始了积极运筹。经推荐,岛根大学美术学硕士导师欣然接受了她。因岛根大学没有美术专业博士点,武宇林硕士毕业后,若兰又把她推荐到自己研究生毕业的母校——广岛大学。因该大学当时也没有美术教育的博士课程,武宇林选择了人文学的硕博连读。经过半年多的选择、思考,她确立了以宁夏回族花儿研究为切入点。
当时日本国内没有关于花儿的任何资料,我国国内也仅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地有一些研究者。因此在日本攻读硕博连读的武宇林,将要走上下而求索的坎坷路。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花儿民间产生的线索,武宇林每年暑假从日本回来探亲时,总要抽出时间到海原、西吉及甘肃、青海和新疆等地进行调查。
她经研究发现,花儿发源地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古称河州),终止地在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海外回族),而把各地的花儿联系起来,发现花儿分布在古丝绸之路周边地区。在撰写博士论文时,武宇林将研究视野拓展到中国西北地区口传民歌的范围。研究的同时,她向日本人介绍祖国西北民歌,强调“花儿”是西北地区的“诗经”,并和“国风”的风格及修辞手法相似,而且千百年的“花儿”歌谣创作都有相似的模式和程式化的倾向。虽然有很多少数民族都在传唱花儿,但任何民族都在用汉语传唱,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汉语是连接杂居民族的纽带。从该论点逐步推断,武宇林认为花儿不仅与回族的诞生密切相关,从花儿的基础语言——“河州话”的特征中,它也与蒙古人和蒙古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语言和宋元时期的语言也有一定关联。
武宇林的花儿研究观点和深入详实的论证,得到了国内外花儿研究学者的认可,西北民族大学的花儿研究资深教授也给她打电话进行交流。武宇林提出,花儿应当是中华民族的一块瑰宝,应该在国际上提高其知名度,所以她在博士论文完稿不久,就用日文出版了30多万字的《丝绸之路口传民歌——花儿研究》的专著,从而成为国内第一位用外文宣传介绍花儿的中国人。
杨勤 杨勤:让宁夏的天空更美好
宁夏地居内陆,远离海洋,位于中国季风的西缘。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正当冷空气南下之要冲,夏冬处在东南季风西行末梢,形成较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另外,受人类对环境破坏,生活环境时常受到威胁。怎样阻止寒风对宁夏的侵袭?怎样让沙尘暴在我们眼前绝迹?怎样让宁夏的天空永远最灿烂?怎样让人们在北国感受到生活在“春天的国度”?这正是取得日本冈山大学学术博士的杨勤所思考的。
1987年,杨勤从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毕业,默默地在宁夏气象台工作了10年。,1997年,32岁的杨勤在亲人的帮助下,取得了到日本冈山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前期课程学习资格。
进入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杨勤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自己在宁夏气象台收集和积累的观测资料,研究起了“银川市的气象环境和蒸发计蒸发量的检验”课题。经过2年的努力,通过几种方法的对比验证,她用比较具体的论据提出了“用道尔顿公式来推算和检验干燥地区的蒸发计蒸发量,与实测值比较,趋势和结果都有很好的一致性”的论点。
为了更广泛地涉足天气学研究,攻读博士时,杨勤改换了专业,进入自然科学科地球环境系统科学专业气象研究室,对中日合作项目“黑河流域的地空相互作用的研究”进行继续研究,研究方向定为“中国西北部干旱地区大气边界和地表热收支”的相关研究。她根据甘肃黑河5年的气候实地观测数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黑河的沙漠地区晴天日所出现的逆湿现象及绿洲地区出现的逆温现象,与祁连山脉地形所形成的山谷风在边界层内的动力增强有关的论点,从而在这个国际合作项目中加入了新的要素。
杨勤在被称为“春天的国度”的日本冈山一呆待就是7年半,博士毕业后,她很眷恋冈山四季如春让人心醉的风景,也曾产生过留在日本的想法,还有到美国、英国等地方做博士后研究的思考,但最终还是回到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
本想让家人在北京团聚,但无奈乡情无法割舍,杨勤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了不长时间后,恰逢宁夏气象局的领导到北京开会,知道她是从原单位走出去的,于是向她发出了邀请。家乡的温暖和淳朴的乡情吸引着她,于是她去年年底回到了离开近8年的宁夏气象局,在气象科研所天气气候室进行应用气象方面的研究,誓将宁夏的天变得更加美好
(编辑:金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