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资讯 >> 电力文化 >> 正文

电力减薪为何还遭遇白眼
转自: 时间:2006年08月04日15:11

    近一段时间以来,电信、银行、电力等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问题,不时地招致媒体和公众的批评。而最新的报道显示,国家电网公司将采取措施,规范各电力公司老总的薪酬;一些电力企业开始规范员工的收入分配制度,原则上禁止在工资总额之外发放工资性收入,减薪可能成为电力系统一些员工面临的“残酷现实”。

    有媒体甚至形象地称,电力系统正在刮起一场减薪风暴。对于旁观者来说,减薪风暴也许不大可信。电力企业减薪本来是好事,为什么却还遭到那么多的质疑呢?原因当然是多重的。从目前的情况看,减薪还没有成为全行业的行动,而且人们对于一些率先减薪的电力公司能否坚持下去也存在疑问,毕竟,减少自身收入这样的事情在垄断行业实在太过罕见。

    从一些电力公司减薪的社会反应看,垄断行业要赢得社会信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现实进程而言,水、电、油、气、电信等行业存在着严重的市场进入障碍,在短期里还难以实现充分竞争的局面,它们必定还会不断暴露出自身的垄断病,例如收入畸高、服务低劣、价格垄断和资源配置失灵等,其在公众心目中的霸王形象也很难明显改观。从反垄断法艰难的立法过程,以及围绕反行政垄断的激烈争议来看,打破公用事业的垄断格局可谓关山重重。而在长时间的垄断局面中,垄断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的收入分配潜规则,对之进行利益调整必然是艰难的过程,依靠行业自觉特别是自身的一两场风暴不可能完全改变。

    打破垄断行业的垄断福利既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我们既寄希望于垄断行业的自觉自悟,更盼望各级政府能够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因为相较而言,来自体制变革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会比部分企业的自觉以及一个行业突然掀起的风暴更让人信服,也更让人踏实。


(编辑:黄彦)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