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陕西、山西、内蒙古等能源产区采访时发现,我国电力生产能力普遍增强,供需矛盾得到很大缓解,但由于部分地区电量出现富余,高耗能产业有重新抬头的趋势,个别地区为刺激电力需求竟又出台优惠政策扶持高耗能产业发展。随着近年来新建电厂的大规模投产,我国电力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一些能源产区甚至出现了电量富余现象。
据西北电监局介绍,2005年西北地区总发电量1857.73亿千瓦时,总用电量1822.81亿千瓦时。今年西北电网全年电量均可以实现平衡,且备用充足。除青海电网一季度外,全网和各省(区)无论是年度总量、还是分月平衡结果,都呈现电量富余较多的局面。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介绍,今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继续缓解,电力供需特点主要表现为区域性、时段性缺电。二季度,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可以满足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需求。
记者采访发现,电力供需形势的变化已给电力企业增加了巨大压力。这一问题将对全国新型能源基地的一些项目建设进度产生消极影响。由于电力供求形势发生变化,个别地方政府为提前应对可能发生的“窝电”现象,置国家限制高耗能产业的政策于不顾,重新又决定扶持高耗能产业发展。
记者在西部某能源城市了解到,高载能企业用电占当地用电总量的70%左右,去年用电超过30亿千瓦时。为了进一步加大对高载能企业的优惠扶持力度,该市政府向外做出四项承诺:一是今年全市各行政部门对高载能企业实行“零费制”;二是将增值税留给地方的25%返还给企业;三是今年从市级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对高载能企业进行适当补贴,高载能企业生产用电每千瓦时补贴2-3厘钱;四是出台交通特许政策,要求市内所有的公路限载点对高载能企业的原辅材料运进、产品运出一律放行。
西北电监局在对西北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时指出,去年西北用电增长明显放缓,用电量增幅下降,主要原因就是国家宏观调控对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发展取得了积极效果。高耗能产业的走向问题,将成为影响未来电力供求形势的最大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