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中央电大在兰州召开“全国电大学校文化工作研讨会”,中央电大和全国30个省级电大主管学校文化工作的领导与会。葛道凯校长主持了会议.专门召开一个大型会议研讨、交流校园文化建设,这在电大是第一次,《中国教育报》、《甘肃日报》等媒体为此纷纷发表报道,盛赞电大校园文化建设。 经过28年的发展,全国电大系统业已形成了独具一格、丰富多采的开放的大学校园文化,成为我国高校校园中最为别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校园文化要进一步总结、推进
中央电大党委副书记张辉告诉记者,电大办学28年,为国家培养了数以千万计各类人才,其独特的办学形式、专业设置、教学手段及广泛的学习群体,使得电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电大的校园文化值得进一步总结、推进,这是增强电大凝聚力比较有效的手段之一!葛校长刚到电大工作就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将此项工作做好.现在我们正在加紧调查研究,准备出台《全国电大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意见》,以期更深入地推进电大系统校园文化建设。”张辉如是说。
应邀参加“全国电大学校文化工作研讨会”的原教育部副部长、现任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就将校园文化建设生动地比喻成“提神的东西!”。他认为建设校园文化是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而没有一定的人文教育,就没有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大学光讲知识不行,还要讲人格,讲素质,而电大的校园文化建设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是到了总结、推进的时候,只有这样,电大才能走得更远。
地方电大校园文化建设亮点多
研讨会上,来自甘肃、江西、上海、北京等电大的代表还专门介绍了他们建设电大校园文化的经验。上海电大督学谢森认为,只有坚持电大开放教育特色,才能更好地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上海电大一直将优秀师生评选、各种演讲比赛、主题晚会等文明、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渗透在常规工作中,并以此形成一种文化建设制度,正是这种制度吸引了广大莘莘学子纷纷前来就读,目前已连续四年在校生人数超过10万人。
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地处偏远老区的延安电大也有自己独特的尝试。延安电大一直将延安精神作为校园的核心文化,时常聘请老红军作报告,在全校师生中形成学习并实践延安精神的文化氛围。核心文化之外,关心时代发展与进程的时代文化、提倡浓厚学习与研究文化氛围的学研文化、远程教育教与学的现代化文化、软、硬件助学的服务文化也齐头并进,和谐发展。据该校副校长吴爱民介绍,现在延安电大已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看成是育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知识技能教育一起构成了教书育人的两翼。
“虚拟校园文化”也大有可为
建设丰富多彩的电大校园文化,除了举办那些报告会、运动会、演讲赛、文艺晚会等形式多样,实实在在的活动外,虚拟的网络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张辉向记者透露,此次会议还专门请中央电大校长助理.教育技术专家张少刚教授给代表做了虚拟校园文化报告,受到与会代表一致好评.中央电大今后将逐步丰富校园文化网站内容,并且要实现和全国各地方电大文化网站联通,共同建立一体化的电大虚拟校园文化网。
张辉还告诉记者,电大的实体校园文化,一直主张开展学习型、学术型、文化型的文化活动,而虚拟的电大校园文化建设还有待研究,研讨会上,他们收到了18篇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论文,有的对校园网络文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想法、思路,这充分表明了他们对电大虚拟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寄予了很多的思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