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伦敦国际铜价上升至8800美元/吨遇阻后,出现了有史以来罕见的暴跌走势,仅仅一个月就下跌26%之巨;国内上海期货交易所铜价也在85550元/吨高位遇阻后反复振荡下跌。但近期国际铜市场接连出现了库存降低、Codelco公司丘基卡马塔铜矿发生矿灾、智利Escondida铜矿工人两个月的大规模罢工等三件影响铜价的大事,引发了铜价近两个月的上升。
基金显现新一轮的买兴,将价格推向8?000美元/吨,国际铜价在8月至9月进行高位盘整,3次冲击8210—8115美元/吨未果,近日收盘价虽收低,但价格仍在7月份均价之上。国际铜价如何演绎,跌势是否结束,现略作分析。
依据国际铜业协会周刊报告,2006的铜消费同比有可能减缓0.7个百分点。而从全球角度来看,受高铜价的刺激,2006年至2007年产量的增长幅度可能要明显大于消费的增长,2006全年全球精炼铜的消费量是1719.6万吨,2006年供应是1764.5万吨,供应明显高于消费总量40万吨左右;可见全球基本供求情况已经出现逆转迹象。
中国铜业协会预测,依据今年7月至9月预报合同数据,未来阴极铜进口同比将下降44%至15万吨;7月至9月铜精矿进口同比下降22.6%至76万吨。当前LME期铜价格已由今年5月份的纪录高位回落15%至7500美元/吨附近,但仍较今年年初价位高出近75%。国内进口铜及铜精矿的增长状况自今年1月份以来一直处于下降状况,而生产则处于稳定上升之中。这表明铜业国内外供求关系利多状况已不复存在。
潜在的利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内方面:目前全国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建设总能力205万吨,是去年底产能的1.3倍,总投资超过200亿元;仅去年全年铜冶炼投资就增长了90.6%。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06年1月至7月中国精炼铜产量为166.2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2.7%。矿山铜产量同比增长6.5%,至38.92万吨。
按目前发展态势,我国今年下半年将有40万吨的新增精铜产能,2007年底将形成近370万吨铜冶炼能力。
前几年,电解铜价格过高,铜加工企业经营困难。2005年至2006年铜价一直处于相当高的水平,铜冶炼企业虽然有一定的利润,但是铜精矿货紧价扬使冶炼企业的成本大大上升,难以向下游企业让利,致使南方地区规模较小的铜加工企业纷纷停产,中大型用铜企业都在减少用铜和增加铜的替代品。电线电缆生产企业由于成本增加出现亏损,据行业统计,1/3的企业已停业或转产。这反应在国内进口铜的数量上,前五个月月环比均呈下降趋势;反应在总体铜的下半年消费上,要略小于去年下半年。
国际方面:最近,智利Escondida铜矿工会领导预期,2?000多名工人将批准公司提供的新合同协议,并结束长达25天的罢工。新合同在8月31日获得批准,工人于9月2日复工,当周全面恢复产出。
赞比亚的MCM铜矿公司,作为增产计划的一部分,将投资3?000万美元扩建Nkana矿。该公司计划2006年生产20万吨产品铜,去年产量为13.5万吨。
墨西哥集团秘鲁和墨西哥北部的新项目可能令该集团的年产铜量在4年内提高约47万吨?或60%。
智利国有铜公司Codelco上半年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9%,达到85.3万吨。丘基卡马塔铜矿7月发生的塌方虽然影响下半年产量,但程度轻于原先预期。
库存方面:8月底,LME铜库存为125?400吨,高于上月的100?575吨?2005年7月底,库存曾降至25?525吨,为31年来低点。
9月中旬,全球交易所总库存为191?434吨,高于上月的156257吨。
从国际背景的状况看,支持铜价中期下调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笔者统计了纽约和伦敦二个金属市场,对商品基金的动态监测从持仓分析,2006年上半年大规模参与的基金,近二个月呈资金净流出状态?大约在20%。而铜价的下跌,将影响后续资金的介入。
纽约和伦敦市场铜价下调,近期实质性收盘已连续跌破前段7500美元/吨的支持平台,这意味着目前铜价的上升仅为反弹,一轮大级别新的中级调整即将展开。
笔者认为LME和国内铜价高位反复振荡下跌,说明五年来的上升已告一段落。前段的高位铜价已经遇到了阻力,这正是体现了价值经济规律的作用;5年来上升周期的对称性?或强势减半中级调整尚未结束。未来铜价如果重返8200美元/吨之上,将是市场重新恢复牛市的技术依据。
国际铜价的周期性低点首先考虑一年半左右能否分别见到5000美元/吨、4000美元/吨超乎市场想象之外的低点;能否见到3300美元/吨一线,有待观察修正。国际铜价真正要重新走出新的上升,可能要在2010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