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企业之窗 >> 名企访谈 >> 正文

共建北京“国际时装之都”(名企访谈)
转自: 时间:2007年01月19日15:56

今年2月,丹麦首相安德斯·弗格·拉斯穆森(左二)一行60余人访问该企业。

  金秋九月,和风习习。在北京名牌产品展会的现场,北京大华天坛服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品牌总监胡殿麒女士则拿着最新款的衬衫为观众讲解。她用那些设计唯美、风格独特的系列服装,诠释着大华天坛对服装文化和时代潮流的理解与把握。
  在大华有着30多年厂龄的胡殿麒,从一位普通工人到现在的领导岗位,使她对大华有了不同寻常的认识。“从2001年改制到现在,是大华50年历程里发展最快的三年,我们走向了以衬衣为主,一牌多品、系列化的产品格局。”胡殿麒没有历数过去的辉煌,只是看重大华的现在与未来。
  大华天坛的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北京市大华衬衫厂,是全国第一家专业生产衬衫的服装企业,经过50年的诚信经营,已成长为北京市重点企业、国家二级企业。2001年,改制组建了工商贸一体的北京大华天坛服装有限公司。
  “天坛”牌商标注册于1955年。2001年9月,“天坛”品牌被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为首批“中国名牌产品”。2002年1月,企业荣获了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授予的《进出口产品免检证书》,这是全国衬衫行业中惟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胡殿麒说,2001年“天坛”品牌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后,公司以产品研发设计为品牌工作的龙头,先后推出了生态环保纤维、抗菌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木浆纤维等新产品,大大提高了销售指标。“特别是2003年公司生产的竹纤维衬衫在北京市场首家推出,一个夏季销售收入达300多万元。”胡殿麒说,“今年又重点开发纯木浆纤维服装产品,销售态势也非常好。”
  在“天坛”品牌下,公司实施了“一牌多品”发展战略。2001年,“天坛”结束了47年单一生产衬衫的历史,推出了西服套装、休闲装、T恤、领带、防寒服和服饰配件等系列产品。
  胡殿麒介绍说,近几年,企业每年都隆重召开新产品发布会。平均每年推出300余种款式,以投产率占60%的速度,不断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为适应市场变化,近三年里,公司两次对产品进行了CI设计。
  2003年,公司为北京奥组委无偿设计并制作了公务装,得到了奥组委官员的好评。但是胡殿麒却并不愿意过多地谈及此事。她认为,作为北京的企业,有能力为北京奥运会做点事,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我们不断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2001年公司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胡殿麒说,近年来,公司先后引进了国际先进的专用生产设备和服装CAD辅助设计系统,带动了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的迅速提高。
  胡殿麒说,公司凭借长期建立的企业信誉和综合实力在全国性的大型职业服招标中相继中标,赢得了中国网通、国家质检总局、中国银行以及解放军、武警、中小学校等制服、校服定点生产资格。最近一年,公司职业服销售翻了三番,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2001年,大华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使公司出口产品从加工型逐步转化为自主贸易型。公司通过生产世界十大名牌服装与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使他们有机会学习和吸收国际知名服装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掌握最新流行趋势,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公司借势发展自己,使产品走向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区,使自立的品牌开始走出了国门。
  “我们将在京郊建立现代化、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天坛’服装产业园区。”胡殿麒认为,北京举办奥运会和打造北京世界时装之都,无疑为服装企业提供了战略机遇,大华天坛要牢牢地抓住机遇,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北京世界时装之都的建设进程,提升北京服装产业的整体水平。


(编辑:陈海云)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