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是单纯追求更多的利润?还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管齐下?
作为中央驻滇特大型企业,云南电网公司以强劲有力的跨越式发展,给出了崭新的答案——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价值观,以“对南网负责,为云南服务”的宗旨,打造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国内领先、国际著名企业,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和谐发展之路。
核心价值
红色预警。1月10日,云南电网公司发布了电力供应红色预警信号:近期,由于云南省内火电厂电煤供应短缺,造成省电网40%以上容量的火电机组非计划停机,而水电厂来水偏少,省内用电需求则在不断上升,全省电力供应压力骤增。
云南电网公司及时启动全省计划用电措施,同时,南方电网快速反应进行了支援。从2006年12月10日开始,本来承担着西电东送任务的云南,由南方电网开始倒送电量,为缓解电力供应紧张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撑。
这已不是南方电网的第一次援手。就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45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发电燃料供应紧张、电力需求持续旺盛,让云南遭遇了近几年来缺电最为严峻的时期。面对这样的考验,云南电网公司采取优化调度方式、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客户主动错峰让峰、做深做细需求侧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大大增强了应对系统发电量和用电需求大幅波动的能力。与此同时,南方电网多次调整云南“西电东送”曲线,适时调减云电送粤计划电量约10亿千瓦时,并充分发挥大电网余缺互济的优势,协调促成黔电入滇,支援电力一度高达每天20万千瓦时,全力帮助云南渡过了难关。
据了解,在总体缺电率与2005年相当的情况下,2006年云南统调电网拉闸限电2317次,同比却减少了56%,有序有效供电能力显著提高,树立了“责任电网”的良好形象。省委书记白恩培、代省长秦光荣对云南电网工作多次予以肯定,云南省人民政府也专门发去感谢信,对南方电网为云南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稳定的电力保障表示感谢。
“电网上联电厂,下通用户,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其行业特点决定电网企业的生存发展须臾离不开中央的关心、相关企业的支持和人民群众的配合。”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袁懋振坦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在对电力产业特点、企业自身发展前途、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使命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的基础上,作出的自觉选择。”
在云南电网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南网企业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对南网负责,为云南服务”的企业宗旨已成为自觉的实践。
——凸现以人为本。孟定波广村村民岩耿不会忘记,农网改造让他开起了粮食加工厂,走上了小康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云南电网公司农网改造投入已过百亿元,“两改一同价”累计减轻农民负担30亿元,未来五年还将投资82亿元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十一五”期间还将采取电网延伸方式,解决22万户无电人口通电问题。
——支持地方建设。东川再就业特区不会忘记,2006年12月,110千伏四方地输变电工程提前100天投产,为招商引资重振老工业城市雄风,解决当地下岗工人再就业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找不到市场,云南中小水电每年在丰水期白白浪费15亿千瓦时电量。
2006年3月5日,220千伏盈江变电站并网运行,220千伏省级电网正式进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方封闭电网一举打破,进入了广阔发展空间,“十一五”期间,该州电源建设规模将达到240万千瓦左右,年发电量在100亿千瓦时以上,带动280亿元的工业增长。
--真情对口帮扶。西盟县莫美希望小学的200多名师生不会忘记,崭新的三层教学楼,承载着云南电网公司全体员工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深深关注和殷切期望。云南电网公司在“兴边富民”工程中对口帮扶,2006年在西盟启动“四个一”工程,投资60万元建一所希望小学、投资4600万元建设一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资12000万元建设一座水电站、投资10万元培训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云南电网公司的真心、真情再一次赢得了社会对“责任电网”的赞誉。
创造精彩
一个重视并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同时也是对自己前途负责的企业;而企业履行社会职责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自己,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南方电网公司企业价值观,让云南电网公司树立了把自己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新型战略思维,积极投资、建设、调度和经营管理云南电网,并承担“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的重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
--创造历史新高。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南方电网公司领导下,云南电网公司以前所未有的投资力度,实现电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去年公司完成电网建设投资62.8亿元,投产线路2917.39公里,变电容量596.6万千伏安,分别是2005年的1.6倍、2.2倍和1.4倍;2006年云南全省新投产电源装机容量523万千瓦,是有史以来最多的年份,在省内电力供应紧张的形势下,云南电网公司按南方电网公司要求,协调电源建设,使全省2006年装机容量突破1800万千瓦,新增接入云南统一调度电网装机容量436.8万千瓦,占新增装机容量的82.7%。
--刷新“云电速度”。2006年云南电网投产110千伏及以上工程54项,平均每6天投产一座变电站。其中,500千伏七甸至罗平第二回线路从设计到施工仅用半年就建成投产,创造了云南电网工程建设史上的新纪录,在国内也属罕见。500千伏大理输变电工程被评为南方电网公司2006年度电网建设优质工程、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2006年度电力优质工程。
--实现重大突破。2006年6月1日上午9时,云南电网公司调度大厅显示屏上“云电送粤”的数字跳跃到了280万千瓦,送电规模从“十五”末的160万千瓦升到280万千瓦,拉开了“十一五”更大规模实施西电东送的序幕;2006年年底,云南16个州市基本实现220千伏骨干电网覆盖,省内500千伏“日”字形主干电网工程全面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全省统一电网,打破了云南中小水电“枯期电力严重不足,汛期窝电无法销售”的发展瓶颈,为云南经济发展增添强大动力;2006年12月19日,世界第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即云南至广东直流输电工程在滇动工,到“十一五”末,这条蜿蜒在南方崇山峻岭间的电力“超级高速公路”,将把云南能源基地的强大电流源源送往广东。
正是在云南省委、省政府,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和云南电网的不懈努力下,一张与云南能源强省、能源大省相匹配的“统一开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大电网,架起了云南各族人民通向富裕的“高速路”。
到2006年,云南电力工业已跻身云南五大支柱产业。
拓展市场
云南有着丰富的水能和煤炭资源,开发条件优越,特别是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超过1亿千瓦。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电力产业培养成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进入全国电力大省前列的发展思路。目前,全省在建电源项目超过4000万千瓦。
如此巨大的电源建设规模,必须有充足的电力市场需求。若解决不好市场问题,“十一五”末,云南富余电力至少在1000万千瓦以上。
--西电东送。云南电网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南方电网公司的支持下,促成国家发改委将云南“十一五”末向广东送电规模由480万千瓦扩大到790万千瓦以上,这是对云南电力工业发展的重大贡献。今年云电送粤规模将从280万千瓦增加到330万千瓦,对促进云南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云电外送。云南电网公司在省委、省政府和南方电网公司领导下,充分利用云南省毗邻东南亚国家的地理区位优势,积极实施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贸易与合作,加快了云电外送步伐。云南电网公司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对外国输送电力的企业,外界赞誉南方电网“开辟了中国面向东南亚国家的第四经济大通道”。目前,云南电网已有两条110千伏线路和一条220千伏线路分别通过河口口岸和天保口岸两个通道向越南老街、河江等北部6省供电。同时,公司与泰国、老挝、缅甸的电力合作也取得实质性进展,南方电网公司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发挥。
2006年9月26日,国内最大跨国电力联网工程--中越220千伏联网工程投产,送电规模为25至30万千瓦,年供电量11至13亿瓦时,合同总交易金额约为5亿美金。2007年4月还将开通220千伏对越送电第二通道。这标志着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走出去”发展战略又迈出重要一步。
目前,云南电网公司已形成了省内、省外、国外三大电力销售市场。
2006年,云南电网公司电量销售跨过500亿千瓦时大关,同比增长24.96%。其中,省内售电量425.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西电东送电量107.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36%;对越南送电7.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2亿元。
进入2007年,云南电网公司在南方电网公司的领导下,正全力向南方电网“打造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国内领先、国际著名企业”的战略目标奋进。今年云南电网建设投资将超过70亿元,预计投产项目81项,比去年增加26项,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把云南建设成为以水电为主的全国优质能源基地的战略构想,到2020年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将突破8000万千瓦。届时云南电网将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省级电网公司。
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责任电网”大有可为。
(编辑: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