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企业之窗 >> 名企招聘 >> 正文

中国电网的智能化未来
转自: 时间:2007年01月30日14:11

经济增长带来的电力需求使中国电力企业必须加快改革步伐  

  曾几何时,停电、限电是困扰中国许多城市的问题,“电老虎”的称谓体现了人们对电力企事业单位独特地位的“敬意”。现如今,电价上涨、电力服务等问题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力行业的“虎威”在正被市场化浪潮席卷的中国成了众矢之的。中国经济和社会正在经历的飞速发展和深刻变化,给传统电力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处在风口浪尖的中国电力企业需要以创新的思路实现变革与发展,更好地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电力行业具有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的双重特征。世界范围内的电力改革虽然“殊途”,但却在某种意义上“同归”——都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升服务为目标。早在20世纪70、80年代,英美等国政府就已着手组织对电力行业的改革,逐步放松电力管制,陆续开放发电、输电/配电以及电力批发/零售市场,通过竞争提升效率。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与发展,英美的电力行业已经实现成熟的市场化运营,电力企业也已实施规范的公司化运作,目前正处在向新型能源公司转型的过程中。相比之下,中国的电力改革起步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了政企分开、厂网分离,形成了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的基本格局,并设立了电力监管机构;电力行业的市场机制正在形成,电力企业的公司化改革正在深入。  

  变革并不是中国电力行业目前唯一的主题。与国外相对成熟稳定的电力市场不同,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飞速发展带来强劲增长的电力需求,造就了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中电力市场。据估计,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995年的58478亿元人民币增长为224000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9.4%;而同期中国全社会电力消费总量将由10103亿千瓦小时增长为36300亿千瓦小时,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8.9%。除了总量的压力外,随着中国城市化及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用电需求和负荷模式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这也对原有的电力生产和传输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对电力企业而言,电煤价格上涨、土地资源紧张都增加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困难;从政府的政策导向来看,“十一五”设定的节能和环保指标也对电力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对电力供给的可获得性、非歧视性及可承受性提出挑战;而尚未完成的电力改革仍有待解决原有体制的遗留问题和社会电力普遍服务机制的建立、健全问题。  

  中国电力行业所处的阶段和中国电力市场的特点给中国电力企业,特别是电网企业,带来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如何在继续有效支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下,提高电力投资和建设的效率;如何在电网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复杂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如何在继续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提高电网运营维护的水平;如何在继续保证用户电力供应的前提下,提高对用户的服务水平;以及如何在完成输电、配电、售电和电能交易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针对电力行业的特点和电网企业运营中遇到的挑战,IBM与全球电力专业研究机构、电力企业合作开发了“智能电网”解决方案,并已在欧美多家先进电网企业成功实施和应用。该方案是一个完整的信息架构和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对电力客户、电力资产、电力运营的持续监视,利用“随需应变”的信息提高电网企业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电网可靠性和服务水平。  

  将智能电网解决方案与中国电力行业和电网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建设智能化的中国电网,将帮助中国电网企业建立电网运行和管理的“中枢神经系统”,更科学高效地进行电力投资建设决策,减少电网固定资产投资支出;更安全经济地进行电网运营,减少电网运行费用并提高供电可靠性;帮助电网企业梳理和完善业务流程,提高运营管理水平;还可以帮助电能消费者制定和实施更经济的用电策略,提高电网企业营销和服务水平。最终,智能化的中国电网将有力推动中国电网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从而更有力地支持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作者为IBM大中华区业务咨询服务事业部中国商业价值研究院研究总监


(编辑:黄彦)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