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知识 >> 脱硫技术 >> 正文

W803新型磺化酞菁钴
转自: 时间:2007年01月31日14:19

山东东明石化年加工原油能力120万吨。2005年,东明石化三催装置催化汽油出现硫醇含量偏高、博士试验不合格情况,后经采用传统磺化酞菁钴补碱再生,博士试验仍不合格。2005年12月,武汉科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合格主要原因是原料油硫含量逐年增高,汽油中大分子硫醇在活性炭吸附的传统磺化酞菁钴催化作用下化氧化不彻底所致,该装置中的活性炭运行还不到一年半,远未能达到预期使用三年的目标。

针对这种情况,武汉科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建议,在不更换活性炭的情况下,使用武汉科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新开发的W803新型磺化酞菁钴(双核酞菁钴磺酸铵)补碱再生。为此东明石化技术人员对传统磺化酞菁钴和W803新型磺化酞菁钴进行了碱溶性对比试验,在水溶液中,两者溶解性均较好,但按无碱脱臭工艺条件加入10%碱液后,传统磺化酞菁钴立即出现大量碱不溶物,W803溶解静置四天后未见沉淀产生。

2005年12月28日,公司开始用W803新型催化剂补碱再生,W803负载量为千分之一,再生完成后,当天出口汽油博士试验全部合格,避免了重新更换活性炭带来的经济损失,目前装置运行稳定。 

W803新型磺化酞菁钴脱硫时的相关化学反应为:

脱硫过程:

  H2S(气相)=H2S(液相)

          H2S(液相)+NaOH=NaHS+H2O

          RSH+NaOH=RSNa+ H2O

          COS+2NaOH=Na2CO2S+H2O

          CS2+2NaOH=Na2COS2+H2O

再生过程:

          2NaHS+O2=2S+2NaOH

          2RSNa+1/2O2+H2O=RSSR+2NaOH

到目前为止,东明石化从未出现过硫醇含量超标和铜片腐蚀不合格现象。W803新型磺化酞菁钴与传统磺化酞菁钴相比,具有碱不溶解物少、载氧能力强、催化氧化活性高的特点,能为厂家带来生产上的便利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是传统磺化酞菁钴的理想替代品。


(编辑:陈梅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