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07年, 是辉煌的五年,也是贵州电力工业、贵州经济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五年。 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回眸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的五年,贵州电网公司在南网方略的指引下,企业发展步入了又好又快的时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
五年前,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以厂网分开为主要内容的电力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在贵州这片多彩的土地上,一个全新的电网公司出现在人们面前。从此,在南方电网公司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贵州电网公司加快了与南网大家庭的一体化融合,“对中央负责,为五省区服务”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打造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国内领先、国际著名企业”“坚持“强本、创新、领先”的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的工作方针和“六个企业理念”,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号令”“依法经营二号令”,经过公司3万供电职工和省公司一届届领导班子扎扎实实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一年一个台阶,呈现出勃勃的发展生机。 ——贵州作为南方能源基地的宏伟战略目标已初步实现。主要表现在年外送粤、桂、湘、渝等省(区、市)的电量已从2002年的55.37亿千瓦时,猛增到2006年的287亿千瓦时,五年增长418%;其中外送广东的电量超过140亿千瓦时,占当年广东年用电量的10%左右;外送电力最高负荷已超过550万千瓦。今年头9个月外送已近200亿千瓦时,年内可突破300亿千瓦时。贵州作为南方电网内电力电量平衡的重要能源基地的作用已初步显现。 ——电网统调发售电量实现大幅增长。2002年电网统调发电量383.87亿千瓦时,售电量342.76亿千瓦时;2006年分别增长到830.7亿千瓦时、767亿千瓦时;增长率分别为116%、124%。发售电量以3年左右的时间就翻了一番的速度迅猛增长,为保障贵州和广东等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电网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电网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到2006年,双双突破了双百亿元,成为贵州唯一年销售收入突破双百亿元的企业。资产负债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电费余额,实现利润均完成了南方电网的考核指标要求;安全生产也出现了历史上少有最好的势头,与2002年相比,呈现出跨上历史性新台阶的发展趋势。 ——电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电网结构不断改善。2002年,贵州电网拥有110、220、500千伏公用变电站643座,变压器934台共203万千伏安,线路条数1178条回路长度共20534千米;到2006年,已拥有110、220、500千伏以上公用变电站746座,变压器1025台共3304万千伏安, 线路1336条回路长度共28941千米。连同35千伏和10千伏配电网,以及400伏220伏低压线路,贵州电网拥有的线路总长度达数十万千米。2002年贵州电网的500千伏主网架结构虽已形成了三角形环网,但500千伏的电网骨架,特别是“十五”期外送通道“两交一直”,仍处于建设初期。到了2007年9月,贵州电网的500千伏骨干网架出现了重大变化。500千伏“日”字形环网已经形成,省内500千伏输电线路已由9条,增至30多条,总长度已达2000多千米;500千伏交流变电站和直流换流站共计9座,黔电送粤通道已建成“3交两直”;加上外送湘、渝、桂的8条220千伏输电线路,到2007年9月贵州电网的外送能力可达800余万千瓦。 ——农村电网的建设发展更上一层楼。2002年,贵州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进入尾声。但贵州电网公司并未放松农村电网的建设力度,随着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进一步加大农村电网的建设力度,制定了“十一五”期县级电网和省委省政府“百村试点”电网发展规划,并于2007年投资近6亿元,对全省最后109个无电村实施“村村通电”工程。
(编辑:孙小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