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精英历程 >> 正文

农电战线上的默默奉献者
转自: 时间:2007年10月16日08:44

    在江西上饶供电公司农电活跃着一个中等个头,体态微胖,在胖乎乎的脸蛋上眯缝着一双小眼睛的年轻人,他就是上饶供电公司农电工作部主任李新国。一提起李新国,人们不免就会想到他是上饶供电公司唯一荣获双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电力企业经营与管理专业学士学位和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人;一提起李新国,人们不免就会想到他是一个荣光耀眼的农电工作部主任,在他管辖范围内有一个是国电公司双文明单位,两个省电力公司一流供电企业,7个县(区)公司就有6个是省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江西省第九届文明单位;一提起李新国,人们不免就会想到国电公司总经济师兼农电工作部主任李振生、副主任王抒祥多次考察上饶农电发展和管理时,对上饶农电给予的评价:“在江西农电发展和管理中,上饶农电处于领先水平”;一提起李新国,人们不免就会想到他的友善、他的平易近人,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总是面带笑容,似乎对于他而言不知什么是忧愁,什么是烦恼,让人感受到的永远是快乐,永远是自信。他正是抱着这种乐观心态在上饶农电战线上默默地奉献着,无怨无悔;也正是他的这种毫无畏惧的拼搏精神带领着上饶农电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农网改造结硕果 

    2000年10月,在“两改一同价”工作刚拉开序幕的时候,年仅32岁的他从江西乐平电厂调到上饶供电局,双肩挑起了上饶六县一区的农网改造任务。别看他年仅32岁,但在乐平电厂却是一个年轻的老兵。1990年上海电力学院毕业的他分配到乐平电厂工作,先后任电气专业技术员、值长、电气车间副主任、生技科副科长、科长、副总工程师。乐平电厂分流后调到上饶供电局,先后任农电科副科长(正科级)、农电工作部主任,主持六县一区的农网改造工作。 
    上任伊始,正是江西省“两改一同价”工作的关键年。在这关键时刻,作为刚上任的他面临的压力很大。面对有限的资金,面对薄弱的上饶农网,面对新形势下的农电体制改革,他处于两难境地。这些新的命题,给这个从未经手过供电局事务的他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考验。然而这些考验对于一个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态度的他来说,确实又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上任以后,他没有畏难,而是迎难而上。工作环境不熟,他就经常深入到各县(区)公司做调查研究;业务不精,他就虚心向当地老供电职工请教;工作有困难,他就主动请示领导,争取上级支持。通过几年的努力,他已成为上饶供电公司农电工作的行家里手,在农电的技术和业务上他已成为上饶供电公司的顶梁柱。省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也对上饶这个后生小子刮目相看。 
    在农网改造过程中,特别是近两年,由于任务重,工期紧,他经常加班加点,上任至今,他已分不清哪是白天,哪是黑夜;哪是上班,哪是休息。更不要说什么双休日、黄金周。去年,就连已办好手续一家人去香港旅游,也因农改紧张而中途放弃。对于这点,他的妻子和女儿至今都还心存怨言。三年来,在他头脑中,思的是工程,想的是进度,虑的是质量,农网已经深深网住了他的心。“既然要改,就要改好,这既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人民负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确保设计、施工进度和质量,他要求设计、施工单位与其签订《设计、施工进度和质量协议书》,同时还要求其交纳保证金,对于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他就认真到这样的地步。难怪许多与其打过交道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无不对其过分的苛刻表示不解:为公家做事,何必太认真?同时,为规范农网改造工程的管理,他还制订出台了《农网改造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投运管理办法》;为完善35千伏工程投运方案,他就成立了验收启动委员会,自己亲自担任主任,逐一把关。同时,为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上问题,他也是据理力争,规避安全隐患。这种不唯上,不违心,只唯理的作风得到省公司农电工作部领导的肯定。如当时省公司统一设计建设的小型典型站,就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为进一步完善变电站建设,规避安全隐患,他就与上饶设计室一起设计了小型综自站的建设方案,并报省公司审批,经专家反复论证,同意了小型综自站的建设方案。正因他这股认真劲,他把全国农网改造先进县、全省第一个农网改造竣工验收县囊括在自己的辖区内。 
    在农网改造过程中,他总是亲力亲为,似乎有使不完的劲,操不完的心。每一项工程资料他都要过目,每一份工作报表他都要审查,每一个农改项目他都要把关,每一桩施工工程他都要监督。用他们部里同事的话说,只要是农电的事,他都做到烂熟于胸。在今年开展的“农网回头看”活动中,他带头加班加点,梳理了农改以来的工程质量、工程量、竣工资料、安全隐患等,为巩固农改成果,规范农电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还得到了国家发改委调研督查团的高度评价。为确保施工进程和质量,他还经常下现场实地勘测、参与农网改造施工指导。由于上饶地广山多,改造到一些偏僻山区经常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时工作到很晚,缺少照明,他就用车灯来照明,一直把事情处理好才肯罢休,确实有一股不干完不睡觉不吃饭的牛劲。对于这点上饶恒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的徐多荣老板就深有体会。为了跟踪调试自己的设备,徐老板经常与李新国有来往,有时徐老板也会到施工现场去看看,但每次都是非正常时间吃饭使他再不敢去现场看了,他总是说去多了不得胃病才怪呢。 
    在农网改造过程中,他还常常把客户利益看得至高无上。在去年7月中旬,正是夏季用电高峰,也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为了保证广丰卢林工业园60多家企业的正常生产,他就带领施工人员利用周末两天时间对芦林工业园区变电站进行改造。两天的时间,要更换两台5000千伏安主变、35千伏开关及刀闸、10千伏开关及刀闸,还要对设备进行调试、试验、投运,这是多大的工作量,然而为了客户的利益,他想只有自己给自己挤时间。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他两天两夜都坚持呆在现场,亲自指挥,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12点,待第二天投运成功之后,也是他中暑倒下之时。 
    还有一次,是去年元月,正是两节保供电时期,圭峰变电站改造,为了更换一台8000千伏安主变及变电站改造,也是一天完成。当时正下着雪,为了保证工作质量,确保工期,他动用了100多号人,亲自在现场指挥。雪是不停地下,但改造工作并没有停止,他一直工作到晚上9:00钟才结束。看到成功的投运,虽然他手冻肿的像包子,但心里还是热呼呼的。 
    上饶的农网建设与改造,正是在他精心组织、指导、监督和协调下,于2003年9月全面完成一、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进度列全省前列。同时,七县(区)公司的农电体制改革也全面完成,乡镇电管站全部改制为县(区)公司的派出机构,实行了电力一体化管理,完成率达100%。 
    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2001年,上饶供电公司所辖的广丰县公司荣获全国农网改造先进县、全省第一个农网改造竣工验收县,该县公司经理也因此荣获全国农网改造先进个人,还有一位供电所所长荣获国家发改委农网改造先进个人。2002年所辖七县(区)公司一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率先全部通过了省验收委员会的验收。 

    农电管理谱新篇 

    随着第一、二期农网改造的完成,县(区)公司的高、中、低压网络已初步建成,对县(区)公司的管理也就成了他的头等大事。为了县(区)公司的管理,他也是殚尽心虑。由于县(区)公司长期由地方管理,其人员素质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仍然停留在低水平的层面,离改造后电网的管理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为全面提高县(区)公司人员的素质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李新国同志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率先提出了以“三抓一创”(抓管理、抓队伍、抓发展、创一流)为主线,以“职责到位、管理到位、管理规范、工作高效、服务真诚”为目标的农电管理新思路。 
    效益是企业的生命。要想企业生存发展,就必须出效益。要想企业出效益,就必须强化内部管理。对此,李新国感同身受。面对县公司过去混乱的管理现状,他率先从基础台帐入手,建章立制,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优。为了规范各县公司的基础台帐,他几乎是手把手地教。不仅去县公司现场指导,还统一印制了部分台帐下发。目前各县公司已基本达到了“三统一”和 “三化”。“三统一”即统一标准、统一格式、统一归档;“三化”即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极大地方便了工作。不仅如此,目前还有两个县公司向国网一流标准迈进。在抓基础管理的同时,他还加大了对经济、指标、财务工作的全过程管理。不仅在县公司推行了预算管理、经济活动分析制度,而且加大县公司资本运作和成本运作力度,降低农村售电成本,利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全面规范、整体推进经营管理工作,使各县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他还率先在市公司利用多媒体系统进行农电经济活动分析,目前此举在县公司也正在逐步推广。同时还将推广应用到安全生产分析上。为了强化规范县公司“新三会”的管理,成立了上饶供电公司农电董事监事局,他兼任秘书,完善和落实了“新三会”的责权,推进县公司按《公司法》动作,制定了办法,对涉及农电工作的相关领导部门的负责人利益与县公司业绩挂钩。同时,规范了日常管理过程中,针对供用电合同所存在的安全责任不明确、承诺服务不规范、法律程序不健全等问题,他在上饶农电率先统一规范了农电供用电合同。电费回收对于县公司来说,永远是个老大难问题,但电费又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转的有力保证。针对这一老大难问题,李新国同志总是从睡梦中惊醒,为保证今年的电费回收,他于今年率先制订了《农电电费结零考核办法》,以此来指导和考核农电电费回收问题。 
    对于安全生产的管理,他更是绞尽脑汁。他不仅在该省率先制订了《农电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办法》,而且还率先规范了县公司的大修、技改、降损、安措等管理,促进了县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有计划的管理。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大力坚持安全“一票否决”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了“两票三制”的管理制度。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不仅加大了安全宣传培训力度,而且加大了奖惩力度。记得有一次他赶往广丰县公司检查工作,在去的路上,看到一台区低压侧正在检修,但检修人员在台区上没戴安全帽,并且安全措施不到位,李新国立即叫司机停车,督促其做好安全措施,并来到县公司落实查处此事,并再三告诫,严禁习惯性违章。据司机告诉我们,李新国经常这样,走到哪,管到哪。只要是发现习惯性违章,他都丝毫也不放过。正是由于李新国同志这样抓安全工作,也使得上饶公司农电安全在全省名声雀起,去年,上饶公司农电作为唯一一个市级公司随省电力公司参加了国网公司举办的农电安全管理经验交流会,上饶公司农电安全管理典型做法在经验交流会上得以交流。 
    日本企业家伊桥俊颜说过:“一个企业如果拥有了比其它企业的过人之处,如技术、人才、经营理念,那么这个企业即使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变革,历史也不会抛弃它。”对此,李新国深有感触。由于历史原因,农电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要想把农电工作搞上去,提高农电工的素质是当务之急。为此,他加强了农电工的培训力度。几年来,组织了从经理、供电所长到安全员、普通员工的一系列培训班。各县(区)公司也都制定了职工培训计划,如合理安排各县(区)公司经理及班子成员参加省公司的岗位培训,培训率达95%以上,并且由省公司组织,由市公司农电工作部承办,100%对供电所所长进行岗位培训;同时为加强供电所所长的党风廉政建设,于今年7月底还举办了两期供电所所长党风廉政建设培训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加大农电工培训的同时,他还提议并主持召开研讨会,规范了农电工的聘用合同,并对农电工的经济收入、各类基本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险等)进行了统一规范,解决了农电工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农电工的积极性。 
    为全面提升农电企业的管理水平,他还意识到两个文明一起抓的重要性。为此,他加大了县(区)供电企业创建文明单位和创建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的步伐。继2000年,广丰县、玉山县两县公司获省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以后,2001年度,上饶县、弋阳县两县公司也获省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2003年,广丰县公司获国电公司“双文明单位”称号,信州区、横峰县获省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称号。截止2003底,我公司所辖七县(区)公司86%的获得省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江西省第九届文明单位”光荣称号。广丰、玉山两县公司成为省电力公司首批省级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全省只有6个,而上饶就占了2个)。同时,广丰、玉山两个县公司不骄不躁,又迈开了创国网一流、创国网首届文明单位的步伐。 
    通过几年农电管理工作的加强,进一步巩固了上饶供电公司农电管理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对上饶几年的农电管理工作,国电公司农电工作部郝处长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他在考察上饶“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活动时,对陪同来的省公司领导说,“江西农电管理水平发展不平衡,无需到外省去看了,到上饶来看看就行了。”上饶取得的一系列荣誉,也可佐证郝处长的评价。2003年,上饶供电公司喜获全省农电管理年活动考核评比第一名;上饶供电公司所辖的广丰、玉山两县还荣获全省十强十佳县供电企业。今年,上饶县公司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第一个通过全省县调自动化实用化验收。李新国同志本人也多次代表国家电网公司参与国家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的考评工作,并深受国网公司农电工作部领导的好评。 

    情到真处方动人 

    上饶农电,之所以取得今天骄人的成绩,是与李新国本人的个人付出分不开的。 
    全身心投入,这是李新国同志成功的关键。他来上饶供电局的四年多时间里,从来就分不清哪是工作时间,哪是休息时间。一年365天就有330天在外面,除了过年,四年来还真没有完完整整地与家人度过过一个节假日。自己的手机和办公室号码经常成了热线。他总是随叫随到,永无怨言。无任多么困难的事,他总是笑着面对。正因此,他觉得欠家人的太多太多。记得刚来上饶,女儿才6岁,上小学二年级。因为两夫妻都非常忙(妻子刚来时在解放站营业窗口上班),无暇顾及送女儿上学,女儿一直以来都是自己上学。记得有一次在月兔春大酒店门口的十字路口,因川流不息的过往车辆竟吓得她不知所措,哭了起来,还是好心的过路人把她带过马路……更不要说什么女儿的家长会、生日会了,老师还不知她爸爸长啥样呢?今年,他姐姐生病在上饶住院动手术,他也是无暇顾及,到姐姐半多个月出院后也未去看过一次,照顾服侍姐姐的任务就落到了妻子身上。家中还有两个年迈的父母,作父母的老无所求,不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常回家看看,然而对李新国来说,欠父母的太多太多。自己都不知这几年见过父母多少回?每想到此,他常是潸然泪下。他妻子看着他总是忙忙碌碌,从不见歇息,有时也会半关心半责怪他,全局就属你最忙,没有你好像地球不转似的?他总是说,我是一名党员,我不带头做,谁带头做,多做点又不会累死。妻子每次看到他这样忘命地工作,知道劝也没用,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只有心疼的份了。 
    严格要求,这是李新国同志成功的秘诀。与李新国同志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他一向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原则性问题从不放过。记得广丰创一流时,千头万绪,他又是督导组组长,责任重大,为了达到创建标准,他经常深入到现场进行指导,连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对于这点,督导办的人都深有感触。对待下属,他也是严格要求。对于新调来的叶玲来说就深有感受。上班期间不允许迟到早退,不允许上网聊天玩游戏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这是同事们给她上的第一课,同事告她李主任看到后会说的。对材料的认真程度,这是给她上的第二课。李主任对材料的认真程度常常是精确到标点符号,这常使这个刚来的新手,感受到工作不敢含糊。同时,针对本部门的工作特点,提出“首问负责制”,对待群众上访,那是要求首问负责。记得有一次县公司一办事人员上来办事,当时十点来钟,办事人员与李主任打过招呼以后,找到具体分管人员,然而分管人员因手头有别的事,叫他下午再来,而县公司办事人员也没说什么,与李主任打过招呼后要走,李主任随口问了一句:事情办的怎样?当得知事情没办成,要他下午再来。李主任一想,县公司的人来一次不容易,当即找到分管人员,当看到他并没有什么要紧事时,责令其马上办理,此事,在农电口传为美谈。他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无不乏关心下属。据同事说,李主任严而有度,对待同事总是以关心帮助为主。即使某个人做了什么,他总是耐心教导,并说下次别再犯这样的错误了。有时加班很晚,他总是亲自开车送他们回去,特别是女孩子,他总是看到她们开门进去后才离开,对于这点叶玲就有亲身感受。 
    诚心为民,这是李新国同志的魅力所在。在农网改造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人与事。广丰县洋口镇的三位70多岁的老人就不会忘记李新国这个恩人。他们三位老人因家门口有电线杆,出行生活都不方便,也不安全,三年申诉未果,当找到李新国时,李新国认真了解情况后,当即决定迁移。当电线杆远离三位老人家门口时,三位老人见着李新国就下跪,“好人啊,谢谢,谢谢您呀!”李新国赶忙扶住老人,动情地说:“老人家,是我们对不住你们啊,请你们原谅!”。是啊,用情唯真方动人。对于位于海拔1600米以上的广丰岭底乡铁山村岭头120户人家来说,也不会忘记解放以来的第一次通电,当通电剪彩的那一天,那种场景令人看了都心潮澎湃。鞭炮声此起彼伏,四面八方赶来的村民,其喜悦心情赛过过年,他们是由衷地感谢供电部门为他们送来了光明,孰不知,这其中不知融入了多少李新国同志汗水和心血。上饶县郑诗洋也是如此。山高路偏,山民居住的地方从五府山镇进去驱车40多分钟,再爬上50分钟的山路才到郑诗洋,为了当地居民通上电,落实毛日峰总经理“哪里有人烟,电就送到哪里”的指示精神,李新国同志带领一班人多次实地考察,落实线路方案,最后在一个月内通上了电。上饶农电在2002年就消灭了无电村。 
    李新国同志就是这样,情到真处方动人。他也因此很得人缘。他所领导的科室多次荣获文明科室,他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学习标兵。他本人还曾评为“江西省优秀电力青年”。在农网改造和农电管理中,他还曾有很多次荣誉加身的机会,但他都让给了基层。当有人问他:“你干了那么多,应得的荣誉为何不要?”但他总是说:“我没干什么,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他就是这样,干事的时候总是抢着干,拿荣誉的时候总是往后缩,这就是上饶供电公司农电工作部主任李新国作风。

(编辑:曾燕)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