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电力专家 >> 正文

从学习中寻找攻克难题的钥匙
转自: 时间:2007年10月16日08:45

杨文虎 黄顺平


  截至8月27日,湖南长沙电业局线路管理所创造了安全生产3700天的新纪录。该所员工说,他们肩负着72条共计1243千米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任务,全都是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大,能创造出这样的成绩,所长彭国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知识克难关


  1977年,彭国泉参加工作后,成了一名输电线路检修工。当他看到师傅敬业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钻研技术,做一个合格的检修工。在工作中,他仔细观察别人操作,不管是老师傅,还是新工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彭国泉都虚心请教。工作之余,他把自己关在宿舍里,钻研专业书籍,看设备图纸。由于勤奋好学,他很快在同一批青工中脱颖而出。
  只要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彭国泉就从学习中寻找攻克难题的钥匙。为降低输电线路雷击障碍率,彭国泉刻苦钻研高等数学和过电压技术等专业知识,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他还多次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座谈,广泛听取意见。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提出降低输电线路雷击障碍的新办法并获得成功。2003年,彭国泉撰写的《输电线路防雷和雷电屏蔽模型的几点看法》等论文,先后在《湖南电力》等刊物上发表,受到专家的好评。在系统内推广后,有效地降低了输电线路雷击障碍率,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勤思考多创新


  工作中,彭国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自2002年担任所长以来,先后解决了施工检修中多道技术难题。
  为配合湖南省委“七办”工程,110千伏榔窑钢线因跨越房屋和公路,需吊立50余米高的钢管杆,施工难度较大,若有闪失,就可能危及人身安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一连几天,彭国泉都在办公室反复算数据、画图表,直到心中有数。施工当天,彭国泉指挥120吨吊车采用“五点起吊法”,成功立起了当时湖南省最高的钢管杆。
  为配合长沙市绕城高速路望城坡高架桥的建设,需拆除110千伏天桃坪新线9号、10号铁塔,新立二基高塔。组立新塔和拆除旧塔的工作均在长沙汽车西站人流、车流集中的停车坪内进行。两条10千伏线路要确保市政府正常办公和沿线居民的正常用电,因此不能停电,又因施工现场复杂而不能搭设跨越架。这种情况下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人员触电伤亡。彭国泉镇定自若,采用带电作业车绝缘斗臂作支撑传递的方法,确保了任务的圆满完成。


  全身心育新人


  线路管理所员工们都知道,彭国泉有个记笔记的习惯,每逢大型施工,从材料准备、人员分工、安全措施、遇到困难及办法,他都一一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他的工作笔记已有数十本,经常被员工借去研读,这些笔记本被他们称为实用字典、工作手册。
  近年来,彭国泉一直忙着传、帮、带,把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操作本领无私传授给大家。每次到施工现场,他都手把手地教。在他的精心培养下,已有二十多名青工成为生产骨干。
  彭国泉一心扑在工作上,只要有线路检修和施工,在现场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因为工作业绩突出,他多次被长沙电业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荣获湖南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称号。在他的带领下,线路管理所先后荣获长沙市“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等众多荣誉称号。


(编辑:曾燕)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