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都有很多证书
英语四六级证、计算机二级证已不稀罕,雅思证、注册会计师证、驾驶证、导游证等一些证书又成了大学生就业前追捧的热点。大学生中的“考证大军”不惜重金,试图通过考证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但面对坐拥一身证书的大学生,企业真的会照单全收吗?
调查:
考证能干啥 多数人迷糊
《爱丽丝漫游仙境》里的猫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那么你哪儿都到不了。”这句话用在时下大学校园里的考证一族身上或许并不为过。
10月17日,沈阳工业大学校园里,大三学生朱霖,正在为校报准备一篇关于校内大学生“考证”的调查,多天的线索搜集,她发现身边一些学友们在考证、特别是在考“校外证”上存在盲目性。
大三的小B,准备学习物流师的资格证,但考前他对物流师的认识并不全面,比如高级物流师只有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才可以参加认证,中级物流师大学里这个专业的学生直接可以考。非专业的小A却硬要花费2000多元钱,报名、培训准备去参加考试,在培训课上老师上主要的任务就是划重点,很少涉猎相关行业的知识,想考试过关,只能靠死记硬背,结果得不偿失。因为目前好多学物流专业的学生拿着证都难找到相关工作。
小C目前正在准备考导游资格证,她的初衷是发现在各地旅游时,有导游证的到景点不需要门票,爱好旅游的她想拿这个证省钱。但事实上小C不了解的是,考导游证前期需要培训、买材料,拿到证后每年还需要年检,省钱的目的未必能达到。
通过回访朱霖发现,类似于报关员资格考、国际贸易报单员证、外交员认证等,没有一定从业经验的人参加这些考试,实际通过率都非常低,而其中有些考试花费都会超过上千元。
沈阳建筑大学大三的学生李海涛,在准备考驾照,而他的不少同学都参与IT方面的培训,说到考证的起因,多数同学表示,前几届的学长在招聘时好像能用得上,至于什么样的企业看中那类的证件,他们似乎并不太了解清楚。
企业声音:
纯技能型证书有时会看
东软集团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宋清君坦白,对拥有证书的大学生企业在初选时会有所关注,他们看中的多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一些程序设计大赛或是机器人大赛等,企业从中可以寻找出应聘人团队合作的亮点,对这点东软非常看中。至于社会上IT培训类的证书,我们只把它看成是应聘学生学习态度检验,至于能力方面我们会有自己的评断标准,没有证书,有能力我们也会录用。
东宇房产公司人力资源部贾楠首先表明,企业对大学生持证并不反感,但对不同类型的证书认可程度却是不同的。举例说企业如果需要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少大学生都会带着人力资源资格证前来应聘,但事实上这个证,学这个专业的大学生几乎人手一份。此时,拥有这个证的本身并不能说明这个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如何,所以他们企业对这类具有普遍性的证不会看重。相反如果需要招收房开人员,如果大学生在应聘时能持有预算工程或是项目管理方面的证书,企业则会高看一眼,因为这些证书更多是属于技能型的。
谈到对大学生持证应聘的看法,安利(中国)北方区人力资源经理张萌也认为,拥有这些证书只是个人资质的证明,公司只会将其作为一个参考指标。他们企业看重的是大学生是否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是否在持续学习的态度、坦诚沟通等方面有潜质,接下来公司才会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培训。公司认为潜力是对应聘者们的基本要求,因为能力可以通过潜力培养,学历也可以通过潜力获得。
专家建议:
三类证书学生可关注
大学生们的考“证”热,同样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辽宁省人才研究所所长姬养洲研究员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新职业的增加,大学生在自己的专业或相近的专业领域内获得新的资格证无可厚非,但一味追求持证,考一些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资格证,未免得不偿失。还不如集中精力,多从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上花功夫。目前,从证书的类型看,对大学生找工作有帮助大致分三种,一是与自身专业紧密结合的准入类证书,二是通用证书,比如营销类的,另一种是技能型的如网络认证、网页维护等。
此外,大学生考证时,还要考虑相关费用,有的证想学费用比较低,可能今后就业时用处不大,大学生本身还比较感兴趣,不妨可尝试一下。但对于如动辄几千元的职业经理人的培训等,浪费了金钱与精力不说,到头来真正能用上的机会却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