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美国马里兰大学校长C.D.莫特教授
引言
具有145年历史的马里兰大学是一所公立学校,坐落在华盛顿郊外。二战结束后,美国联邦政府为所有退伍军人提供学费和生活费进入大学,从而使马里兰大学进入了快速发展期。1957年苏联卫星升空后,美国产生科技落后的危机感,联邦政府于是把大量军费投放大学,用于发展科研和教育,对马里兰大学的发展起了很大影响。
马里兰大学前副校长刘全生博士不久前对记者说,马里兰大学近10年来发展很快,现有30多个项目在全国排名25位之内,物理系和计算机系在全国排名第10名左右。他透露,他们下一个目标是争取进入公立大学的前10名。马里兰大学究竟是如何发展成名的?它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最近,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校长莫特教授。
公立大学肩负社会使命
记者:校长先生,马里兰大学是一所有名的公立大学,请问公立大学与政府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政府在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莫特:在制定教学大纲、招生标准和学位标准以及科研项目方面,大学是独立于政府的,州政府不插手。州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提供教育经费和资源,但不直接控制我们大学的计划,不直接参与工作。但在另一方面,联邦政府为公立大学提供大量科研经费,我们大学的教授与其他大学的教授竞争这些经费,政府还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因此,就资源而言,政府对马大的科研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此外,校长有权独立开展与工商企业、政府以及外国政府和公司的合作关系。
记者:作为公立大学校长,你是州长任命的还是通过一个委员会选举产生出来的?
莫特:一个由学生、教授、校友和校方工作人员组成的委员会在全国各地寻找校长人选,最终由校务委员会决定。校务委员会有17人,他们都是由州长提名,负责监督和管理大学,向州政府报告预算,任命校长和副校长,权力很大。
记者: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
莫特:公立大学有公共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满足社会进步的各种需求。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土地拨款法,通过成立公立大学来支持农业发展,当时主要有机械和工程项目,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公共目的而创建的大学,也是美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开始。公立大学现在都有教育、科研和服务三个部分。公立大学需要面对许多选民,有许多服务对象。私立大学可能也从事不少公益项目的研究,但没有为社会服务的使命。
记者: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各有什么所长,又各有什么所短?
莫特:公立大学的使命是要照顾政府、社区和社会的需要,劣势是面对的对象太多,不同的人对办学方向有这样那样的要求,大学要解决许多问题。私立大学把教育和科研的重点放在特定的需要和有选择的项目上,其大学使命由校董事会决定,所以对社会的贡献相对较少,但私立大学可以把资源集中在一些感兴趣的领域。
记者:长期以来筹款是私立大学的事情,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请问马大目前有多少基金?公立大学在筹款方面碰到什么问题?今后发展趋势如何?
莫特:马大迄今筹集的资金只有6亿美元,数字很小,原因是州立大学长期以来都是由政府提供纳税人的钱来办学。最早的公立大学从20年前才开始筹款,大多数大学是最近10年才醒悟过来的,因为政府对公立大学提供的经费越来越少。公立大学对自己独立筹集一些款项的做法没有做好充分思想准备,用了好几年才意识到面临的新环境。筹款对马大来说是个新现象,我相信公立大学最终会有许多捐款。
“伙伴合作计划”助大学发展
记者:能不能回顾一下你们大学经历的几个重要阶段?
莫特:我们学校在建校时是一所私立农业学院,主要是教育农场主的儿子如何成为文明公民,同时教一些农业科学知识。我们学校成立后马上破产了。内战期间南北军队都驻扎过这里,学校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1862年,学校重建时改名为马里兰农业学院,后与医学院合并,成立了马大。但是,当时大学的规模仍很小,只有300-400名学生。二战结束后,马大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到上世纪70年代达到目前的规模。我们现有3.5万名学生,其中本科2.5万人,研究生1万人。
二战结束后,我们大学开始发展国际项目。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大学周围政府、公司企业的强大资产为教育和科研服务。这里有联邦实验室、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联邦药物管理局、农业部等,还有许多大型私人企业。这些机构和企业有许多先进的设施,他们要求我们大学院系提供帮助,这为马大师生提供了许多合作的机会。在华盛顿地区,马大是研究型的大学,这样的“伙伴合作计划”对大学的发展特别有帮助。
记者:能否再具体说一说“伙伴合作计划”的内容?
莫特:我们的目标是与联邦政府和公司企业建立发展与研究的伙伴合作关系,把政府部门和公司企业的实验室和资产集中起来,我们利用这些资产进行创造和创新,从事高水平的研究。如果光靠一家的财力,政府或公司企业或大学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校园内还有国家档案馆和NASA的设施,它们也需要与我们大学建立伙伴合作关系,因为我们有许多天才的师生。他们与我们在一些特定的项目上开展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
关于“伙伴合作计划”,我举个例子:2005年1月,NASA的航天飞机升空执行一个太空冲撞任务,就是在太空中发射探测器,在距离地球8200万英里的高度与一个名叫“神庙一号”的彗星相撞,工程非常复杂。探测器在空中一分为二,一个是投射器,另一个是仪器平台。投射器以时速25000英里的速度与彗星相撞,仪器平台则测量彗星内部的结构,探测里面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NASA的这个工程预算4亿美元,由我们大学的一名教授领导。
聘请最优秀人才是关键
记者:自从你1998年出任校长以来,马大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听说你们下一个目标是争取进入公立大学的前10名。请问你主要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马大的教育和科研质量以及排名?
莫特:我们总是争取做正确的事情,走在科研的最前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招聘最好的人才,他们是真正工作在科研的最前沿。我们在生命科学领域招聘一名学科带头人,大约需要1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学科带头人可能只有30来岁。有了好的老师,我们就能招收到最好的学生,最好的学生跟最好的老师一起工作就能创造发明。最关键的是,我们为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提供设备,帮助他们专心从事科研工作。我们鼓励学生创造和创新,不墨守成规。
记者:现在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竞争。你们雇用一名最好的教员一年需要花多少钱?
莫特:如果你找不到优秀的教员,你就不可能走在科研的最前沿。走在前沿的科研往往是由几个出类拔萃的教员决定的。为了使大学处于科研最前沿,你别无选择,只有高薪聘请最好的教员。许多有才华的高官离开联邦政府时,马大是他们的好去处。比如杰克·甘斯勒曾在克林顿时代当过国防部副部长,也在公司担任过高级职务,非常杰出,我们招聘他领导马大的公共政策研究。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现在最成功的方法就是招聘夫妇教员。夫妇两人都是科学家,但不在同一领域。要是我们为一方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让他(她)喜欢这里的工作,另一半就很难离开。我们在招聘中尽量考虑对方配偶的因素,同时为他们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和设备,配备出色的助手和研究生,使他们心甘情愿留下来工作。
记者:那么,你们最优秀的教授年薪多少?
莫特:像医学院最优秀的教授年薪有50多万美元。大学教授的年薪约12-14万美元。教授的薪水很好。但是你要知道,仅用高薪是招聘不到最好的教员。教员需要薪水,但薪水是第三位的。在他们心目中,第一位的是他们想知道在这所大学的工作是不是最适合他们,是否最适合发挥才能。第二位是跟谁在一起合作,有些什么样的学生,与大学周围的关系又是如何。第三位才是薪水问题。从我们这里离开的教员,从来不是为了薪水问题,而是其他地方有更适合他们发展的机会。
办学要有国际视野
记者:能否谈谈你对马大的主要贡献?
莫特:美国的校长没有多大权力,我的任务就是激励师生为创建一所伟大的学校而共同努力,支持师生开展一流的科研工作,帮助他们聘请一流的人才和搭建科研班子,设法有效使用经费,提升大学的教育和科研水平,提高大学的排名。
记者:马大现有3000多名外国学生,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就有800名。马大现与中方的合作情况如何?
莫特:我们与中国科技部签署了在马大建设中国科技园的协议,为中国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和培训,扩展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视野。今年6月我访问了中国,与中国一些公司的总裁举行了会谈。8月,我们的一个高级代表团访问了北京、上海和广州。9月份,我应邀到江苏省出席市长经济顾问会议,然后在南京与中国公司的老总商谈建立伙伴合作项目。
记者:马大目前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莫特: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建立一所伟大的大学,一定要利用所有的聪明才智,所以我们认为“伙伴合作计划”非常重要,大学利用政府和社会的资源来为学生创造机会。我们也与外国政府和企业合作。我们的大学不再是地区性大学。大学现在好像跨国企业一样,已经全球化了,一定要有国际视野。
记者:最近10多年来,听说你每年都要访华好几次,你对中国一定有很多印象和感受。请问你对中国的教育有什么评价?
莫特:中国办学的人现在更多地考虑教学的硬件,学习世界各国好的教育体制。从美方的角度来看,中国办学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中国的大学必须走与社会和企业结合的道路,要有甘冒风险的企业精神,要在全球范围内与政府、公司企业建立伙伴合作关系。这是大学在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最大变化。(文汇报华盛顿10月29日专电 朱幸福 )
校长观点
马里兰大学校长莫特认为,中国办学的人现在往往更多地考虑教学的硬件,学习世界各国好的教育体制。中国办学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中国的大学必须走与社会和企业结合的道路,要有甘冒风险的企业精神,要在全球范围内与政府、公司企业建立伙伴合作关系。这是大学在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最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