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一家流域发电企业,当年的重组让许多人打了个问号;
闽江源流的金溪河畔,山坳里能不能飞出只金凤凰,有人质疑;
时隔5年,改革重组和可持续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实现质的飞越,如今的金湖电力就是一个明确答案。
致力实现具有一流水电流域管理控制模式的发电企业,金湖电力,充满信心!
梯级发展壮家业 备足后劲
"轴系振动,正常!","流量,正常!","瓦温,正常!"……
2007年7月16日19:00,华电福建金湖电力公司梯级滚动开发的第七级电站--高唐水电站1号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将投产发电计划整整提前了4个月,创出了福建水电建设史上同类型项目的新速度。"该水电站的建成投产,标志着公司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又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公司总经理邹宣永这样认为。
1号机组是高唐电站当年力争实现"双投"的第一台完成72小时试运行的发电机组,试运行结果显示:机组运行稳定,各部位温度、振动摆度、流量正常。其下一步投产发电将标志着高唐水电站开始发挥经济效益。
记者在现场控制室看到,此时高唐坝址金溪水位分别是上游141.35米,下游134.73米。施工现场中,技术人员正对这台机组各方面数据进行24小时监测,目前机组运行情况良好稳定,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优良标准。
该电站作为华电福建公司系统今年唯一投产的项目,严格按照集团公司与福建公司基本建设工作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在1号机组的工程建设中,金湖公司适时提出工程建设要"更安全、更优质、更和谐、更高效"的理念,与各参建单位团结协作,坚持"安、快、好、省、廉"的基建方针,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精心调试、精心操作,确保了1号机组一次启动成功、并网一次成功,为华电集团及华电福建下达的机组当年"双投"目标赢得了有利时间。
捷报频传,在该电站1号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的第二天,截止24:00,公司所属的孔头水电站实现连续安全生产3200天,良浅水电站实现连续安全生产4805天……,为实现今年的安全生产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然而,不过就在两年以前,2005年3月,公司自主滚动开发的大言水电站刚刚实现全面投产发电。那时,金湖公司果敢地再次提出新的发展目标:高唐电站正式全面开工建设。
这只言片语的背后需要付出的艰辛不言而喻。随后,高唐电站便快马加鞭、紧锣密鼓地着手建设。
随着高唐电站的开工,金溪流域水电资源的开发也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为此,金湖公司紧紧抓住华电集团公司深化内部改革,推进制度创新的机遇,积极尝试对外拓展,走出去,寻找合适的开发项目,增强公司发展后劲。
2006年,金湖公司凭借自身的优势和实力顺利接管了流域境内的黄潭水电站,对运行和维护实行全面承包运营。精心组织,细致管理,认真履约,努力确保黄潭电站的安全生产。在项目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黄潭电站在投产的第一年便超额完成年度经营计划,项目管理深得业主认可。
流域集控见成效 管理优化
几个单站重组成流域发电公司后,形成了点多、面广、线长及拥有多家参股办电发电公司的局面,包括4个中型电站、1条小流域四级电站、1个代管中型电站、1个在建中型电站,第一级和第六级相距100公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企业管理者这样认为:要实现流域管理的有效控制,就不能再照搬单站发电公司管理模式,重组管理不是几个单站公司管理方式的简单叠加,而应该根据流域发电公司特性,抓住关键问题,解决关键问题。流域公司安全生产管控的关键在于机构设置的统一精干、职能管理的协作配合、信息平台的快速反应、绩效评价的合理有效、文化氛围的积极整合。
在明确思路后,金湖公司开始了向既定目标的不懈努力。
根据企业特点,金湖公司积极推进流域集控系统的建设,着手管理控制模式的变革,努力实现管理的优化和提升。
随着大言电站的全面投产、高唐电站的上马,为充分利用有限的水力资源,提高水能利用率,金湖公司迅速投入到集控系统的建设中。一是加快两个中心的完善和建设,确保水调中心正常运行,发电控制中心投入试运行,实现流域水库集中调度和发电集中控制。二是加强流域水库联合水情分析调度,确保运行电厂和在建工程安全度汛。
在集中控制室大厅,记者看到,"滴水不漏,度电必争,"八个大字赫然醒目于墙上,时刻提示着每一位执守的水文人员。
2005年8月8日,时任福建省副省长苏增添到水调中心视察时,对金湖公司为上下游老百姓着想、为区域经济所做的贡献表示赞许。金湖公司成立以来,努力创建和谐稳定的流域环境,在提高自我发展的同时,认真履行好一现代发电企业所应尽的社会责任。
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公司设计并运行了"大公司、小电站,统一核算、集约经营,集中控制、分散维护"的管理控制模式,构建了精细集约、简单高效的生产作业、人事管理、资金核算、计划决策、采购管理等流程控制体系。推行流域梯级调度,追求调节效益和流域效益最大化,建立了机组集中控制和流域水情自动测报、水能优化调度和大坝闸门远方控制四大系统。积极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一体化流域资源管理系统,使之成为一个开放、先进、可扩充、易维护,可以满足公司管理应用的综合业务数字网络,形成集数据、语音、视频等多种信息传输方式的统一管理平台,进行流程管理和在线控制。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分配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快速成长和最优配置。通过文化整合和管理实践,形成流域公司管理特色的企业文化。
由于管控模式初见成效,重组后的流域公司效益有大幅度提高,安全生产形势也保持了平稳的态势。
人才开发呈亮点 盘活资源
2007年5月31日上午,金湖公司所属的良浅水电站厂房教室内,一堂以"全厂电源消失事故处理"为题的技术讲课正在这里进行,授课的即为该运营部运行组长。
类似于此的技术培训近年在金湖公司内已成为内部培训的常项工作。今年年初,金湖公司就根据各生产运营部每个班组的现状开出教育培训的"药方",共制定出33项培训课程。刚从考场走出的职工小林,在采访中对记者说:"原本挺不喜欢考试的,但在压力之下促使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业务上有一定进步,回头想想多下点功夫还是很值得的。"
金湖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人才强企"战略和华电福建公司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载体,以职工职业技能提升为中心,以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把2007年确立为"职工素质提升年"。注重人才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相匹配,职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评价、配置和激励机制,以业绩为导向,建立"培训、考核、上岗、业绩"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为助力的教育培训工作思路,也为尽快实现金湖公司一流水电流域管控目标设立有力的"加油站"。
按照6月底高唐水电站#1机组投产发电的目标,金湖公司从4月份开始着手进行生产人力资源调整和内部岗位招聘工作。高唐生产人员机构设置,按照"一厂两站"管理模式,涉及岗位20多个,涉及人员120多人。现今,高唐电站生产人员已全部到位。
项目建设的同时带动了人才的培养,以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扎实业务技能,为新类型机组的投运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建设期间,通过内请讲师理论授课、现场讲解、外送培训等方式进行再教育,参与培训者达200多人次。进一步提升职工"一专多能"的水平,实行企业内部的人员合理调配。
高唐电站生产人员的到位,是金湖公司三年来继大言水电站、黄潭水电站接手的第三个电站。金湖公司大力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着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管理型员工队伍,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员工中的比例,从重组时的30%提升到65%;中级以上专业技能等级从重组时的8%上升到15%,大力开展厂际竞赛、生产运动会等各种形式的技能比武,一支与企业发展相适应技能人才队伍应运而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金湖公司的人才资源开发坚持以企业战略发展相适应的原则,逐步建立起员工能进能出、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的企业内部竞争机制,建立健全岗位培训体系和人事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随着流域水电项目的开发不断加快,必然出现高技能人才和相关管理人才的短缺,这无疑为公司的发展带来良机。通过科学分析公司人力资源工作面临的形势,制定了符合实际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加快培养一支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变劳动力优势为人才优势。
教培基地良运作 内外双赢
随着流域水电项目开发的不断加快,内练素质、外强筋骨,综合实力的提升促使金湖公司更加具有拓展前景。2006年3月,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九大教育培训基地之一--金湖电力教育培训基地正式揭牌成立,这无疑又为金湖公司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集团公司金湖电力教育培训基地按照"精品亮企,人才强企"的功能定位,以提高员工职业技能为核心,以"特色办学,服务发展"为宗旨,进一步完善基地配套功能建设,加快"三出两化"建设步伐,即市场化、多元化,出精品、出人才、出经验。通过各类电力专业课程设计,名牌教授讲学和较为完善的技能模拟演练,形成独具魅力的精品课程,形成以亮点带动市场开发,以亮点提升知名度,以亮点推动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2007年7月初,金湖公司经电监委批准,正式取得进网作业电工培训单位的资格。7月19日,第一期电工进网许可证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全省5个发电单位的59位学员参加了取证培训。此外,还将根据福建电监办的要求陆续开展第二、三期电工培训,最终为实现全省电力系统进网作业人员的全员持证上岗目的而努力。
教育培训基地对电工培训业务采取理论上门送学和实地实践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大大减少了系统各单位的培训费用,有效地缓解工学矛盾,同时方便广大电力同行就学。
在多功能教室,在实训中心,在图书室,从学员们那股认真的劲儿和专注的神情中,记者感受到,每一位到此培训的学员都以饱满的热情、执著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二字中,希望自己在返回本单位时能够学有所成。
集团公司金湖电力教育培训基地自成立以来,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先后承办了集团公司首期水工水文培训班、继电保护培训班;省公司离退休干部培训班、复退军人培训班、CAD绘图培训班;三明市起重、电梯作业培训班以及外贸、烟草、技术监督等行业的培训班等等,汇聚了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学员,培训人数近千人。
此外,以承办华北电力大学专升本函授班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名牌战略。即积极强化与电力名牌院校合作办学,优化教学资源;强化继电保护、水库调度名牌课程,培育人才亮点;强化与世界地质公园响应的名牌资源,提升金湖公司教育培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进一步提高该教育培训基地办学水平,积极服务于全省电力安全生产大局,金湖公司积极发挖掘内部潜力,极大改善了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建设。学员管理和后勤保障进一步加强,办学水平和接待能力显著增强,为建设符合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人才保证作用,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觉悟高、能级结构好、业务技能精、创新意识强、安全观念牢"的人才队伍。
目前,集团公司金湖电力教育培训基地已被福建省技能监督局授予省特种设备行业技能培训中心,被福建电监部门列入到福建省具备进网作业电工培训和发电业务许可证培训等资质站点,从而为快速提升金湖电力教培基地品牌,增强外部培训业务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