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人物专访 >> 正文

平凡中孕育辉煌
转自: 时间:2007年11月20日08:52

    宁广州,35岁,1992年9月参加供电所工作,1999年7月1日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江苏睢宁供电公司李集供电所安全员,忠实地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演绎着一个农电员工的风采!
    宁广州每天在平凡的岗位上忙忙碌碌,兢兢业业,用行动诠释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工作上他连续多年被睢宁县供电公司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安全先进工作者”、“优秀班组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两次被徐州市供电公司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工作时,他就象一个上足发条的时钟,不断学习技术和业务知识,并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指导实践,将知识转化为经济效益。

    一丝不苟的安全员

    宁广州作为一名安全员,他“抓大不放小”,小到安全带怎么能系牢固,细到一颗螺丝钉需要拧几圈,平时总把“安全无小事,小患酿大祸”挂在嘴边,每次的安全例会,他习惯性地先把安全理念宣读一便,搞得大家都嫌他罗嗦了,他却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大家加深印象,不至于在工作中出现违规操作。”
    每次施工前他都认真地召开工前会,施工时他像个“安全督察”一样,时时监视着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后又组织召开工后会。有一次,在10KV线路的施工现场,宁广州发现一名员工没有配戴安全帽,他当场责令其停止工作、回所内取安全帽,并在季度绩效考核中给予扣3分的处罚,这名员工很不服气,宁广州多次找他谈心,给他讲违规的严重后果,向他说明“现在多流泪,是为了以后不流血;现在多做事,是为了以后少出事”,最后这名员工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也理解了安全员的良苦用心。

    学无止境的小能人

    农村供电所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辖区10kV线路及配变、小区变、箱变等的配电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多年的摸爬滚打,宁广州对所管辖的线路设备已是了如指掌,只要说出一个设备的名称,他就能知道该设备所属哪条线路、基本运行状况、进行检修时车辆是否能到达,同事们都称他为“电力活地图”。每当配电线路出现事故或障碍时,领导和同事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和他共同协商处理办法。他并没有因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而沾沾自喜,而是把这种信任作为压力督促自己做好配电运行的每项工作,作为动力不断地钻研业务技术。
    在宁广州的桌子前面放着大大小小、有薄有厚的十几个笔记本,这是他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见证,用广州的一句话就是“学,不可以已”,是的,自参加工作15年来,他正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1998年,宁广州发现用户的三级漏电保护器老是出毛病,有的没有用几天就坏了,既给用户造成了损失也给电工带来了麻烦,他就想攻克这个难关,而要想着出漏电保护器的缺点就必须知道其工作原理,他就自掏腰包到新华书店买了《电工基础》、《机械电子与逻辑电路》和《电器运行原理与日常维护》等相关书籍,凭着上学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股钉子般的“钻劲”,他硬是啃下了954页的《机械电子与逻辑电路》,并用尺子和铅笔一个符号一个符号地描划,终于划全了线路图,仔细地同电路板核对,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最后宁广州找出了症结的所在,给制造厂家去了封题为“关于改进DBL-2型漏电保护器几点建议”的信,得到了厂家技术部门的认可。

    吃苦耐劳的电力人

    冰心说:“一朵花儿,人们只惊羡于它现世的美丽。殊不知,其成长过程中浸染的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面对所得的荣誉,我们可以解释为鼓励和嘉奖,但更应理解为艰辛和付出。
    在1999年8月的农网改造工程时,正值酷暑,室外温度高达35摄氏度,太阳像一条焦躁的火龙吞噬着大地,树木被蒸得快冒烟了,电线杆子被晒得烫人,宁广州带头干,汗水湿透的工作服被烤干了,他就浇湿了再接着干。有时为了架好一挡线,拧紧一个螺丝,他的手被磨破了,在电线杆上,一站好几个小时,双脚都站肿了。有的偏远地区拖拉机进不去,他就指挥大家用平车拉、用肩扛。每天回到家,都是满身的油污,满脸的疲惫,屁股一碰到沙发就能“呼呼——”地睡着,妻子王美龄心疼得直掉眼泪,吃饭时也舍不得喊醒他。
     为了赶农网改造施工任务,宁广州已经有十几天没回家了,他年仅2岁的孩子发高烧,在丝织厂上班的妻子也非常繁忙,孩子一送到医院就是一天。当所长硬逼着他回去看看时,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到医院看一眼儿子熟睡的小脸,又回到了工地,细心的队员看到他的眼睛红红的,那是他对孩子深深的歉疚。

    一心为民的公家人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作为一名党员,宁广州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真正做到了“不法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一心为着客户着想。对于用户的请吃,他总是婉言拒绝;对于用户的送礼,他总共是严厉回绝,因为他深知客户的艰辛。2006年初,浙江一家板材厂落户睢宁县李集镇,需要安装一台315KVA的变压器,当时现公司没有此容量的变压器,板材厂李老板以为自己工作没有做到位,晚上专程赶到宁广州家,说明来意,放下了一个厚厚的信封,就走了。宁广州意识到了什么,马上起身追出门去,将信封硬塞给这位老板,神情严肃地说:“请你不要这样,架电的事情我们一定想办法给你尽快解决,你这样我叫我很难做的!”第二天,宁广州就联系变压器厂家,帮助购买了一台315KVA变压器,并组织人员加班加点地施工,仅用3天的时间就为板材厂安装一台变压器、架设400米线路,成功送电。李老板又一次专程赶到供电所,送上一个厚厚的信封,不过这次信封里装的不是人民币而是感谢信。
    宁广州平时管理安全工器具和仓库,他严格遵守进出库手续,所有材料清单一目了然,就连领一根插墙铁就得经过现场勘查、所长签字、技术员核对三关,不要说凭私人关系领捆导线了。有人不满:“都是公家的东西,干吗那么较真,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可正是他这种“不松一钉一卯”的工作态度,使该所十多年来从未出现材料流失。
     宁广州一直秉承“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的理念,致力于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于工作,乐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着自己的美好的青春。

(编辑:孙小美)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