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丢垃圾的理由,小学生们能说出18条,且每条都显得迫不得已。昨(19)日,钟家村小学德育主任刘欣说及自己做的校内调查结果忧心不已:如今的孩子太过自我。
上午晨会上,刘欣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不乱扔垃圾”等行为习惯的要求。晨会结束后她照例进行校园内值日,走到一年级教室外走廊时,突然从一间教室里抛出一张废纸。刘欣找到这名乱丢垃圾的学生徐烨(化名)询问原因,徐烨解释称幼儿园老师教育他有垃圾要赶快丢掉,要讲究个人卫生。但垃圾桶在讲台附近,上课时他不敢走动,所以才丢到走廊上。
“难道孩子都会这样想?”刘欣随后在该校五(4)班调查发现,该班有1/3学生承认有过乱丢垃圾的行为。说起“乱丢垃圾理由”时,学生们的理由千奇百怪:反正有人扫地、又不会受到惩罚、丢到垃圾桶麻烦,仔细统计多达18条。
刘欣分析,如今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人也习惯于任何事都优先满足孩子利益。久之孩子会养成“先顾自己,再顾他人”的惯性思维。她说,小学是孩子形成性格、习惯的关键期,一旦定型很难改变。家长此时应和学校教育统一标准,这样才不至于抵消了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