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闽大地上播撒光明,全力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华电福建发电有限公司,经过三年多的执著努力,由低谷中崛起,打拼出了一片波澜壮阔的新天地。 作为华电集团在福建的全资子公司,华电福建公司在2006年实现了完美一跃———装机容量突破400万千瓦,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发电商。同时经受住了台风暴雨的考验,圆满完成了华电集团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指标。 “按照华电集团的总体部署,通过又好又快发展,把企业做强做大做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更好地促进中国华电集团发展,履行好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是华电福建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华电福建公司总经理黄宪培言行中透着福建人典型的精明头脑与实干风格。
科学发展 优化结构
黄宪培认为,华电福建的崛起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离不开先进环保的新项目的带动。 据介绍,当初厂网分开时,华电福建公司的权益装机容量仅仅120万千瓦,在福建省排第三位;同时,旗下电厂大多容量小、人员多、年头老;更尴尬的是,手头儿一个新项目也没有。拥有8000多名员工的华电福建公司下一步将如何发展,成为摆在企业决策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上项目!”经过全面考虑,华电福建公司决定以新项目带动企业发展。几番寻觅选择,可门进入了公司决策者的视野。 “作为一个条件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非常适合上马火电项目。”在从事电力行业多年、经验丰富的黄宪培看来,可门的主要优势有:靠近负荷中心,距离福州仅85千米,电力输出方便;航道条件优越,来煤有保障,可全天候通航10万~30万吨级以上大型运煤船舶;陆域空间宽阔,无需占用耕地农田,可用滩涂和山丘开发建设。 当时的华电福建公司本着“要做就做最好”的理念,决定上马技术进步的超临界机组,通过移山填海,在可门建设一座高效环保、国际一流的海湾电厂。在华电福建公司上下同心的努力下,面朝大海的可门发电项目进展得顺风顺水。 2005年5月12日,可门火电厂一期两台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正式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核准,成为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后福建省获得核准的最大电源项目。2006年8月3日、12月4日,可门电厂一期工程两台60万千瓦1、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滚滚电流平稳汇入海峡西岸经济建设的热潮中。 作为华电集团公司成立以来第一台投产的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可门1、2号机组“双投”的意义非同寻常。黄宪培介绍,这使华电福建公司的结构更优、技术更先进、管理更严谨、综合实力更强,从而对社会的贡献也更大。 同年12月15日、12月22日,白沙水电站两台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并网试运行,为华电集团公司2006年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华电福建公司2006年装机容量突破400万千瓦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环保有责 风雨情真
黄宪培介绍,在努力将企业做强做大做好的同时,华电福建公司不忘社会责任感,积极唱响节能环保主旋律,认真做好防汛抗灾大文章。 据介绍,可门电厂一期工程烟气脱硫率达95%,除尘效果达99.96%,煤耗2006年同比下降了18克/千瓦时,配套环保设施占一期工程总投资的11%。2007年1月,在环保设施“三同时”核查时,国家环保总局专家说:“可门电厂的环保工作是沿海电厂的典范!” 今年以来,“上大压小”工作在全国范围开展得如火如荼,华电福建公司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7月19日上午,福建华电龙岩火电厂两台1.2万千瓦机组成功爆破,成为今年福建省“上大压小”的“第一爆”。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华电福建公司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7台,涉及火电厂7家,总装机容量84.1万千瓦,占福建省关停小火电机组容量的74.4%,占福建省关停煤机的100%。 在黄宪培看来,这是一个推进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难得机遇。要求被列入关停名单的电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自我加压、内抓管理,快速推进小火电关停,争取上马大机组,妥善安排员工。 除了抓好火电建设管理,华电福建公司在水电安全管理方面也交出了一份令各方满意的成绩单。 去年台风“桑美”肆虐期间,华电福建旗下的棉花滩、华安、闽东水电公司均迎来了建厂以来最大洪水的考验。而今年,公司所属各大水库又连续遭受住了“圣帕”、“韦帕”、“帕布”、“罗莎”四个强台风的影响。 “经过广大员工的奋力拼搏,我们最终挺过来了,有力地遏制了洪魔,保障了下游安全。全公司未发生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坚持安全发电。”黄先培对此深感自豪。他认为,防汛抗洪取得胜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预防措施到位,公司及时做好各种预案准备、物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二是新成立的水电调度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在抗洪期间实行统一指挥,强调调度纪律,通过科学调度、错峰削峰,最终化险为夷。 据了解,去年在福建全省受灾的情况下,华电福建公司一边坚持安全生产,一边向受灾群众慷慨解囊,履行社会责任,陆续向宁德地区捐款180万元,向龙岩地区捐款150万元,进一步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由于在2006年的防汛抗洪工作中表现突出,华电福建公司受到华电集团通报表扬,并被福建省政府授予“防汛抗台风先进集体”,旗下的棉花滩水电公司还被国家防总列为全国三座大型水库洪水调度的典范之一。
海峡西岸 灯火灿烂
近年来,福建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力图通过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海峡西岸”的迅速崛起和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完成。这一构想得到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黄宪培满怀信心,“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海西效应凸显,福建经济增长持续加快,预计2007年福建的生产总值将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18%,电力需求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无疑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上升空间。同时,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必须有强有力的电源支撑,作为国有大型发电企业,华电福建公司一定要发挥主力军作用。” 能源产业在海峡西岸建设过程中备受重视。今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能源产业确定为未来15年着力培养的重要产业,大力推进能源基地建设。 对此,有人表示不理解,认为福建是一个一次能源缺乏的省份,不适合抓能源产业。黄宪培对此有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决定。其实一次能源缺乏和能源基地建设并不矛盾,只要将港口优势凸显出来,进行一次能源输入,海峡西岸的优势也就凸显出来了,能源基地建设就能被拉动。” 对于华电福建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黄宪培表示,将继续坚持“水、火、气、核、风电”并进。水电方面,今年将争取落实高唐水电站等3个项目。火电方面,今年则主抓可门电厂二期等3个扩建项目的前期工作,同时继续推进泉州火电、福清风电一期项目、莆田LNG项目和福清核电项目。 “让企业和谐地发展,更好地回报股东、回报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黄宪培表示,华电福建公司的目标是“一年更比一年好”。
(编辑:曾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