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资讯 >> 新闻快讯 >> 正文

[特稿]户户通电:光明故事尽和谐
转自: 时间:2007年11月09日09:39

    “这是我们第一次从电视里看到党代会,胡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谈到了‘三农’问题,增强了我们建设新农村的信心。”
     10月15日上午,革命老区江西省赣县大田乡高排村若坑村小组,20多名干部群众围坐在村支书巫太科家的彩电前,纷纷表达自己对党的十七大召开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今年1月1日,户户通电工程让高排村告别了靠油灯烛光照明的历史。
    像高排村一样,目前我国已有22个省(区、市)实现了户户通电。为此,全国户户通电累计完成投资额约120亿元,中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的农村电网。


抉择:再启惠民工程


    “吃油”的柴油机是抽水灌溉的“主力”,毛驴拉着石磙子碾小麦,把被褥熏得黑乎乎的煤油灯是黑夜的“眼睛”,买来的电视机成了摆设……多少年来因为没有电,农村与城市社会的路程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建国后我国农村电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特别是自1998年开展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以来,累计投资达3800亿元,超过建国50年农网投资的总和。国家电网供电区域已实现了县县通电;乡、村、户通电率也分别达到99.9%、99.8%和99.4%,农村电力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截至“十五”末,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国仍有1150万农村人口没有用上电。这些无电户多数散居在边远山区,特别是西部山区,送电施工环境十分恶劣。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全面推进了户户通电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十一五”期间,除西藏、新疆、青海外,我国辖其他各省(市、区)都将基本实现户户通电。
  目前尚未通电的地区大多在偏远山区,且不说埋杆架线需要跋山涉水,耗资巨大,即使在实现通电后,因较长距离的输电线路所造成的线损也十分惊人。若单从投资与回报上来考虑,国家电网公司实施的“户户通电”工程肯定是一桩“亏本的买卖”。
  “国家电网公司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点企业,其所推动的‘户户通电’工程,既是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履行电力普遍服务的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说,“户户通电”工程从本质上讲是一项民心工程,是一项凝聚着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广大员工心血、汗水和爱心的世纪工程。
    户户通电工程的人本意义,更充分地体现在它从根本上关注“经济发展中人的发展”的哲学命题。我们强调发展,可是我们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又是什么呢?是人,是人的发展和进步。通电或者说用电,对于我们这个社会的一部分人来说,是舒适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处于穷乡僻壤的农民来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实现了“户户通电”,就是为他们打开了开拓视野的一扇窗口,就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走向富裕和繁荣的新起点,也就是给了他们一个关于新生活的新希望。
    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要完成26个省(市、区)“户户通电”工程,总投资将达236亿元。为此,国家电网公司采取了与地方政府签署协议的方式筹措资金。
  2006年3月之后的半年时间里,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率领公司领导班子四处奔走,先后与经营区域内的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签署了“户户通电”工程纪要,50%的工程资金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筹措,其余50%的资金由国家和各级政府解决。  
  国家电网公司要求,根据不同地区电网布局、能源资源分布、农民居住地域的特点,按照“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确定“户户通电”的供电方式、建设方式和时间进度。对能够依靠电网延伸解决供电的地区,优先采取电网延伸解决;对不适宜通过电网延伸解决的地区,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主要通过发展小水电等方式解决;对一些特别偏僻、不适宜居住的无电地区,根据地方政府异地搬迁扶贫规划,做好移民后的通电工作;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推进。
   户户通电工程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纷纷为工程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山西省忻州市为解决4904户无电农户的用电问题,将支持“户户通电”工程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规划之中;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副州长曾祥国在全州“户户通电”工程启动大会上明确提出:“全州各级政府要全力支持供电部门工作,配合其办理各项手续,以实际行动学习供电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精神。”
  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的努力下,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户户通电”工程顺利推进,“世界上最大的农村电网”正在偏远山区迅速延伸……
  9月24日,我国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提前4个月全面实现“户户通电”。至此,我国电网公司供电区域已有22个省(区、市)实现了户户通电。
  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9月底,国家电网公司通过电网最大限度延伸,已投入106.3亿元,为95.3万户、350.6万人解决了通电问题,公司经营区域内累计有21个省区市实现了户户通电目标。

  
意义:共享发展成果


    户户通电是一项民心工程。
  杨月树今年68岁,家住四川乐山沙湾区沙湾镇三峨村十组,是沙湾区4万多户居民中唯一不通电的农户。老人恋山、守山,“免得满山的林竹、药材和野生动物被糟蹋”,独居在海拔1800多米的高寒山区50多年。由于山高坡陡通电难,解放以来,全家人仍过着“点灯靠油,耕地靠牛”的农耕生活。2006年冬天,国家“户户通电工程”在沙湾启动,该区决定:“山再高,路再陡,也要千方百计送电上山,让杨老汉一家告别煤油灯。”
  “做梦都没想到,党和政府还能让老汉我享上这么大的福。” 2007年9月13日,杨老汉对采访的媒体这样说。
  老人说:“去年腊月间,村干部告诉我,政府为了让老百姓享受改革开放政策的福,要投资40多万元架一条专线上山,彻底解决我这个用电老大难问题。没想到,没过多久,这样的好事情就变成了现实。”
  2006年刺骨的寒风中,供电局的农电员们踩着溜滑的山路上山施工。马牙石上打电杆坑,手背上一锤一道血渍印。深沟里架线,干面包充饥,山泉水解渴,经过2个多月施工,总投资40多万元的4公里“特殊农电线”终于架进了老汉的小木屋。
  2006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中卫供电局“户户通电”工程拉开序幕。中卫供电局投入了由60多人组成的2个施工队同时在黄河两岸施工。跨黄河,越香山,凿壁筑路,施工人员每运一根电杆要步行十几里路,人拉肩扛575基电杆、36.4千米的高低压电力线路终于挺进了北长滩村坳。脚肿了,手破了,肩膀压红了……苦,似乎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但是,望眼欲穿盼电的老百姓是宁夏电力职工心中放不下的牵挂。工程实施中,宁夏电力公司不仅为新通电农户减免了电表及家用通电材料的全部费用,还为刚刚用上电的村队送去了电视和水泵等电器设施。74岁的李秀英激动地说:“我15岁嫁到这里就一直点着煤油灯生活,一辈子连电灯都没有见过,这下好了,一拉绳灯就亮,晚上一开电视还能听秦腔,这辈子也算没白活!”当工作人员把一份安全用电手册送到李老太手中时,她满脸的皱纹欢喜成了盛开的花瓣。
    数据显示,农网改造后,农村中低压配电网的供电线损由改造前的30%~40%下降到20%以下,低压线损由25%~30%以上降到12%左右,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5.800%,供电可靠率达到99.382%。2003年年底实现了城乡居民用电同价后,农村居民生活电价平均每千瓦时降低0.23元,每年可减轻农民电费负担约420亿元。改革后农村用电量增长率达到15%左右,部分地区达到了20%以上。
   “户户通电是一项希望工程。
    2006年秋天,家住湖南省石门县所街乡铜锅寨的李勇要去外地上大学了。去年通电后,他家里养了12头牛、6头猪,还养了不少鸡,一年的收入达到了1万多元。这个暑假,家里新买的彩电让他补上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新鲜知识。用李勇的话说,“和新同学见面时,不用担心自己知道的少而被人笑话了。”“
    陕西省凤县是个山区县,当地以花椒种植为特色产业。居住在深山中的71户无电户通电后,其中一户人家购买了烘干机,在2006年8月中旬花椒采收旺季,直接在家将花椒烤干,进行初步加工。这样,一斤花椒的收购价由原来的10元涨到了30元,仅花椒一项,这家就增收3万多元。过去没电的时候,挑水、磨面、浇地,这些重体力活把很多年富力强的年轻人拴在了家里。即使家里条件不好,他们不愿意也不放心把老人、孩子扔下,出去打工。通电后,通过看电视,山里人知道了山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观念发生了变化;电磨、抽水机等工具,让生活方便起来。很多年轻人没了后顾之忧,放心地走出大山。
  9月13日,四川乐山沙湾区沙湾镇三峨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林说,以前三峨村山高坡陡用电难,电费高、电压低,一元多钱一度,电扇不送风,电视“扯筋疯”,200瓦的大灯炮只当几根蜡烛用。如今党的惠农政策好,“电老虎”变成了“电保姆”,帮助村里改造了输电线,新添了5台变压器,磨面、打米、切猪草用的是粉碎机,人畜饮水用的是抽水机,连洗衣机、热水器、电饭煲、电磁炉今年也进了山里人的家门。“电足了,费降了,城里人享受的,我们山里人也能享受了。”
实现 “户户通电”,是为无电农民打开了一扇开拓视野的窗,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走向富裕和繁荣的新起点,给了他们一个关于新生活的新希望。 
    下一阶段,国家电网公司将进一步加快“户户通电”工程建设步伐,确保甘肃、新疆在2007年底前、青海2008年前、西藏2010年前,国家电网公司供电区域内通过国家电网最大限度延伸基本实现“户户通电”的目标,使无电地区群众尽可能早地享受到电力这一现代文明成果,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未来:电气化引领全面小康


    电灯亮了,电压稳了。但怎样安全用电,有效用电、降低线损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此,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全面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在完成“百千万”(即一百个县、一千个乡镇、一万个村)农村电气化示范县、乡、村任务的基础上,公司供电区域内,总体要有20%的县和15%的乡、村达到新农村电气化标准要求。加快农网建设和改造,不断规范和强化农村供电管理,努力营造和谐供用电环境,进一步提高农村电气化整体水平,达到“户户通电、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的电气化发展目标。
  新农村电气化工程的实施,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对此,不少县(市)政府深有感触。河北省孟村县领导说:“通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孟村正在完成由农村支柱产业到区域性特色产业的转变,由传统家庭生产小作坊到产销"一条龙"规模的转换,使孟村这个"全国弯头管件之都"的牌子更响。农村电气化建设已成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拉动农村经济增长,推进和谐农村建设进程不可缺少的要素。”
  2007年迎峰度夏期间,江苏省江阴市连续28天高温,全社会用电量持续攀升,最高用电负荷达到231.8万千瓦。面对严峻的供电形势,全市未发生一起因电网供电能力不足引起的拉闸限电。市委领导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对江阴市经济发展和"幸福江阴"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促进了江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富民保障深入实施,社会事业统筹发展。”
  浙江省义乌市长府村是一个水库移民村。新农村电气化工程实施前,村子里到处都是电线“蜘蛛网”,而且全村变压器容量只有200千伏安。随着村民生活条件的提高,村内工厂从最初的两三家发展到50多家,用电量迅速增加,加上线路老化,经常出现变压器烧毁的现象。义乌市供电局将该村作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试点村,出资110余万元,对村里的线路进行了改造、更换,并增加了一台变压器,全村变压器容量达到800千伏安。村民告诉笔者,现在各种功率较大的电器都可以使用,不必再为用电发愁。
  德清县新安镇舍南村村民沈建明说:“我家有4台空调,还开办了一家加工围巾面料的企业,通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村里每户人家的用电负荷达到了4千瓦,用电有了保障,我还打算加大投资再上一条生产线。”
  截至2006年12月,国家电网公司供电区域内共建成19个新农村电气化县(市)、144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1614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完成电气化建设的县、乡、村,达到了“居民户全面实现户户通电,生活用电水平显著提高,电力供应充足、可靠,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供用电秩序规范有序,供电服务优质高效”的农村电气化目标。 
   未来的目标更加诱人,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显示,到2020年,要有70%的县和60%的乡、村达到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农村电气化标准要求。
    有人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对农村社会生活层次的一次大促进。实施“户户通电”工程,正是全面执行这次大促进的先锋。正如十七大报告所勾勒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如今,这个现实正在逐步向我们走来!


(编辑:管小茜)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