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千伏‘日’字型环网的建成,标志着重庆电网结构水平全面升级,对消除全市电力供应瓶颈,优化全市能源资源配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月6日,重庆市副市长黄奇帆在重庆500千伏“日”字型环网竣工投运典礼上,对重庆电网助推城乡统筹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原来“单线链型”结构的基础上,重庆500千伏电网“日”字型环网建设从2005年提速,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规划六年的建设任务,先后建成投运7座变电站和1243千米线路,变电容量700万千伏安,形成由板桥-陈家桥-长寿-张家坝-隆盛-板桥和长寿-石坪-巴南-隆盛变电站及线路组成的500千伏“日”字型环网骨干网架,覆盖了重庆市5.6万平方千米,惠及32个区县约2500万人。
近两年,重庆电力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多亿元,新建500千伏线路636.5千米,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325万千伏安。2007年,重庆电力建成投运的500千伏板桥、张家坝、巴南等输变电工程,打通了渝鄂第二条大通道,增强了重庆500千伏电网的输电能力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11月29日,重庆电网500千伏“日”字型环网“闭环之作”———500千伏隆盛变电站建成。随着500千伏张(家坝)隆(盛)线的成功闭环,宣告重庆电网“日”字型环网正式形成。
特稿
飞跨巴渝架彩虹
——重庆市电力公司打造坚强电网纪实
本网记者何润生 李大定 通讯员涂吉祥
12月6日,位于重庆巴南区惠民镇梨子村的500千伏巴南变电站内,热烈的气氛与隆冬的气温形成强烈反差。10时整,重庆市副市长黄奇帆、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刘肇绍等领导共同合上500千伏刀闸,强大的500千伏电流经重庆“日”字型环网通向四面八方。此刻的合闸通电,标志着今年4座500千伏变电站全部投运,重庆电网“日”字型环网提前三年建成;表明重庆建设坚强电网取得实质性进展,架起了全国联网的超高压通道,畅通了西电东送的大动脉。
高层决策
2006年4月18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与重庆市市长王鸿举挥毫落墨,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重庆电网建设和发展的会谈纪要》和《关于共同推进重庆市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会谈纪要》。
随后,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快电网建设的通知》,将电网建设项目纳入市级重点工程,为重庆电网建设开辟了“绿色通道”。2007年5月,“加快电网建设”写入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同时,国家电网公司也不断向重庆电网建设“加码”。
国家电网公司决定:将“十一五”期间重庆电网建设投资由原来的321亿元增加到362亿元。
根据会谈精神,重庆市电力公司会同市规划局,立即对电网建设“十一五”规划进行修编。今年8月下旬,一份《重庆市电网专项规划》新鲜出炉:
2010年前后,规划建成向家坝、溪洛渡电站经重庆至华东、华中的3回±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建成四川乐山-重庆-湖北恩施的1000千伏线路和1000千伏铜梁特高压变电站;2015年前后,建成四川绵阳-重庆-湖北龙泉1000千伏线路和1000千伏万州特高压变电站。2007~2020年,全市新建500千伏变电站达12座,新增变电容量4350万千伏安。
新规划显示,至2010年,预计全市最大负荷可达1197万千瓦,用电量577亿千瓦时,较原规划分别增加81万千瓦、39亿千瓦时。
“十一五”期间,重庆将新建500千伏张家坝、巴南、隆盛、板桥、西彭、复兴和奉节7座变电站,扩建长寿、万县第二台主变压器,增加变电容量1350万千伏安,线路2012千米。较原规划分别多增加525万千伏安和180千米。
今年9月30日,重庆市政府批复了“一圈两翼”电网规划,成为全国首个成功将电网规划与城市用地专项规划相结合的典范。
艰辛织网
今年6月29日,永川500千伏板桥变电站正式投运。这是重庆市电力公司第一次独立建设的首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
它的建成,饱含着太多的艰辛:短短11个月内,参建的重庆渝能送变电公司的180多名员工,完成建设项目1900多个、验收项目2300多个。这在华中输变电工程建设史上前所未有。
500千伏隆板线施工现场,建设者同样艰辛。负责工程施工的重庆电建送变电分公司,为赶在9月底前完成线路施放任务,300多人克服秋季雨多、施工条件恶劣等困难,在承建的76基铁塔间紧张作业。
隆板线从綦江县的隆盛变电站到永川区板桥变电站,中间穿越江津区,工期长,停电次数多。在江津境内,施工长达4个多月,江津供电公司全力支持和配合,停电操作120多条次,停电200余小时,为施工开辟“绿色通道”,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
8月的骄阳,无情地照射在渝东南彭水张家坝500千伏开关站工地。为了工期,重庆电建总公司参战员工顶着40摄氏度高温,吊装设备,架设线路。终于,张家坝开关站如期建成,渝鄂500千伏第二通道顺利贯通,“日”字型环网的重要接点投运。
凸显作用
随着双槐电厂、万盛电厂、珞璜电厂三期工程相继投运,重庆电网负荷断面瓶颈打开,电磁环网解环运行,500千伏“日”字型环网初具规模。一个超高压、大机组、高参数和较高自动化水平的现代化电网正逐步形成,电网实现了质的飞跃。
自2005年起,重庆连续三年都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的袭击,重庆电网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发挥着其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作用。同时,电网建设依旧如火如荼。
去年,重庆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旱灾的袭击,重庆电网同时遭遇电力需求增长、水电停发、机组故障、电煤不足、外购电紧张的窘境;电网负荷高达640万千瓦,电力缺口近200万千瓦。困境面前,重庆电力与市政府有关部门配合,加强需求侧管理,削峰填谷;各基层单位加强设备维护、巡视,从而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有序供电。
今年,特大雷暴雨和洪灾再袭重庆。7月17日,城市中心区域降雨量超过250毫米,当天落雷3万多个,全市30多个区县受灾,电网遭受重创。凭借着主网架的日益稳固坚强,重庆电力科学应对、全力以赴,公司领导张春城、甘德一、孙渝江等深入抗洪抢险一线,察看实情,靠前指挥,发动员工抗灾自救,抢建电网,确保供电。
美好展望
数据显示:2006年,重庆电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2亿元;4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开工;投产110千伏及以上线路854千米,变电容量536.6万千伏安;加速了骨干网架由220千伏向500千伏的转型步伐。
2007年,重庆电力将完成电网建设投资57.1亿元;投运500千伏变电站4座;新建500千伏线路600多千米;投产110千伏及以上线路1597多千米,变电容量552.6万千伏安;促使“日”字型环网提前三年建成。
在成绩面前,重庆电力员工没有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在“加快”与“率先”发展中,追求更高目标。
重庆电力抓住城乡总体规划实施和试验区建设的机遇,以“一圈两翼”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为主线,按照“加快建设一个与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定位相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坚强电网,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直辖市提供电网配套和电力保障”的战略思路,又瞄准新的目标:第一步,到今年年底,提前三年建成500千伏“日”字型环网;第二步,到2008年,建成500千伏“日”字型双环网;第三步,到2017年,建成特高压电网“三条通道、两个落点”和500千伏“目”字型环网。